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04 2025 20:23:5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香港科技大學

科大成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 助腦退化患者
作者:編輯精選2019-01-17
科大成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將主要集中研究腦退化症﹕一種最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是導致老年人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這種不治之症正影響全球近4700萬人口。
史維:科大廣州設分校 創雙贏優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12-12
「大灣區發展計劃對香港很重要,在我們沒有的產能、工業能力上,給香港一個真正可以跨境的平台。」
香港科技大學新校長的願景
作者:文灼非2018-11-09
史維校長表示香港科技大學在廣州設立分校的戰略意義重大,高鐵開通之後,香港到廣州的距離與時間大大縮短了,師生往返做研究更加方便。新校園主要是培養研究生,對科大未來的科研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顏河:取之不盡的太陽能
作者:張灼祥2018-11-02
這位滿腔熱忱的年輕學者、能源研究員,三句不離本行,說的是與太陽能電池相關的故事。
陳鈞傑:最緊要好玩
作者:張灼祥2018-09-27
陳鈞傑(Jason博士)唸中學一年級時,已是化學發燒友,家中設有實驗室,同學在書房讀書做功課,他則在裏面做實驗。他覺得做實驗有趣好玩,口頭禪是「最緊要好玩」。
何銘思:協助霍英東建設南沙
作者:編輯精選2018-09-08
霍英東先生最初提出發展南沙的看法時,我並不支持;但我願意協助他進行南沙計劃。那時候我在新華社有位置,是一名部長,有些說話權,在地方上可以拍枱罵人。
促進人才的南北流動
作者:李漢祥2018-09-04
展望未來,如果香港能吸納到這班接受港式教育栽培的大學生南下,對於解決人才荒的問題定能起直接的幫助;長遠而言,更能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香港科研經費不能單靠政府
作者:雷鼎鳴2018-05-22
本地政府的資助及學費都不是大學經費的主要來源,聯邦政府的研究資助十分重要,企業界或政府特殊部門的應用研究(如火箭研究)可以扮演重大角色。
史維觀鳥探尋飛行密碼 生態攝影內藏玄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3-14
打開這本攝影集,映入眼簾的盡是飛翔之美,不期然想起膾炙人口的詞句:「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再細細地看,就會發現,史維教授苦心孤詣地捕捉飛行瞬間,其實是跟他專長的航空航天工程學有關。
科大署任校長史維樂見教育增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3-06
史維教授強調,科大不希望只是在內地單獨辦一所大學,「把科大變成兩倍並沒有意思」。他希望這所分校與香港科大維持緊密的聯繫,甚至是「教職員(內地、香港)兩邊走」。
科大委任史維教授為第四任校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1-19
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通過,由現任首席副校長史維,接替將於8月31日離任的校長陳繁昌,9月1日履新。史維教授將會是科大第四任校長。
滑鐵盧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我們鼓勵學生冒險、探索和創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1-19
「我們不必擔心只能用失敗的經驗來輔導學生和畢業生,因為他們的前輩會通過成功來激勵我們的同學。」
陳繁昌:辦大學不止灌輸知識 還有更高的社會使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7-31
政府又好像沒有什麼新動態,香港好像已經落後了很多,新政府有沒有什麼可以做的呢?
「起紙」咁簡單!——科大紙塔建築 培養新晉工程人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7-10
工程涵蓋範圍甚廣,為何偏偏選擇薄薄的一張紙?
當年今日
作者:陳景祥2017-06-15
香港人能靠的就只剩下「自求多福」四個字。
樂於付出多一點 開荒精神迎挑戰
作者:凌羽一2017-04-24
這需要同學們多學習,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積極裝備自己,以開放的態度考慮眼前的機會,並勇於發掘其他潛在的可能。
科大有望調整創新學科收生標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2-28
鄭光廷教授點出:「上一個世紀時科學主導,這個世紀是工程來挑大樑。」高科技的重點已從美國逐漸轉移到亞洲,而香港是亞洲最國際化的城市,未來香港需要更多工程師推動發展。
陳繁昌:香港有能力研發下一個 Google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2-13
陳校長指,香港有很多優勢不熟其他地方,如谷歌搜索引擎這類技術,香港是應該有能力研發的。
科大理學院院長葉玉如教授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5-05-05
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葉玉如教授獲美國國家科學院選為外籍院士。科大校長陳繁昌教授對消息感到欣喜,並表示,「她堪為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的榜樣」。
科大迎接25周年 五項主要工程上馬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5-03-10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周一舉行2015傳媒春茗,超過20家傳媒代表出席。校長陳繁昌聯同學院管理層向傳媒拜年,並公布科大未來新動向。為迎接即將到來的25年周年誌慶,科大將開展一連串計劃,並於未來五年耗資15億港元,在校園開展五個大型基建項目,務求為進一步提升科大的學習環境及配套。
教資會研究評審 科大再次奪冠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5-01-27
教資會發表2014年研究評審工作報告,對八大院校的學術表現進行評審,被評審的約16000項研究中,12%獲國際專家評為四星,34%達三星。科大有七成研究獲三星評級或以上,高於港大及中大。
陳繁昌校長:不當富士康,要當蘋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4-11-24
雖然富士康負責生產高科技產品,卻與科技創新沾不上邊,因為研發新科技的是蘋果、微軟這類企業。
陳繁昌校長:加快推動本港大學國際化迎接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4-11-23
「提起香港的大學,很多外國人都會想起香港科技大學,這是我們一路累積的江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