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歐關係轉變,歐洲自主性提升。美國戰略重心東移,削弱對歐洲安全承諾,歐洲國家尋求加強團結,但內部分歧猶存。中國或可把握機遇,加強與歐洲合作。

中國雖然擁有最完整供應鏈的世界工廠,但近年出現供過於求情况,年輕人失業率飈升,人民幣貶值,消費變得更疲弱,出口的強勢也未必可持續。中國應積極推動文化出口,拓展國際市場。

汽車向來是德國引以為傲的產業,但近年面對經濟不確定性和中美電動車的競爭,市佔率不斷萎縮。若然中美均對德國進口車實施貿易保護的措施,對德國汽車業就像一場「完美風暴」。

美國現今外交和貿易政策,大概率將導致反效果,變成自殺式自我孤立。Mar-a-Lago Accord更等同自動放棄美元霸權和儲備貨幣地位,如美元真的大幅貶值,將有助中國名義 GDP再次急速逼近甚至超過美國!

王弼不敢說美國的改革能如阿根廷般成功。不過,特朗普讓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以成就長期改革的決心,似乎愈來愈清楚,因此別低估今次美股調整的幅度!

為何特朗普要重振製造業是不可能的任務?美國關稅收入增加 但可能付出經濟衰退代價?一起聽聽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博士的分析。

中國對毒品的監控嚴格,製造芬太尼只會作醫療用途。特朗普將美國毒品問題甩畀中國,可能是日後話中國嚴格控制芬太尼生產而取消關稅,間接話中國以往的確有生產芬太尼,的確是高招,且看中央政府點拆解。

特朗普對盟國濫徵關稅,爆發反美浪潮自食其果? 歐洲加強國防應對俄軍事威脅,歐股反而獲益?一起聽聽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博士的分析。

關焯照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很多時都是舉棋不定,特朗普1.0的關稅原是針對中國內地,但卻與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大重要貿易夥伴先行攬炒。他笑說政策的不確定性未知會否造就「東升」,但「西降」卻大有可能。

全國兩會舉行期間,香港大學舉行研討會,前瞻「十五五」規劃,清華大學學者、證券商經濟學家分析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幾個重大議題,包括地方債務、樓市下行、提振內需,以及創科這個新增長點。他們都認為,依賴土地的中國財政體系面臨改革的轉捩點,必須從多方面入手。

Trump 2.0首次對國會兩院講話。照例自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上任6周,已超越所有前任的成就。但照例冇舉實事、數字以為證。信者得救!

對於美國再加徵中國關稅,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認為關稅形同「七傷拳」,若其他國家採取報復措施,美國不但未能傷害中國供應鏈的利益,而且會推高美國本土物價,做法得不償失。

特朗普對中關稅僅微幅上調,反而重稅墨、加,因先前對中關稅已達極限,再增恐傷及美國消費者,故轉向未增稅國家以榨取利潤。此舉顯示關稅策略需考量實際效益,而非單純以懲罰為目的。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上台,看空者得勢,全球股值跌至118萬億美元。在上世紀,100萬億美元是夢幻數字,但特朗普上台,小民更不好過,MAGA也不會好到哪裏。

「中國製造2025」計劃今年期滿。該計劃是在2015年5月8日提出,目標是推進中國由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其提出的項目包括機械人、航空裝備、新能源汽車等十大領域;AI、半導體等並未納入。2025年,「中國製造」應要注入新內容、新策略、新項目。

特朗普展示霸權三部曲,關稅戰只是小前菜?美國推動虛擬經濟,立心收割全世界?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華盛頓時間19日,特朗普在空軍一號總統專機上向傳媒表示,期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美國,以及兩國有可能達成新的貿易協議。謝祖墀博士接受訪問時指出特朗普對中國的態度算溫和。

在最高端的產業上,例如芯片,美國仍有優勢,但美國出口管制,中國又迅猛的追上來,將來高科技產品出現「白菜價」的機會很大,美國現時的貿易戰前景不妙。

特朗普忽略歷史教訓,登基首日應發布行政命令,如大赦天下或減息,卻發布多項爭議性指令,例如遣返移民、關稅等,行事倉促,最終被迫撤回部分指令,損害威信。

據聯合國報告,特朗普2018年推出關稅後,中國佔全球工業份額只是24%,2024年27%,到2030年會是45%,美國能奈何麼?

特朗普視徵對等關稅這項極具爭議性的計劃為努力促進美國製造業和投資機會的一部分。由於計劃仍存在重大疑問,有需要啟動與各國的貿易談判。

特朗普搬出百多年前麥金利那一套板斧,恐怕只會損人而不利己。盲目增加關稅,最後都是當地消費者繳付更高開支,甚至引發嚴重通脹而無法減低利息,也因而無法促進經濟。

特朗普徵關稅漫天殺價,中國有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美國以關稅脅迫各國,將招致眾叛親離?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中國專家認為,特朗普旨在迫使習近平迅速達成協議的震撼性策略,效果適得其反,原因是特朗普從宣布到正式加徵關稅只預留了兩天,這個時間對習近平來說可能是無法接受的。

特朗普無差別關稅政策,矛頭指向中國?為何轉移產地較尋找替代美國的市場更難?一起聽聽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的分析。

特朗普關稅政策並非僅針對中國,而是以「美國優先」改造全球貿易體系。他追求普遍關稅及對等關稅,以關稅作為談判籌碼,甚至不惜威脅加徵至100%、200%。他目標明確,利用關稅增加國庫收入,維護美國利益。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強調,香港工商界要擔當經濟發展主力軍,演好「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角色,協助內地與國際接軌,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大灣區故事和香港故事。

美國要獨霸世界,中國表明了不會屈從,中美較量因此會是一場馬拉松競賽。任何希望中美言歸於好的良好願望,都是脫離現實、不切實際。

在特朗普首個任期啟動對華的貿易戰,從中國進口貨品的平均關稅已經上調至19%,至今再加徵10%,實際稅率達29%,那麽中國企業往美國出口貨品便難有利潤可言。

特朗普開啟常識革命,全面改造美國社會意識形態,有意重現麥金利時期的經濟快速增長。特朗普2.0中鼓勵競爭、重效率的傾向,更是法家思想核心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