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施政報告

向行政長官提交《施政報告》建議:鄉郊、生物多樣性、應付氣候變化、人工島
作者:林超英2019-09-17
氣候變化正轉向氣候災難過渡,海水上升未來會急劇加速,在這個時刻興建面積1000公頃或以上的人工島,本質上為香港增添十分大規模而本來不存在的重大氣候風險。強烈建議擱置大嶼山東部海域的人工島計劃。
《收回土地條例》救不了民建聯
作者:關焯照2019-09-13
從過去三個多月的示威活動和警方瘋狂鎮壓示威者來看,香港市民肯定會在今次區選來個大清算,用手上的選票踢走保皇黨議員。
張炳良:修例風波過後,香港如何走下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8-26
林鄭月娥經常用「學業、就業、置業」概括青年問題,張炳良同意青年在這三範疇有憂慮:青年難入學,就業工資不高,置業難,但他認為香港的青年問題不是單純的三業問題,而是政治的問題。
贏回民心 方能止暴制亂
作者:陳景祥2019-08-15
當前的反修例「戰場」不在街頭,而在民心、民意。無法撫順民情,很難平息街頭亂局。但目前所見,政府在民意戰方面並無任何策略。「止暴制亂」不能只靠警察,必須靠市民支持,才能成事。
林鄭率領高官商界見傳媒:面對內憂外患 香港不能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8-09
林鄭月娥率領商界代表會見傳媒。香港經濟處於外憂内患局面,外有中美貿易戰升溫,內有兩個多月的社會紛爭。因此她認為香港不能亂,反映絕大部分市民心聲。她呼籲各界停止大規模不定時不定點破壞行動。
政府「退場」 民眾應編寫民間施政報告
作者:呂大樂2019-08-06
由抗爭的開始到了目前的狀況,這早已不再是一個「殘局」,而變為一個「死局」。
明日大嶼研究 願景為先VS基建主導
作者:謝偉銓2019-06-05
《施政報告》將人工島發展計劃命名為「明日大嶼願景」,而不是簡單稱作「明日大嶼計劃」或「明日大嶼工程」,絕非單純的包裝技倆或宣傳口號,而是要刻意突顯整套發展計劃是「願景為先」。
財多好辦事
作者:陳景祥2019-03-07
財多好辦事,在社會政策上大手筆投入、不斷動用公帑「購買」社會和諧,卻迴避老大難的問題,已經成為本屆政府的一項「特色」!
又是一份了無新意的預算案
作者:褚簡寧2019-02-28
如果陳茂波想青史留名,他必須為自己開闢一條大膽的新路。我們的政府可以更大膽地決定,如何以結構性和有針對性的方式投資,長遠來說改善我們的生活,而不是浪費在短期的「派糖」措施上。
再談明日大嶼願景
作者:孫明揚2019-01-17
30年過後再回望,「玫瑰園計劃」可謂奠定香港發展基石,作用無容置疑。為何現時社會卻只將整個發展藍圖局限在居住問題般短視?
馮程淑儀:擺脫「救火」工作 思考長遠政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12-18
「管治新風格主要是增加政府透明度、推動創新及增加公眾參與,也就是創新辦的工作。」
香港幼兒教育及照顧快將有突破性發展?
作者:簡明宇2018-12-15
今年的《施政報告》特別提到「分階段提升幼兒照顧服務以結合照顧與發展」。至此,本港0-6歲幼兒教育及照顧的理念最終在官方得以確立。
發展農地及棕地快過填海造地?
作者:謝偉銓2018-12-05
不論是將工廈單位、空置校舍、公屋儲物室及空格位改建,還是在閒置的私人及政府土地上,以組合屋等快捷方法興建過渡性房屋,政府都必須加緊進行,全方位為香港市民覓地建屋,緩解現時嚴峻的居住問題。
董建華:香港市民是人工島最大受惠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11-26
社會上很多人都質疑,人工島會最後變成大白象工程。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董建華可以擔保,人工島不單不會用盡香港儲備,相反,興建人工島是一項好的、有利的長線投資。
造地如超級麵粉 未規劃易發展
作者:麥萃才2018-11-20
土地簡單分為兩種:已被規劃及未被規劃。前者是已附加添加劑的特殊麵粉,只能用作指定用途;而後者稱之為超級麵粉,因為完全無添加。換句話說,沒有被規劃的土地才是超級麵粉!
