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00:03:5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財政預算案

發債投資未來值得支持
作者:麥萃才2024-03-13
如果政府發債是用於投資,又是否可行呢?這個情況就像個人應否做投資一樣。香港樓價高企,要全額支付買樓款項,一般人不易做到,但透過銀行貸款做物業按揭,就能夠迅速取得物業的使用權,可以自住或放租。
開啟創科新里程 加力拓展產學研用
作者:黃錦輝2024-03-12
預算案建議,撥款預留約3億元建立數碼企業身份平台,便利企業身份認證及核對簽署,加快它們數碼轉型;推動數碼共融,在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撥款1億元,為長者提供數碼培訓課程和技術支援的項目。
港發展數據交易具獨特優勢
作者:車品覺2024-03-11
加強數據交易生態不僅能提升香港在大灣區乃至全球的經濟科技地位,還能鞏固其作為全球數字經濟融合發展「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促進香港產業升級,推動傳統產業的競爭力。
政府是否要借債度日?
作者:陳景祥2024-03-09
要避免結構財赤,除了縮減開支、發債支持基礎建設,還要加上經濟增長,節流之外還須開源。未來兩三年可以回復收支平衡,本地經濟的增長點在哪裏?增長幅度是否可追得上開支?
黃錦輝教授:《財政預算案》怎樣出招提升香港創科競爭力?學生和退休人士有什麼機會加入創科大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8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為我們點評財爺陳茂波在創科舉措着墨是否足夠。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全新物流資助計劃及優化措施 助業界運籌帷幄
作者:香港生產力促進局2024-03-08
如今智能化、綠色化、可持續發展及跨境電商乃物流業大勢所趨,物流企業紛紛邁向升級轉型,當局亦進一步推出優化措施,藉此加強支援,讓業界把握商機。
周永新:《財政預算案》民生福利部分中規中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8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在報章撰文總結,今年《財政預算案》的民生福利部分,算是中規中矩,紓緩中下階層的生活壓力之餘,也確保赤字不至於惡化。
未來土地供應的變數
作者:劉勵超2024-03-07
當局會探討在政府建築物幕牆應用太陽能發電技術,又繼續支持公私營機構進一步利用可再生能源,何解就不願聆聽筆者早前在本欄的建議,在全港各地政府興建及管理的行人天橋上蓋及公路隔音屏障,應用太陽能發電技術?
財爺撤辣後 有人快活有人愁
作者:湯文亮2024-03-06
什麼人在財爺宣布撤辣之後非常開心,除了要付辣招稅買樓的人之外,那些有迫切性賣樓的人,不用被人「鋤價」,或者被人鋤都唔會鋤得咁深,對那些人來說是非常重要。
預算案強化香港超級聯繫人定位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05
整體而言,預算案財政上做到量入為出,我認為我認為是一份相當明智和平衡的預算案。稅制可以適時作出調整,但眼下的共識似乎是現有簡單稅制有助香港經濟復甦、重拾各界信心,至少在當前經濟狀況下應該維持。
財政預算案2024|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及其政治影響
作者:盧兆興2024-03-04
陳茂波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具有傳統的漸進主義預算原則,即任何預算的調整和改革都必然是漸進的、零碎的、一步一腳印的。
不止日韓企業需要改革 中國更需要
作者:譚新強2024-03-04
日本內部人口和經濟結構問題嚴重,對外又面對中國崛起的巨大競爭壓力,再加上美國政府和投資者催促改革,所以最保守的日本企業文化也必須政革。
形勢比人強的預算案
作者:劉銳紹2024-03-04
市民會問:港府的開支是否恰當?赤字高企和儲備減少與開源節流的關係如何?也許港府有也「形勢比人強」的壓力,例如國家安全的費用、警方維穩的需要,都不能多說,但這些問題卻是市民關心的。
曾俊華:擔心香港靠借度日 債冚債後果由下一代承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3
如果你發債,是用來投資一些大型基建項目,這樣便沒有問題,但假如連年發債,然後把借貸支付日常開支,以至用來「債冚債」,香港財政很快會陷入乾塘。
財政預算案2024|60億元資助生命健康科技 促進大學環球合作、科研成果轉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9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發展生命健康科技,將動用去年預算案預留作相關發展的其中60億元,資助本地大學與環球機構合作,設立生命健康研發院,促進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多間大學對此表示歡迎。
財政預算案2024|鄧希煒:面對外圍波動 香港結構性財赤難解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8
