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pr 02 2025 06:13:5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貿易戰

鄧希煒教授:面對美國及歐洲全面打壓中國如何發展內外雙循環?《灼見財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03
中美貿易戰加劇,中國面對歐美打壓會如何發展?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認為,中國未來是由內循環帶動內需去發展經濟,一起聽聽鄧教授分析。
透視下任美國總統對華政策「政治正確」新常態
作者:鄧希煒2020-11-02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扭盡六壬「美國優先」,「股市優先」,務求令股市節節上升;外交上則展開貿易戰,實施單邊主義及圍堵中國。如果特朗普順利連任,他的第二任任期對華政策只會比第一任有過之而無不及。
21世紀六大政經事件
作者:張建雄2020-11-02
踏入21世紀,世界上發生了六大政經事件,影響深遠,不可不知。
與任志剛​對談:美國會否對中國實施金融「核打擊」?
作者:劉寧榮2020-11-02
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認為美國的金融制裁有多種選項,各種對香港造成的影響都不一樣,視乎美國的政治家會否理性顧及自己的利益才行動。但這並非絕對的事,大選後有什麼蛛絲馬跡讓香港早作準備?
與施永青、陸振球談深圳改革40年
作者:何民傑2020-10-31
筆者特意邀請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以及《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陸振球出席《何民傑會客室》網上節目,評論習近平南巡對香港有何啟示、深圳40年改革開放的得失。
林行止:真小人偽君子攬炒 仇中反共之局難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0-27
林行止認為,特朗普對決拜登是一場典型真小人與偽君子對決的政治表演。他一早便認為特朗普總統贏得大選、連任並無懸念。
五中全會的美國因素
作者:劉銳紹2020-10-27
中國為免美國破壞,提出「雙循環」的對策,即在國內經濟循環,並努力維持國內外經濟運轉。前者不難,這也是中國經濟最容易奏效的自救方法;但後者卻困難重重,因為西方世界已把中國崛起視為「必須遏制的趨勢」。
十月驚奇的聯想
作者:張建雄2020-10-27
印銀紙是無止境的事業,但只要零息政策繼續,借多多錢都無所謂,反正本金只是Rollover而已。
美芯片制裁 華為3招殺出重圍?
作者:黃錦輝2020-10-26
美國芯片制裁不但影響中芯及華為,亦會嚴重影響中國在先進芯片製造技術的發展。
港龍結業與大灣區
作者:劉銳紹2020-10-23
國泰港龍停止業務,大幅裁員,成為疫情以來影響最大的裁員行動。為了挽救以至復甦香港經濟,港府與內地大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
特朗普已輸,先輸給了中國,然後可能一局清袋……
作者:劉瀾昌2020-10-20
本來,美國為了阻止兩岸統一,用了一個策略,就是「維持現狀」。結果,打台灣牌打來台海格局大改變。這正是,台獨「衝」一小步,統一邁一大步。
BBC評習近平三次南巡:經濟發展與對外關係釋出新信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0-14
今次是習近平就任中國最高領導人職位以來第三次視察廣東。BBC認為,與前兩次南巡相比,這次他與中共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極其不同。
蔡英文放軟,台海格局也回不去了
作者:劉瀾昌2020-10-12
蔡英文放軟因為蓬佩奧更早放軟,可是「中線默契」台海的格局回不去了,如果說台獨進了一寸,那麼統一則是進了一尺。
施永青:中美惡鬥香港遭殃 經濟下滑港人如何逆境求生《灼見財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0-08
中美由競爭到敵對香港人被迫選擇立場,中原集團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施永青認為,美國要切斷與中國關係香港過去的功能受影響,中國靠內循環香港經濟發展將受損,年輕人需要去內地找新工種。
