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高鐵

高鐵如推月票會更方便
作者:莊太量2018-10-19
如果高鐵能推行月票,以一個更優惠的價格往返中港兩地,相信不少公司都會購買給員工使用,讓員工來往兩地進行公務時更加方便,並且節省公司交通開支。
香港高鐵今後的問題
作者:陳文鴻2018-10-08
香港今後高鐵的問題,不是客流不足,而是設施應付不了龐大的人流,西九龍站大有可能比得上南京站日均30萬人次的客流,或許要4、5年時間才達到這樣的規模。
高鐵帶旺港經濟有得計
作者:莊太量2018-10-05
高鐵通車後,香港的經濟將會有什麼改變?
令人震撼的香港高鐵
作者:謝冠東2018-09-27
我們在9年前提出的所有反對理據,不只全部應驗,甚至程度比我們所想像中更糟。如果當年我們要反高鐵,今天通車了,也沒有反過來叫自己當天贊成的理由。
泰國:一顆創新的超新星
作者:陳鳳翔2018-09-26
新興市場的南洋各地群星爭豔,共塑璀璨星河。相似景象其實早已發生在身旁,香港和內地也不是在相映生輝嗎?
高鐵通車的喜怒哀樂
作者:王永平2018-09-26
為了讓港人在內地口岸區誤墮法網時求助有門,我曾建議政府與內地商討,在內地口岸區成立一個港區辦事處,以便有需要時協助涉事港人,包括與內地執法人員商討,可否把不涉及國家安全的事件,轉交香港警方處理。
展示古今科技 專家分享成果──創科博覽2018開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9-24
為期10天的博覽以「驅動創新‧繼往開來」為主題,劃設「工」、「農」、「醫」三大主題展區,合共展示約60項古代展品和超過100項現代展品。
林鄭月娥:香港創新科技發展進入風生水起的年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9-24
林鄭月娥表示,有了中央的支持、有優秀的本地科研人才,在「一國兩制」的優勢下,包括特區政府的積極作為,難怪有人說香港在創新科技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叫「風生水起」的年代。
香港人不斷重複的憾事
作者:謝冠東2018-09-20
如果你不在土地大辯論略盡綿力,提一提你的高見,恐怕你和你的高管又要繼續為香港的基建發奮,累積更多財富,持續成就一個接一個令人遺憾的故事。
鄭李錦芬:創科見新意
作者:張灼祥2018-09-20
今年的創科博覽,主題為「驅動創新,繼往開來」,將於9月23日至10月2日,在香港會展舉行。
政策甜頭何處尋?
作者:胡孟青2018-09-20
香港人其實很易滿足,現狀及回報,既然前者不能絕對保證,如何令港人真正一嘗政策甜頭,有關方面要盡辦法想想。
香港高鐵通車的政治和經濟戰略意義
作者:零傳媒2018-09-11
香港高鐵的經濟戰略意義,我們不看那些具體的經濟效益, 而只看與戰略有關的,是能源戰略的改變。
香港進入高鐵新時代 現時鐵路系統仍要改革
作者:陳文鴻2018-09-10
香港的鐵路系統,事實上已經在世界上落後了。猶幸今年可開通高鐵,但只有一條高鐵,我以前替政府做的研究報告已指出,落成後很快便會飽和。
高鐵通車 政府任性
作者:陳文鴻2018-09-03
本來鐵路載運量估算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現在卻變成由政府隨意修改,以適應管理需要,不再尊重科學與專業,這是典型的官僚做法。為方便任意決定,這個政府變得任性了。
利用大灣區解決香港土地問題
作者:王永平2018-05-24
毫無疑問,大灣區的發展規劃對香港本身的經濟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一地兩檢的四個勸告
作者:張量童2018-04-16
筆者支持在西九龍實施一地兩檢安排和設立內地口岸區,但一地兩檢條例必須在堅實的法律基礎上審議、修訂和通過。
黃牛.花膠.高鐵.派錢
作者:曾國平2018-02-11
早幾年我好天真好傻,不明白為何派錢最有效率這個簡單不過的道理,講來講去都是小眾過小眾異端邪說,支持的同行更是絕無僅有。
以包容態度看待高鐵票價
作者:曾國平2018-01-21
高鐵票價遠比預計高,經濟效益會下跌多少?奇怪的是,政府提交的報告未見提及,支持高鐵的分析也未曾考慮。
政治問題政治解決
作者:阮紀宏2018-01-09
實施一地兩檢才能使高鐵產生經濟效益的道理, 早就以經濟角度和實際角度說清楚。但正本清源, 修建高鐵香港段以至港珠澳大橋,都是政治問題。
特事特辦
作者:曾鈺成2018-01-01
內地人員在嚴格的限制下,在香港指定的地區內對指定的對象執行內地法律,沒有基本法的條文為依據,但也沒有違反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政策。
一地兩檢:非建制派的盲點
作者:宋恩榮2017-11-14
為提高高鐵的效率,政府推出一地兩檢方案,在香港設立過境措施。但方案遭非建制派反對,擔心內地執法人員來港執法,破壞一國兩制。
面對困難 毋須放棄計劃──再論一地兩檢
作者:孫明揚2017-09-06
集中所有能力,去衡量在面對的實情下的最佳解決辦法。這就是我們現今面對的狀況。
以逸待勞
作者:孫明揚2017-08-30
這次高鐵一地兩檢方案的推銷手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為何政府推行政策時必須全面準備主動出擊。
高估鐵路效益 誰的錯
作者:關焯照2017-08-25
高鐵的低回報已引起市民關注,持續擴建鐵路網會否是一個聰明的投資?
一地兩檢與免責條款
作者:雷鼎鳴2017-08-09
「一地兩檢」被視為林鄭要拆掉的政治炸彈之一,作出政策決議前,首先要做的便是效益與成本的比較。
交叉置業夢
作者:胡孟青2017-07-04
內地資金之外,父母為子女置業已成為了風氣,以前如是,現在更屬於必然。
「地底」見?
作者:鄭楚雄2017-06-14
有些在地面難以解決的事,轉移到了地底,或會有轉機也說不定。
胡漢清的地底主權論是無稽詭辯嗎?
作者:孫明揚2017-06-07
有部分人認為,有關說法是匪夷所思、無稽詭辯之說。
應設副政務司掌公關統籌
作者:孫明揚2017-06-01
在傳媒戰之中,事實並非重點,勝負就在於市民信任那一方的說法。
一帶一路 與我何干
作者:陳鳳翔2017-05-04
對中學學生來說,他們還有數年便會踏足社會,正在等待他們的工作已不完全是當年紅得發紫的傳統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