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來,如果香港能吸納到這班接受港式教育栽培的大學生南下,對於解決人才荒的問題定能起直接的幫助;長遠而言,更能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本地政府的資助及學費都不是大學經費的主要來源,聯邦政府的研究資助十分重要,企業界或政府特殊部門的應用研究(如火箭研究)可以扮演重大角色。
打開這本攝影集,映入眼簾的盡是飛翔之美,不期然想起膾炙人口的詞句:「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再細細地看,就會發現,史維教授苦心孤詣地捕捉飛行瞬間,其實是跟他專長的航空航天工程學有關。
史維教授強調,科大不希望只是在內地單獨辦一所大學,「把科大變成兩倍並沒有意思」。他希望這所分校與香港科大維持緊密的聯繫,甚至是「教職員(內地、香港)兩邊走」。
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通過,由現任首席副校長史維,接替將於8月31日離任的校長陳繁昌,9月1日履新。史維教授將會是科大第四任校長。
「我們不必擔心只能用失敗的經驗來輔導學生和畢業生,因為他們的前輩會通過成功來激勵我們的同學。」
政府又好像沒有什麼新動態,香港好像已經落後了很多,新政府有沒有什麼可以做的呢?
工程涵蓋範圍甚廣,為何偏偏選擇薄薄的一張紙?
香港人能靠的就只剩下「自求多福」四個字。
這需要同學們多學習,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積極裝備自己,以開放的態度考慮眼前的機會,並勇於發掘其他潛在的可能。
鄭光廷教授點出:「上一個世紀時科學主導,這個世紀是工程來挑大樑。」高科技的重點已從美國逐漸轉移到亞洲,而香港是亞洲最國際化的城市,未來香港需要更多工程師推動發展。
陳校長指,香港有很多優勢不熟其他地方,如谷歌搜索引擎這類技術,香港是應該有能力研發的。
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葉玉如教授獲美國國家科學院選為外籍院士。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對消息感到欣喜,並表示,「她堪為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的榜樣」。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周一舉行2015傳媒春茗,超過20家傳媒代表出席。校長陳繁昌聯同學院管理層向傳媒拜年,並公布科大未來新動向。為迎接即將到來的25年周年誌慶,科大將開展一連串計劃,並於未來五年耗資15億港元,在校園開展五個大型基建項目,務求為進一步提升科大的學習環境及配套。
教資會發表2014年研究評審工作報告,對八大院校的學術表現進行評審,被評審的約16000項研究中,12%獲國際專家評為四星,34%達三星。科大有七成研究獲三星評級或以上,高於港大及中大。
雖然富士康負責生產高科技產品,卻與科技創新沾不上邊,因為研發新科技的是蘋果、微軟這類企業。
「提起香港的大學,很多外國人都會想起香港科技大學,這是我們一路累積的江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