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土地供應

政府應考慮恢復勾地
作者:湯文亮2024-12-04
勾地政策的確接近完美,但勾地者有可能為他人作嫁衣裳。首先,勾地者手上應該沒有足夠土地儲備,所以才會勾地,但土地被勾出之後,其他地產商就會計數,如果計啱條數,到拍賣時自然會舉手競投。
土地供應引發樓價下行擔憂 莊太量:政府造地只需衡量發展需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01
莊太量教授表示,政府不應該干預任何正常的經濟運作,而且對樓市能夠做的也不多,它可以調節供應,可以讓勾地與拍賣土地的機制同時進行,但不可能要求政府一刀切停止賣地,此舉有可能催谷另一個樓價上升周期。
土地供應引發樓價下行擔憂 莊太量:政府造地只需衡量發展需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01
莊太量教授表示,政府不應該干預任何正常的經濟運作,而且對樓市能夠做的也不多,它可以調節供應,可以讓勾地與拍賣土地的機制同時進行,但不可能要求政府一刀切停止賣地,此舉有可能催谷另一個樓價上升周期。
梁振英:慎防土地房屋供過於求 李家超反駁政府須掌握主導權 免被利益藩籬控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31
政協副主席、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指出要慎防土地供過於求,行政長官李家超則表示房屋市場要健康發展,主導權一定要在政府手上。
香港營商環境不遜新加坡 勿妄自菲薄
作者:陸振球2024-07-19
其實香港的營商環境和不少經濟領域,絕不遜於對方甚至大大超越新加坡。作為香港人其實也應本着,以真實數據盡好唱好香港的責任,不能太過君子,任人罵不還口。
數據中心需要政府扶持
作者:劉勵超2024-05-17
筆者認為問題重點是數字社會和數字經濟席捲全球,在這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推動全球發展的洪流中,特區政府若不果斷採取行動,提速提量發展我們的數據產業,恐怕不出十年八載香港或會淪為亞洲國際都會「遺址」。
團結基金料房屋落成量超出長策目標 公屋輪候時間回落至4.5年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03
隨着供應前景持續改善,團結香港基金籲政策重心應從提量轉向提質,逐步提升公營房屋單位面積,及當中資助出售單位的比例。
從萬科看內地房地產危機
作者:施永青2024-03-19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連萬科這種原先還比較穩陣的公司,資金鏈亦變得愈來愈緊張,非要國家打「開口牌」,叫銀行來拯救不可。這樣做成本極大,救了萬科,救不了碧桂園;之後還陸續會有開發商要落入被清盤的厄運。
今次真係打壞嚟醫
作者:湯文亮2024-01-17
有人又向業主打主意,叫政府開徵增值稅,如果事成就更加大鑊,既然增值稅都可以開徵,其他如遺產稅、銷售稅等就順理成章,香港由一個簡單稅制城市變成無比複雜,咁樣邊度會有人嚟香港投資?
內地宜及早撤銷限購
作者:施永青2023-09-21
社會上不斷有呼聲,希望政府可以出手「救市」。而政府方面,雖然認為問題的確嚴重,但推出的「救市」措施卻只是杯水車薪,效果並不明顯。
新時代下的土地改革
作者:張量童2023-09-14
可開發土地供應不足,一直制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未來新增可開發土地供應,其實可以從三大方面着手。
應以港人首置自住房取代多層置業階梯
作者:施永青2023-08-30
只要土地供應充足,香港住屋階梯分三層已夠。第一層是公屋,照顧的對象是那些連在私人市場租樓也負擔不起的人。第二層是為所有香港人而設的「港人首置自住房」。第三層是完全不設限的私人住宅市場。
香港的土地房屋政策須重新思考
作者:雷鼎鳴2023-08-25
今天香港正處於歷史的重大轉折點,多方面需要撥亂反正,我們不能迴避分析大勢及檢視過去政策的某些不理想後果。有三個對經濟有重大影響的因素須討論一下,它們是土地、人才與地緣政治,這三者又是互為影響的。
DDA讓港府掌控土地供應主導權
作者:張量童2023-08-22
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和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的關鍵期,新增土地供應刻不容緩。筆者認為,DDA能讓政府在更堅實的法律基礎上去掌控土地供應主導權,更好的維護香港整體利益,為市民謀求更大的福祉。
2023年《施政報告》的我見
作者:張量童2023-08-11
面對種種挑戰,過去一年,特區政府上上下下都不遺餘力地去尋求短、中、長期的解決方案。筆者認為,在這些努力的背景下,政府仍可考慮很多策略性舉措。
發展棕地 如何地盡其用?
