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筆者每逢在新聞看見一些家長成功把孩子送到心儀的小一名校時喜極而泣,並說這是孩子人生成功的關鍵,我都不禁暗笑,如果世界是這樣簡單便好了。
以往,社會發展緩慢穩定,高等教育沒有定位問題,也就是在大致不變的社會中,放心研究如何辦得更好,如何管治。今天,社會變得很快,世界變得很快,就要想一想,香港的高等教育,往何處去?
香港DSE雖不至於歲月靜好,但相比之下,縱使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也沒有停辦過一屆,只取消了若干口試及曾延期舉行。入大學的一戰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穩定、透明與公平。
在漫畫影片裏,當所有的觀眾都以為摘星是靠考試或運動成就時,故事作者卻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提醒:德行勝於成績。當我們面對違背教育的價值,不應視若無睹。
不少學生隨父母移民去了英國,令到那些名校可以從其他學校發掘出一些優質學生,來填補移民去了英國的學生。我大膽講一句,插班生大多數比移民去了英國的學生優異,這就是狀元數目大升的原因。
家長為子女選校時,須緊記一個大原則,就是將合適的魚放在適當的水中,即是家長應選擇適合自己教學理念,以及真正能分憂的學校。
面試是學校取錄小一新生的重要一關,但從中只揀選口齒伶俐的小孩,或許淘汰未來社會精英。
真要追求的可能只是優越,縱使未必成功。平淡卻無須追求的,較準確地說應是忍受平淡,進而以平淡為樂。認真經歷過人生、嚐過失敗苦楚的,也許才能明白由夢想優越而最終甘於平淡的箇中滋昧。
「教育科研是做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這本來是不言而喻的,可現在不得不作為常識來強調。因為在現在一些的校長和老師眼中,教育科研似乎就是寫論文,所以誰寫得多誰的教研科研就搞得好。
英文好勝過一切?專業勝過一切?子女讀名校一定好?家長大都有一套個人的價值觀,但這些價值觀是否有益於學童,就見仁見智了。
只要多了解,就會知道名校絕對不只在港島區或九龍塘一帶,與其刻意搬到競爭最激烈的「傳統名校區」讓孩子拚個你死我活,不如將眼光開闊一點。
與筆者曾有相同小魚大塘經驗的名校薄弱生其實不少,不過,關鍵在於跌倒了會否懂得重新站起來?重拾自信?
何謂黃金一千日?當小孩出生後,如果在孩子0至3歲時培育足夠的神經元,那麼孩子3歲後,父母就會做少一些工夫。神經元足夠,記憶力和脾氣會變好,學習能力也快。
筆者從來不覺得所謂「神級名校」能夠將腐朽變神奇,因為如果學生表現不佳,早已被學校踢走,又怎會生存至中六考DSE呢?
今天升中放榜,有人歡喜有人愁,究竟進入一所心儀名校就是好事?明天中學文憑試放榜,DSE成績就代表一切?
現時小一分配學位方案爭議漸多,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世襲制度固然是其一,統一分區派位階段的校網劃分也造成「名校區」的誕生。
無論是高效或低效的學校,今天皆正面對着一個迅速萬變的社會,資訊轟炸的年代,不斷被外界鞭策,承受着不斷增加的高期望和挑戰。
日本文科最高峰的東大法學部畢業生的擇業傾向穩中有變。未來會否有更多畢業生選擇公務員以外更富挑戰性的新興產業或創業,對於人口開始減少、急需高生產率新產業支撐經濟增長的日本來說,是個重要課題。
我不是得戚、示威國際學校有多好,只想說在大仔踏進漢基國際學校、老師申明功課不應多於半小時開始,便一直衝擊着我,令我重新審視教育制度。
大部分名校家長已患上「名校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即被學校的名聲騎劫,不單不敢提異議,反而覺得學校不夠嚴格。
我先是自行觀察,自發研究;後來主動去圖書館找相關的資料。
請給予時間讓孩子年少時能憑自己自發積極的努力去壯自己,否則,日後家長成了老人家,孩子長大時就即是傷悲啊!
做家長的要子女走那條路,大家的想法都不同。但要明白的,走奢侈的求學路,子女得到的教育,硬件質素或許稍勝,但和教育成效和出路發展卻未必有關連。
香港的普及體育做得不錯,絕大部分的兒童和年輕人都有較多接觸體育和體能活動的機會。
教育過程充滿競爭,人人爭着升入名校,考試統治着學校的生活;大家關心的是成績分數;講究的是勤奮讀書。
教育下一代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亦要欣賞語言之美。
但相對成績或學校「品牌」下滑的顧慮,即使頂級名校,也不能坐以待斃了。
耳聞目睹的觀察經驗告訴我:家長首要考慮的是有意義的學習。
這種父母的矛盾便成為一場荒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