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拋售美債會否影響香港樓市前景? 周大福為銀行發安慰函,對新世界融資有多大幫助?一起聽聽資深投資專家邵志堯博士的分析。

在高息環境下,賣樓是很正常,賣走之後搬去一個較細,但有煙火氣的單位,賣走之後收返億幾,咁都畀人笑,真係無奈。

政府經常說要促進香港經濟,那麼如何協助本港地產商走出泥潭?曾煥平指出,首先政府需要正視問題,不能當沒事發生,銀行的公告也說不良貸款是可控,但他可以負責任講,香港銀行不良貸款情況非常嚴重,至少有幾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絕對不如公告所言是可控的。

曾煥平表示,香港被迫將「錢」途押在美國特朗普總統身上,所以近日有不少智庫及商家向政府表達業界的擔憂,若情況持續,發展商財政急速惡化,後果堪虞。

現時香港樓市買家主要來自內地,如果要做炒家,首先要考慮深圳人的需求,因為他們才是接貨人。

由於香港股票市場近月表現神勇,投資者都不禁會問:香港房地產市場會否亦可以涅槃再生呢?

二手業主憧憬樓市小陽春重臨,樓價可望回升,可惜現實事與願違。現市況下要在二手市場撈底,確實不容易,因為銀行對二手物業的按揭取態收得頗緊。

要扭轉資金湧向美股,為何化解中美分歧至關重要?近年香港樓市疲軟,部分原因與聯匯制度有關?踏入新一年,一起聽聽有基金教父之稱的雷賢達分析。

香港政府的財政政策,現時首要任務是協助治理好香港,促進經濟繁榮,以配合國家的總體發展。政府要執行這宏大任務,恢復狹義財政平衡的目標,似乎已無可避免要擱置,赤字將成為香港財政的新常態。

香港入九運 樓市何時見小陽春? 居住需求還是租金回報主導樓價走勢?內地買家鍾情哪類型物業?一起聽聽測量師邵志堯的分析。

香港樓市跌勢持續三年,但2025年或現轉機。特朗普對華政策或較預期溫和,美聯儲減息有利樓市,發展商減少賣樓致供應不足,加上交投量回升,樓價有望見底回升。

在決策過程中,模式幻覺是一個常見的陷阱。我們的大腦天生傾向於尋找規律,這種本能在商業領域可能會導致錯誤判斷。例如,在金融市場中,投資者經常試圖從隨機數據中尋找可預測的模式,然而,這些模式往往並不可靠。

政府要主動出擊,虛懷若谷,多聽業界聲音,多吸納民間智慧,而非單憑一己良好但離地的意願,或視賣地條款要求或限制如聖誕樹燈飾,掛得愈多愈好。

目前利率及住宅樓市庫存仍然相對偏高,即使特區政府推一系列的救市措施有着成效,相信目前樓市不大可能瘋狂飊升,但卻可增強準買家及投資者入市場信心,樓市出現止跌回穩的情況。

何以全世界城市都有劏房現象?香港劏房呎租有高於正常五成以上,為何仍供不應求?一起聽聽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分析。

特區政府應集中在提高港人幸福感、歸屬感,聚民心,營造更包容、更寬鬆的社會氣氛。只有大部分人心情舒暢,港人才會支持特區政府,香港才可以真正「由治及興」。

近期,物業代理界的焦點轉向了商舖的空置問題。隨着接近12%的空置率被認為不可接受,業主被建議降低租金以促使空置率回落至接近零。通過市場競爭,業主應該更明智地選擇合適的租客,以保障商舖的長期盈利能力。

9月份公布的三次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中第二次上升,形勢遠勝於8月份CCL連跌3周。當時聯儲局尚未宣布減息,所以指數尚未能反映減息對樓市的影響。

在實質房地產價格還未開始反映利率預期之際,有香港地產股已經率先起步,從之前因業績所創出的低位反彈回來,為牛皮的港股添了一分動力。不過,隨後會否出現“Sell on Fact”的情況,大家就要拭目以待。

周永新表示,以往在《施政報告》發表前,都會提出一些改善民生福利的建議,但今次不同,因為市民目前的憂慮跟以往不一樣,所以他提出一些政府或需事前準備的應對辦法,以免被批評「後知後覺」。

美國息口高企,有助於虹吸全球資金,令中港股市失色。減息在即,金融市場會如何演變?香港樓市又會受到什麼影響?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博士的分析。

減息將令兩種場景的演變加快,導致本港的房地產市道很有機會在下半年止跌回穩。

有人話,以往地產商很少向撻訂的買家追差額,點解今日咁無情,這是因時制宜,當日新樓買家根本是負資產者,追都冇用,最多迫他們破產。現在撻訂的買家就唔同。

2024年已過半了,術數名家蔣匡文博士再次為我們剖析世局。他表示,今年年尾政經局勢高危,尤其是香港經濟面臨大局轉變。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前排中)與地產代理界日前開記者會講到銀行call loan時落淚,作者認為林議員是有感而發,正是英雄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香港樓市的低迷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政府、銀行和市民共同努力來解決。通過採取一系列逆周期措施,穩定市場信心,增加市場流動性,可以有效應對當前的市場挑戰。

根據《基本法》第107條,特區政府的公共財政應該「量入為出,收支平衡,避免赤字,現時已經變成為「量出為入,收支失衡,掩飾赤字」,公眾和立法會對這個嚴重問題的討論也明顯缺乏,情況讓人擔心。

近年由於疫情和其他因素,政府財赤連連,同時佔經濟非常重要的地產市場進入寒冬,樓價不停下跌,許多人不然會問,樓價何時見底?香港樓價的升跌,也許跟國家真實財力一樣,不是單一經濟指標就能分析其走勢。

事實上香港樓市好似正在被抽乾的魚塘,唔使幾耐,當魚塘乾塘的時候,魚塘中的魚就會被捕捉,業主就是魚塘中的魚。

少高收入的人士,例如演藝界人士、財經界人士、醫生,甚至銀行家,他們買樓的目的並不是希望物業升值,而是物業可以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