我為什麼沒有聯署支持明日大嶼?
作者:徐家健2018-11-18
地球上哪個人說過不發展棕地呢?與其對「明日大嶼願景」無限想像,不如就「新界棕地發展」面對現實。棕地與填海從來不是有你冇我,比較兩者成本比來做什麼?
聯署撐填海只是政治表態
作者:關焯照2018-11-16
經濟學者聯署支持填海建造人工島根本是政治表態,大家不需要對聯署看得太重要,特別是幾位老一輩的經濟學者是團結香港基金會成員,難以令市民感到他們是中立的。
止於致謝
作者:曾鈺成2018-11-12
致謝議案的表決結果意義十分有限:議案獲通過,不等於《施政報告》的所有內容得到立法會的支持,正如議案被否決不等於立法會反對《施政報告》的所有建議。
曾鈺成、黃元山、馮程淑儀暢談香港新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11-06
曾鈺成說:「前兩個月我們發表比較全面的、回顧一國兩制實踐20年的報告,我們的基本看法是一國兩制整體應該是成功的,否則不會有今日的條件,但實踐當中遇到的問題尚未解決,我們仍須正視。」
香港為什麼一定要填海
填海造陸的成本很高,不過相比其他選項,考慮到時間成本、成功可能性,填海也許是個好選擇。
促進創科必須檢視法現 《施政》交代不足
作者:黃錦輝2018-11-02
發展創科產業的最大困難是現有法規過時,未能配合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正因如此不少創科商業模式未能推行,又或者舊有的法律無法有效地保障市民的權益及安全。
曾鈺成:一國兩制往後十年才真正遇到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10-31
香港政策研究所副主席曾鈺成表示,2007年可能是香港人對一國兩制最有信心的一年,政府對管治亦很有效,但近十年所有情況逆轉了,往後的十年才真正遇到挑戰。
香港邁向新階段
作者:陳家偉2018-10-30
香港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特首林鄭月娥也發表了新的《施政報告》,特首在教育方面也積極有為,撥了83億額外的資源給教育去進行各類的發展或改進。
林鄭月娥能否為香港燃點希望?
作者:褚簡寧2018-10-26
林鄭的「燃點希望」口號,又是為了什麼呢?她是否意指香港失去了希望,在她的領導下,香港人可以重燃希望嗎?
新瓶舊酒──施政報告未解置業難困局
作者:陸觀豪2018-10-26
《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開宗明義填海造地,也未雨綢繆儲備土地,留交新世代發展。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未知政府有否汲取西九文化區之教訓?
從「造就人才」的願景說起──淺談香港學校領導人才的操守問題
作者:鄒秉恩2018-10-26
校本管理理應是由辦學團體或校董會領導層把權力下移,賦權校長好好管理學校,當中只需給他們清楚指示、信任與支持,他們便會把學校管理得妥當的了!事實是否如此,相信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迷思吧?
令人驚詫
作者:曾鈺成2018-10-25
行政長官在準備撰寫《施政報告》時,曾不停地呼籲公眾對報告內容發表意見;人們會以為,寫入施政報告的東西,都是來自大眾的,人們期待的;而不是出自密室的,令人驚詫的。
穩中待變的特區教育施政
作者:蔡國光2018-10-25
縱觀本年度《施政報告》教育部分,在此以16字作總結:「資源續增,支援加強,措施理順,穩中待變。」
填海之難
作者:陳景祥2018-10-25
反對填海的理由還有很多。但正如其他土地供應選項,有哪一個是沒有阻力的?有哪一個是沒有反對理由的?
按時段收費 真正三隧分流
作者:嚴啟明2018-10-22
西隧是三隧中唯一具每方向三條行車線(比紅隧及西隧多一半流量)的隧道,改變後它仍是最貴,能否把大量原經紅隧過海的車輛吸引轉到西隧效果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