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還要致力擴大旅遊業的「外循環」成分,爭取內地以外的遊客和他們帶來的外匯,收窄因港人外遊流出港元與外國來港遊客帶來外幣的國際收支平衡。
如果中國能在內部分配的問題上處理得更好,就可以在內循環方面取得更好的效益。往後就可以減少對出口的依賴;屆時,我們就可以反過來,以限制出口來制約美國。
這個14億人口的崛起大國,仍有四成人是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可幸中國仍有這些真正為人民服務、講真話、實事求是的領導人,對眾多自大井蛙、目空一切、不知己、又不知彼的禍國殃民KOL,是一記當頭棒喝。
總括而言,今次零售綠債條件比其他產品相對優勝。我相信特區政府推出綠債,除了造福香港市民外,另一個更重要的目的是維持香港綠色金融中心的地位。
縱然鄧小平在處理六四上有瑕疵,但他的改革開放,會在全球華人寫的歷史中,留芳百世的,就如孫中山的功過,是不容易被一些政治打手或偽學者矮化的。
現實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內地的樓價確已經升得有點過份,現在作些調整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反而可以令後市發展得健康一點,政府毋須作太多的干預。
中國近代史與現代史刻劃着中華民族變法圖強、洗刷百年國恥的嘗試與苦難,本質上是為了令國家擺脫明清時代的厄運,以達至民族復興。可是,現在國家卻有可能在重蹈明清時代的覆轍,這無疑是對歷史的一個極大諷刺。
中國的執政者必須重新檢討中國的分配方式,不能再容許經濟發展的得益,大部分落入少數商界手裏。共同富裕於是成了增加內需,促進經濟內循環的必由之路。
直至目前為止,香港的國際金融地位依然穩固,資金流入多過流出,事實真是如此嗎?未來會有什麼改變嗎?
消費券與現金不同的地方,就是要在指定的時間內消費。這對市民當然會造成不便,但為了發揮消費券的乘數效應,政府只能設限。
周有光對美國四大觀察還管用嗎?不過20年,美國滄桑,周有光是料不到了。
有人認為大灣區人民會來港就業、買樓,可能性當然存在,然而應在香港經濟蓬勃及樓價合理之後,這種情況才會出現。香港甲級寫字樓亦好景不再。
今年是本地的政治年,9月立法會選舉、12月選委會選舉;而特首選舉雖在明年3月,但有意角逐的人士今年中左右就要公開表達意向,及早部署,在選委會選舉中做工夫。
內地去年遭受的挑戰和壓力可謂前所未有,但在中央政府領導下,14億人民從沒有失去信心,更逆境自強創造出奇跡,迎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香港呢,真是一言難盡。
中國加入世貿整整20年後,有能力發展內循環,國內生產不但覆蓋日常必需品,素質大幅提高。香港能不能自我封閉,運作內循環呢?
2020年的香港經濟表現告訴我們,只靠內循環的話,香港將會大衰退。
當前歐美國家全方位制約中國的發展,香港往何處走?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指出,香港難以再發揮過往的角色 ,應往內循環找尋發展新方向。
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先生、高風諮詢行政總裁謝祖墀博士、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一同討論中美熱戰。
香港位居華洋商貿要塞,向來是國家經濟內外循環之交接橋。假若轉入國家內循環,變成與內地各都市(如深圳、廣州、上海等)直接競爭,本身「亞洲國際大都會」(Asia’s World City)之優勢何以發揮?
數碼人民幣必然可以刺激國家本土內銷市場,促進內循環經濟發展。可是實際成效仍觀乎內地創新政策如何配合。
中美貿易戰加劇,中國面對歐美打壓會如何發展?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認為,中國未來是由內循環帶動內需去發展經濟,一起聽聽鄧教授分析。
發改委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就表示,「十四五」時期,會紮實推動共同富裕。這一重點,筆者反而認為較之捕捉科技及新能源行業投資主題更為重要,尤其是科技及新能源的發展加大,已於股票市場反映了一段時間。
香港的經濟,之前之所以發展得這樣好,是因為香港在中國經濟外循環的過程中找到了角色:中西方要交往,香港就可以搭橋引路。
美國只是一個大眾化市場,奢侈品只是頂層1%的玩意,且看此次疫情中,美國多家百年百貨服裝店都倒閉了,拯救計劃也沒有用。
中國的發展策略中,已重視保證即使在較惡劣的國際環境下,經濟也能少受外國的干擾。
領導人多次推出過自力更生,以前是糧食、物資,現在是高新科技及核心技術,令我想起當年一句「愛祖國、用國貨」的年代又再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