作者:高力香港2023-08-11
政府近年銳意發展北部都會區,預期未來4年收回200公頃土地建屋造地,現有棕地作業者需另覓土地搬遷。通過發展多層現代產業大樓,能否更有序和具效益方式地整合和容納對本地經濟有貢獻的棕地作業?
內地要救樓市 可參考「孫九招」
作者:施永青2023-08-09
「孫九招」雖已是20年前的舊招,仍有值得參考之處。這些招數,愈早推出愈好,否則市場受到的傷害會愈來愈多,屆時再出招,可能為時已晚。
在香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六個必須
作者:張量童2023-06-30
筆者認為,如何發揮出香港獨特優勢,去配合國家戰略發展,以及如何用好國家給予香港的重新定位和政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兩大關鍵,同時亦必須具備六大條件。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作者:孫明揚2022-12-15
香港社會因貧富差距懸殊而帶來的種種問題仍然存在,需要本届特區政府來面對和解決。對14年土地供應鏈的發展進程,政府跟着要多做解說工作,提高資訊的透明度,釋除市民疑惑。
香港在房屋問題上的社會主義思潮
作者:施永青2022-11-22
香港一向被譽為全球最自由的資本主義社會。不過,近年社會上已出現一股社會主義思潮,希望可以借助更多的政府行為去彌補市場機制的不足。在房屋問題上尤其如是。
增加土地供應的誤解
作者:曾國平2022-11-17
增加土地供應有助樓價下跌,但香港乃至國際上為何大批沒有任何物業的市民,均反對政府增加土地供應?
知錯難改──蟹粉蜂巢豆腐
作者:李文基2022-10-15
蜂巢豆腐更易吸納食味,但不能用新式的滑豆腐,它不能(雪通)起蜂巢紋,傳統豆腐才成。
霍詠強:粉嶺高球場土地使用緣何再起陰謀論?建制派撕裂會對特區政府施政不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4
目前香港有許多土地發展計劃,小至改變學校、大至明日大嶼,現在硏究了發展高球場計劃,只涉5%的高球場,為何忽然變成了焦點?到底目的何在?為何還要拉上「打擊資本家」?扯到中國的共同富裕上?
雷鼎鳴:外匯基金為什麼虧損嚴重?大量儲備如何改善居住環境 藏富於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06
外匯基金虧損嚴重。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這是必然發生的現象,因為聯繫匯率制度而被外國經濟拖累。而應該如何把藏富於地?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曾鈺成:粉嶺高球場部分土地發展 政府已宣布決定 反對者未罷休 計劃仍有變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04
政府已宣布決定發展粉嶺高球場部分土地,事件激發球會人士批評。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反對者未罷休,計劃或有變數。一起聽聽他們的分析。
李家超倡行政立法「前廳交流」 設4工作組紓民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06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三(6日)出席上任後首次立法會答問大會,他闡釋其領導方式是要各司局長「在問題萌芽時主動介入,落場指導,分秒必爭」,10月發表《施政報告》時,將詳細交代細節。
新一屆政府須以「四新精神」解決房屋及土地緊張問題
作者:張量童2022-05-03
土地和房屋是人類一切活動的載體,是人類賴以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質和心靈基礎。一個能提供足量土地的靈活策略性規劃框架,將有利於短期解民屋荒之困、中期發展經濟新引擎、長期利用適切人口與人才政策。
新樓熟成期縮短 助增供應
作者:湯文亮2022-04-27
如果政府官員知道新樓有熟成期,供應就不會放慢,對解決樓宇供應不足的老問題有解答作用,但官員似乎飲酒就叻,卻不懂得靈活運用。
華懋蔡宏興:大增土地供應 對香港長線發展更有信心 近岸填海加快造地 解燃眉之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14
灼見名家7周年廣邀政商學名人,為香港未來把脈。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蔡宏興表示,北部都會區長遠大增香港的土地供應,對香港長線發展更有信心,樓市會繼續上升。但短期土地短缺問題,必須依賴近岸填海。
中環地王未有地盡其用
作者:施永青2021-11-11
我認為政府今次沒有用盡中環地王的地積比率是不對的。在可發展用地明顯不足夠的時候,還不用盡可建面積的結果,必然是要到其他地方去覓地。其他地方的地哪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