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跨國公司已經認識到了有效利用中國市場機遇及應對競爭挑戰的方法。當跨國公司在中國的認知不斷演變之餘,他們考慮的因素亦在不斷調整,思考探索着更基本的要素。
中國進入世貿後,零售行業逐步對外資開放。有趣的是,有些外資像Walmart,到現在還是有點水土不服;像Ebay,更敗走華夏。最近,中央對國內科網巨企進行強制整改,恐怕還是流通領域的問題。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在1999年開通使用,上海是國內最先有兩個國際機場的直轄市。上海市政府真是聰明,西有虹橋國際機場,東有浦東國際機場,東西拉動,連成一線,絕對拉動了上海的人流、物流、資金流,高!
縱然鄧小平在處理六四上有瑕疵,但他的改革開放,會在全球華人寫的歷史中,留芳百世的,就如孫中山的功過,是不容易被一些政治打手或偽學者矮化的。
國有企業、國有專營,根本就是中國的歷史傳統,不是從馬、列引進來中國的洋玩意,我們更遑論去真正理解毛主席寫道:「百代都行秦政法」是什麼意思。
改革開放的最重要改變,是容許小部分人先富起來。有了成果的差異,就能誘發出更多努力上的差異。這是導致改革開放後生產力大增的主要原因。
上海人需要朱鎔基,朱鎔基需要上海人,兩者相得益彰,這是人和。上海人精明慎密,文化底蘊高,管理水平好,可是,要闖、要衝,要開拓新天地,就需要湘人的打拼魄力,朱鎔基正好擔當這樣的角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二至周三(8月16日至17日)南下深圳考察,分別聽取地方政府經濟情況匯報、創業人士意見、考察鹽田港等多個地點,以及瞻仰鄧小平銅像。
出差去內地,等於飄萍於四海。要紮根於大陸,必須要常駐在某地,最好就是北京與上海。北京是政治中心,做大買賣,離不開北京。上海是商業與金融,生活比較方便,人文氣色濃厚,與香港比較接近,香港人宜居的地方。
晚上有空,去和平飯店,聽那些老傢伙,彈奏爵士音樂,消磨一個晚上,是上海的特色,是上海的腔調。是中國的唯一。
內地對年輕人多樣的品格培養,充滿決心,把他們從某些妖化、俗化、弱化和物化的社會氣氛中改變過來。中共總書記斬釘截鐵地定調:「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是扎根中國文化、立足中國國情。」
懦弱只會奪走我們的安全感,「潤」雖然是可以理解的個人選擇,卻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案。我希望在這樣一個時刻,我們都能找到新的目標。
中國當前面臨的重大而緊迫任務之一,就是要在全球輿論下贏得話語權。香港的重要意義在於為中國駕馭全球資本主義政治體系和文化意識形態積累知識、經驗和技巧,並且培養相應的治理人才。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習近平講話是向香港人及特區政府重溫一國兩制的初心和基本原則,並清楚指出,日後香港要遵循的發展路向,中央會大力支持,為香港提供發展機遇,希望香港珍惜來之不易的穩定局面。
中國經濟出現下行壓力,國家實施讓利措施,但這導致國家的財政容易出現赤字。因此,此類讓利措施只能用於救急,並非長遠之計。
雖然大家可能很着急青少年融入大灣區,但也不適宜使用強硬的態度。吸引青少年了解大灣區,可以先從普羅大眾的吃喝玩樂開始,然後再深入了解文化及歷史。
港人寄希望於新一屆的特區政府,與及由愛國者組成的治港團隊,能夠在堅守愛國立場的前提下,保持和西方世界互動共融,兼容並包,堅持開放,走全球一體化的道路,為祖國捍衛南大門引進颯颯西風的一扇窗。
中國著名高等教育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前校長張杰教授當年放棄研究轉當大學校長,對教育貢獻很大。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與張杰教授對談,回顧中國教育的改革開放道路,並就發展前景和抱負交流彼此的看法。
如果說過去的50年,中美關係的發展以及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今天的繁榮奠定了基礎,那麼未來的50年會是什麼樣子?
1959年美國國務卿拒絕和周恩來握手,那是「抗美援朝」剛結束的第二年,美國人小器是無法的,尼克遜在書中說了:「我們的分歧是巨大的,但我們的共同利益更大。我們的任務是減少分歧,而不是使其加劇。」
美國雖錯誤地以遏制中國為核心國策,拜登也犯上同樣錯誤,但美國已失去了阻止中國復興的機會了。究其原因,是美國浪費了太多資源干涉別國的發展,以致自己國內問題叢生,政府欠債纍纍,通脹高企。
「鄧小平南巡」成為中國現代政治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一些當年的「過來人」均同意,如果沒有1992年「鄧小平南巡」時確定中國要繼續改革開放,就不會有30年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
經過40年的經濟快速成長之後,中國經濟正面對下行的巨大壓力。在這樣一個時刻,2022年中國需要一次新的「南巡」奇蹟,需要改革開放之後第三次與世界的重新連結和擺脫困境的革新。
塑造灣區人文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共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保護文化遺產,宣揚人文灣區的世界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具嶺南文化的粵劇、龍舟、武術、醒獅等活動,均應予以彰顯。
編纂《香港志》是個曠世工程,較編校一篇文章或一部書要求多得多,因此需要更多專家以及更多時間反覆求證、琢磨。為香港修志,任重道遠。
團結香港基金與廣東省地方志辦公室等團體舉辦港穗雙城圖片展覽,由12月13日起至明年1月8日,於香港交易廣場及廣州市地方志館同時展出300多張珍貴圖片及展品,呈現兩地2000多年的淵源。
《香港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志》第14章詳細敘述改革開放40年兩地音樂交流的全過程,重溫小小香江的音樂能量,如何在大時代留下歷史的音符,尤其是改革開放初期,流行、古典樂人樂韻前仆後繼,不分先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均發表重要講話,表示明年經濟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
古人好獨善其身,但今天的社會,是靠社會上每個人所盡的每一分力,才能順利發展。一個人若不肯為社會的發展盡力,他便是社會的寄生蟲。
夏寶龍今日(6日)下午出席《香港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志》出版典禮時表示,愛國者治港是要搞「五光十色」,具有多樣性,體現在身份的多樣性、價值理念的多元,以及社會制度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