鄧希煒表示,香港的結構性財赤主要是人口老化問題,香港是小型經濟體,改變人口老化的方法不外乎是增加外來輸入的勞動力,特別是年青人的勞動力,以及增加生育率,但二者都是遠水不能救近火。
財政預算案2024|30億元推行人工智能資助計劃 嶺大冀推動數據科學、綠色科研 科學院稱保證香港競爭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8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布多項鼓勵創科和資助高等教育的舉措,多間大學表示歡迎,認為可以保持香港在前沿科技領域的競爭力。
財政預算案2024|財政預算全撤辣 專家料短線量價齊升 唯長遠要看基本因素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8
莊太量提醒,影響樓市大方向的關鍵並非撤辣,而是利率走勢,現時利息與之前相差4厘,供30年計利息相當於樓價一倍,撤銷7.5%稅率有助樓市穩定,但並非讓其轉勢。
財政預算案2024|金管局放寬按揭:3000萬以下自用物業上限七成 非自用物業六成 取消加息壓測
作者:編輯精選2024-02-28
經仔細分析後,金管局認為在繼續維持銀行體系穩定及確保按揭業務風險得到妥善管理的前提下,有空間修訂物業按揭貸款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並適當調整其他房地產貸款相關的監管要求。
《財政預算案》周三發表 陳茂波:預期今年經濟逐步改善 經營環境持續好轉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7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三(2月28日)將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年的預算案封面色調為杏色,陳茂波強調色調的選擇包含着政府對香港未來一年的期盼。
財政預算案2024|財政預算應全面撤辣還是減辣?
作者:葉秀亮2024-02-27
筆者只想在此以專家身份指出,不同程度的減辣和全面撤辣,將可能造成如下不同結果,政府可以此選擇最有利市民、經濟和政府的選項。
財政預算案2024|研究增加收入方案 達至公共財政收支平衡
作者:麥萃才2024-02-26
2024年是香港復常的第二年,大幅度更改稅制似乎不是時機。但一些多年未調整的政府收費,應按照成本升幅,以及考慮市民承擔能力,向上調整無可厚非。
中總春節酒會冠蓋雲集 蔡冠深盼「撤辣」助樓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3
香港中華總商會(中總)周四(22日)假香港君悅酒店舉行甲辰年春節酒會。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及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等應邀擔任主禮嘉賓,聯同該會各首長向出席來賓祝酒,歡慶新春。
新春十大屋苑零成交 絕不出奇
作者:湯文亮2024-02-21
急也急不來,一定要等2月底《財政預算案》之後,如果政府唔撤辣,樓市會繼續下跌,成交量亦會維持在低水平,冇人買新樓,地產商就唔會買地,政府就要考慮開徵新稅項及推行緊縮政策,到時香港真正冇運行。
莊太量:美1月通脹未必推遲減息 MSCI剔走中資股對港股影響有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14
莊太量指出,2023年經濟放緩,主要受出口及政府開支出現倒退所致,但他認為今年這兩個重要環節表現有可能錄得正數,只要其他環節也不太差,香港今年經濟增長要達3至4%並非太難。
王于漸教授:香港財政未來最嚴峻挑戰是什麼? 聯繫匯率會不會與美國脫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17
疫後香港經濟復甦未達預期,正值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發布《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我們帶着問題與教授見面。香港稅制是否需要改革?外部因素有什麼影響?一起聽聽香港經濟學家、港大首席副校長王于漸教授的分享。
周永新:新一年《財政預算案》應重視哪些民生福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11
周永新建議《財政預算案》可以認真落實「居家安老」政策,即把用於長者的開支,移向各種社區支援服務,包括日間護理服務、社區康健服務、到戶支援服務等。
《財政預算案》開源成經濟增長焦點 冀帶領香港穩步復甦
香港自疫情後經濟開始恢復,但力度較預期緩慢。要增加政府收入,最有效方法是開拓財源推動經濟,並考慮配合市場發展趨勢,推動新興產業或行業發展,從而帶動經濟增長。
搞好社會氣氛推動經濟復甦 開源節流有道應對挑戰
政府應採取開源措施,適當增加稅收。香港現時的稅基狹窄,而稅收是政府最基本的收入來源,故應考慮擴闊稅基。除了增加煙草稅以外,建議政府考慮徵收糖稅。
香港與星洲的財政儲備政策
作者:尹瑞麟2023-11-17
擴大點而言,國際地緣政治和內地經濟急劇變化,特區政府原先對未來財政收入的預測,有否需要重估?內地地方政府相繼陷入嚴重財赤,香港應如何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