Tag: 甲骨文

百年一脈此中尋 ──訪甲骨學傳人何彥均博士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29
殷人尚鬼神,每事皆卜問,商王室不管征戰、風雨、疾厄等,都要祈求神明指示。而這些刻在甲骨上的卜辭,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文字。到底它如何見證漢字的演變?又如何反映三千年前上至天文,下至農耕、曆法、醫學等等?
先秦的文字書法
作者:鄧兆鴻2023-08-03
秦統一後,禁止了六國與秦不同的文字,再規範及省改成小篆,李斯的泰山、嶧山及琅琊刻石是其中的典範。發展到漢代則個別發展,各具特色。
粵語解密:落雨、落雪、落船、通渠
作者:黃氏2023-02-25
粵語「落雨」即普通話的「下雨」,這是常識。「下雨」確是上古漢語,不過「落雨」的歷史也不短。與「落」有關的粵語語彙還有多少?它們源自何處?
中國文字的雛型
作者:鄧兆鴻2023-01-03
專家多認為良渚符文或許是商代甲骨文的先驅,是中國文字的雛型,它們有什麼特色呢?
粵語解密:面、面盆
作者:黃氏2022-10-01
在現代漢語共同語裏,雖也有解作「臉」的「面」一詞,但其用法則不及粵語那麼自由。
粵語解密:身己、擂
作者:黃氏2022-02-27
今期黃老師與大家從甲骨文、古書和方言中尋找「身己」一詞何以代表有了身孕?而日常煮食經常接觸到的擂漿棍,其「擂」字又有多少年歷史?是不是古語?
晉卦(火地晉)──太陽逐漸從地平線上升起
作者:布裕民2021-06-05
晉卦《大象傳》辭中「君子以自昭明德」,就是《禮記‧大學》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意思。自明其明德,再使別人也能「明其明德」,就是「新民」,而以「至善」為目標。
日月與目月
作者:靳杰強2020-10-10
歷代書法名作中以「囧月」或「目月」作明的隨處可見。我亦常聽到有人說,那些只是書法家的字。書法家只在標奇立異,故弄玄虛,千萬不要學,只有字典裏的字才是正確的字。
新經濟危險遊戲
作者:胡孟青2020-09-01
由經營舊經濟的零售連鎖集團沃爾瑪出手,市場是感到意外的。沃爾瑪是代表過去,但其市值是TikTok的15倍,負債水平極低。
中方修訂禁止出口技術目錄 TikTok出售或須先得北京同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8-31
中國12年來首次修訂並發表《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後,有專家表示,字節跳動公司若出售TikTok美國業務,如屬出口目錄中的限制類技術,應要履行申請許可程序,令有關交易存在變數。
概說二 :卦象的來源──考古發現的卦象與現在通行的不同
作者:布裕民2020-08-08
1973 年出土的馬王堆帛書《周易》,卦象的畫法和今本《周易》也不相同。卦中的陰符有些像「八」但又不全像。馬王堆考古發掘的是一個漢墓,由此可見,直到漢初,卦象的畫法仍有可能與現在的不盡相同。
「身無長物」「長」字的讀音
作者:單周堯2020-02-16
明周夢暘《常談考誤·長音仗》:「長字三音:平聲在陽韻,上聲在養韻;平上二聲人多知之,去聲鮮有不誤者。」
昜、陽、侌、陰
作者:單周堯2019-12-28
徐鍇《說文解字繫傳》曰:「山北水南,日所不及。」日所不及,故幽暗也。
春、夏、秋、冬
作者:單周堯2019-12-15
周邦彥《六醜·落花》說:「春歸如過翼」,其逝也速,宋人遂以「春」為「一日夫」(見《太平廣記》)。
重溫陳寅恪對科學院的答覆: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
今年10月7日是中國著名史學家陳寅恪逝世50周年,重溫他當年對中國科學院邀請出任中科院歷史所二所所長的答覆,體會他獨立自由的思想精神。
「食」、「飲」
作者:黃氏2019-09-09
「飲」在古書上的用例,跟「食」一樣數之不盡。
今日、一日、日日、每日
作者:黃氏2019-08-22
見於甲骨文的「今日」,歷史比「今天」長約3000年!現在筆者已經證明了「今日」雅於「今天」了,真希望已改口說「今天」的朋友可以回復其故我,重新說真正的「雅言」,好讓粵語與古語長存!
正宗粵語用詞——「雹」、「行」、「行路」
作者:黃氏2019-08-16
只不過,究竟古漢語是說「行」,還是說「走」,說「行路」,還是說「走路」的呢?大概有留意這個問題的人就未必太多了。
粵語古雅用字——「畀」、「樽」
作者:黃氏2019-07-31
為什麼我們有2000多年歷史,而且是出自儒家經典的「樽」字不用,卻要用普通話的「瓶」來取代它呢?
粵語字義承傳——「階磚」、「女」
作者:黃氏2019-07-23
《漢語大詞典》(網上版)尚未收錄「階磚」一詞。由此可見,尚存於方言中的古漢語詞,即使是大部頭的詞典也有失收的。
子(仔)、生仔、耳、丩
作者:黃氏2019-06-27
想不到我們大都以為很「俗」的「生仔」一詞,竟然早見於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所以不要以為要將「生仔」說成「生孩子」才文雅!甲骨文中根本沒有「孩」字——卻有「仔」字呢!
生、生人、生豬、生牛、生雞、生蝦……
作者:黃氏2019-06-17
粵語用「生」這個詞來表示「活的」這個習慣,早見於甲骨文。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載體
作者:陳家偉2018-10-10
漢字演變是漫長而複雜的,可以由原始的圖案開始,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不同的書體代表一個時代,也代表一種價值。
犬話連篇
作者:文潔華2018-02-10
狗年來臨,正好說狗的一些故事。西方人視狗為寵物,中國人視狗為兇殘,古代甲骨文更沒有「狗」字。
離開神話,進入信史時代的商朝
作者:編輯精選2017-12-17
商人尊神尚鬼,每事必卜,遂造就了中國最早的文字及歷史記錄──甲骨文,中華文明從此脫離神話、傳說的蒙昧階段,進入信史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