特朗普靠不住 拜登就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9-23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大選當前猛轟中國,刻意以中國議題打動選民,但《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梅耶斯認為,對於北京來說,若然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可能會為中國帶來更艱難、更複雜的挑戰。
美國出現危機 幫助中國復興
作者:陳文鴻2020-09-21
現任總統有權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有權動用軍隊,國會亦有權禁制。由此產生憲政危機,但不可能用法律解決,因為需時長久,不能即時制止特朗普的胡作妄為。
特朗普競選連任奇招迭出
作者:馮文正2020-09-15
特朗普是現任總統,掌握了某些主動權,同時他亦是一個詭計百出,好作驚人之舉的人,在10月內蓄意製造一些突發事件,爭取選票,扭轉暫時民調的劣勢亦極有可能,可用的手法亦不勝枚舉。
美國正處於死胡同,沒有出路
作者:陳文鴻2020-09-14
美國的絕路是政府與社會一手造成,怨不了別人,要走出絕路也不是不可能,一是把海外的軍隊和基地撤走,大削軍費,有如當年英國在蘇彝士以東地域撤出。
世界零售市場冠軍易主
作者:張建雄2020-09-07
美國只是一個大眾化市場,奢侈品只是頂層1%的玩意,且看此次疫情中,美國多家百年百貨服裝店都倒閉了,拯救計劃也沒有用。
黃錦輝教授:打壓爭奪TikTok是一場中美貿易代理人戰爭《灼見財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9-04
美國壓制TikTok,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只是中美貿易戰中的其中一場代理人戰爭,同樣香港他是扮演一個代理人的角色。一起聽聽黃教授怎樣分析美國禁制TikTok的另一個原因。
盧子健:沒有國際視野,如何管治「亞洲國際都會」?
作者:編輯精選2020-08-10
中共好幾代領導人,都明智地利用香港的國際地位為國家增值。但今天北京卻好像視這種地位為毒瘤,去之而後快。
牽華為一髮 動通訊界全身
作者:胡孟青2020-07-21
科技及金融戰固然是經濟戰的升級,金融戰是否已經開打及其影響,完全是難以預料,肯定殺傷力相當。至於科技戰,5G之外,華為受影響之後,美國已開始或計劃再向一批內地科技企業動手。
印度難與中國打硬仗
作者:葉劉淑儀2020-07-21
自從現任印度總理莫迪上任後,印度與中國日漸疏遠,所以這次不能再如2017 年的洞朗事件般,事後重新恢復友好關係。
中美經濟應否脫鈎?
作者:雷鼎鳴2020-07-13
美國要遏制中國的崛起,但又發覺自己也受制於中國的產品,唯有要考慮經濟上能否與中國脫鈎,即減少對中國的倚賴。
港股受惠維穩資金
作者:關焯照2020-07-10
雖然《港區國安法》最後在香港落實,然而,港股的反應卻出現異常,恒指不但沒有繼續下跌,反而在近兩個星期出現大量資金流入香港和內地A股忽然明顯轉強而出現急升,這種情況令不少投資者摸不着頭腦。
謝國樑:全年本地生產總值跌至負7%
作者:編輯精選2020-07-08
中銀香港經濟及政策研究顧問謝國樑表示,香港經濟正陷入深度衰退,他預期全年本地生產總值跌幅可能在特區政府所預測的負4-7%的高位。
袁彌昌:飄風不終朝──特朗普與香港風波的異常性
作者:編輯精選2020-07-01
因為特朗普因素出現致令各國聚焦香港,中美兩國同在香港使用國家級手段,繼而令香港成為美國的棋子,再進一步淪為中美角力場,最後導致北京須以「港區國安法」這徹頭徹尾屬國家級手段的辦法,來收拾這殘局。
中美在打金融戰嗎?
作者:莊太量2020-06-26
美國限制國民的退休金購買中資股票的權利,也收緊中資概念股當地上市。現在美國做了兩個動作,但可稱為金融戰嗎?
特朗普可以連任美國總統嗎?
作者:馮文正2020-06-10
今年以來,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下滑等事件,對其連任有何影響?也有不少分析,今天,我也趁熱鬧說一說。在今天這一刻,我個人覺得他可以連任,有三大理由。
總統大選年遇上經濟衰退,求連任者必敗 特朗普能擺脫詛咒嗎?
作者:朱雲漢2020-06-04
美國選舉將左右世界政局與中美關係的走向,但每逢經濟衰退的大選年,總統連任必失敗,特朗普能在病毒籠罩的選情中,擺脫詛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