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07 2025 16:09:0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生活

瘋子自稱是豪傑──魚香茄子多寶魚
作者:李文基2025-04-05
侵侵隨口說的大小事務,出爾反爾是常態,信他一成都白癡!
見山記
作者:譚寶碩2025-04-05
不進入山中,不細心觀察,你永遠不知此山的真正面貌。不仔細觀察自己的抄經書法,便不知道自己內心的問題。不深入反觀自己,就不知道自己心中有什麼困擾,有煩惱也不知道從何解決。
夫妻乃神隊友
作者:羅乃萱2025-04-05
試想想,孩子終有一天會長大,會離開我們,最後就只剩下咱們倆。不早點培養神隊友的默契,將來怎辦?
基於認知科學的溝通本質與解決方案
作者:編輯精選2025-04-04
《為什麼對方總是聽不懂?》將從認知科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深入探討我們在溝通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剖析其本質並提出解決之道。
一瞥戰爭中的俄羅斯
作者:項明生2025-04-04
俄烏戰爭之後,西方全面制裁俄羅斯,所有郵輪都不去聖彼得堡了,連帶波羅的海航程也取消了,現在斯人獨憔悴,就全靠中國遊客了。
赫拉特的故事
作者:張信剛2025-04-03
香港與赫拉特其實已經有將近200年的淵源了。我下面介紹的這段歷史即使不能說是獨家報道,但也是我從沒在任何書籍中讀到過的故事。
清明雨送別三位朋友
作者:廖書蘭2025-04-03
在雲影波光中,想起相逢裏的點點滴滴⋯⋯
地震帶上的寶石帝國:緬甸的璀璨與苦難
作者:謝淑芬2025-04-02
緬甸寶石的旅程充滿傳奇,卻也寫滿殘酷。從地震帶深處的礦脈,到曼德勒喧囂的交易市場;它經歷戰火與天災,卻能華麗轉身,閃耀國際。
台灣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把握每一次相遇、每一個當下
作者:編輯精選2025-04-01
這個世界需要你、我、他,為孩子們付出。上人是許多人慧命的老師,而校長扮演學校的舵手,為學生打造學習環境,引導孩子閱讀,成為未來人才。
花非花
作者:常霖法師2025-04-01
學佛禪修其實是一件簡單但卻不太容易的事,以前自己都是千方百計想要找到方法,近年才發覺只要老老實實修行便好了,重點始終是要去做,才能真正體驗得到它的大益處。
東華三院慶祝創院155周年 傳遞行善精神
作者:編輯精選2025-03-31
東華三院155周年誌慶以「行善無界限」為主題,推出全新企業宣傳片《東華三院伴你成長》及院歌《源遠的歌》,回顧歷史,展現其與香港市民一起成長的歷程,並藉多元活動凝聚社區,推廣關愛精神。
兩餸飯前途無限─南乳炆茄子墨魚丸白鱔
作者:李文基2025-03-29
白鱔墨魚丸炆茄子,鑊氣十足!南乳調味,鹹香惹味。煎香白鱔,加入墨魚丸、茄子及南乳汁炆煮,最後點綴蔥芹芫荽,簡單快捷,美味佳餚輕鬆上桌!
依附的迷霧
作者:羅乃萱2025-03-29
依附理論探討親密關係中的行為模式,分為安全、逃避、焦慮和紊亂四種。找出自己的依附類型,有助於改善人際關係。
百步穿楊的故事
作者:譚寶碩2025-03-29
李廣苦練箭術,終成一代名將。學藝先明志,練技先練心,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在煩囂浮躁的時代,修養自己內心的專注和寧靜。昨天已過去,明天尚未到來,專注於今天,努力在當下吧。
快速通關
作者:王文華2025-03-28
人生是一個遊樂場,大人也在各個「遊樂設施」之間排隊。活一遭的目的不是「快速通關」,甚至不是「通關」。孩子要進入的遊樂場,比我去過的複雜。我無法教他怎麼玩,只能陪他玩一次。
利人便是利己
作者:常霖法師2025-03-25
懂得與人分享的人,才有機會獲得真正的快樂。其實禪修也是同樣道理,跟大眾一起共修,學習在人際關係上互相磨合,往往比一個人躲起來獨修效果更好。
盧詞國魂露均沾
作者:劉銳紹2025-03-24
我的第一本書,就是盧沾替我寫序的。至今,在我已完成的著作中,這是唯一我邀請朋友替我寫的序。他在序中還對我輾轉勉勵,寫道:「我知他是個實幹派,不似我,我間中開玩笑,有些事明知不可為也要說個飽,似乎說說也快樂。劉銳紹是說過便幹的。」
美好 無處不在
作者:羅乃萱2025-03-22
其實幸福,就隱藏日常生活的點滴中。當我們睜大眼睛,留意周圍的人事物,自然會發現,美好,無處不在。
大嘴巴──蜆仔生菜包
作者:李文基2025-03-22
早早把中國視為眼中釘的侵侵,想盡辦法圍搗在急速發展科技的中國人,想把美國第一那塊殘舊招牌再翻新,但在一個空心、自大的國度上,只靠到處亂揮倍增不合理的關税木棒,美國很快就會自吃其果。
花與盆
作者:譚寶碩2025-03-22
破陶缸裏栽種的老黃楊盆栽「真價值無須裝飾」,而非外表的光鮮亮麗。簡樸的東西同樣能展現永恆之美。人生若能知足,便能自在從容。
啟德被揼波鐘的深層次矛盾
作者:徐家健2025-03-22
啟德體育園的「趕客風波」揭示承辦商KTSPL與營運商ASM Global權責不清。政府雖有監察KTSPL表現的機制,但缺乏直接追究ASM Global的途徑。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回應此事,僅強調觀察及行動,未能釋除公眾疑慮。
修改自己的「原始碼」
作者:王文華2025-03-21
從他人悔恨中學習,及早修正自己的人生「原始碼」。比爾.蓋茨回憶錄《原始碼》探討人生歷程,對往事感到懊悔。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傷健共融音樂會
作者:編輯精選2025-03-20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傷健共融音樂會圓滿結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強調,社會應攜手關愛殘疾人士,政府已設立「殘疾人士藝術發展基金」,支持殘疾人士參與藝術活動,撥款總額達9500萬港元。
三成七
作者:王文華2025-03-20
誰說努力就可以贏?從小到大,社會和我們都不容許自己輸。那不妨跟我看一場球,從棒球裏發現:一生成功,不需要每一件事都成功,甚至可以大多數的事都失敗。留名青史的成功人生,只需要三成七的打擊率。
照顧者錦囊公開 專家分享10大實用建議
作者:編輯精選2025-03-19
「照顧者關懷日」旨在為照顧者提供必要的支援與資源,現場設攤位、講座,提供法律、醫療、社福資訊,並分享照顧技巧,精神健康資訊匯呼籲各界持續關注照顧者需求。
藍色寶石新經典:坦桑石與藍尖晶石
作者:謝淑芬2025-03-19
藍尖晶石與坦桑石的崛起,滿足了珠寶界對新材料的探索,並讓珠寶設計取得更大的發揮空間。在可見的未來,它們勢必繼續在珠寶世界的舞台綻放光芒,創造新經典。
易學家侯天同:香港面臨哪雙毒危機? 諾如病毒會否爆發疫情? 春分後社會要小心哪一件事?
作者:編輯精選2025-03-18
香港面臨雙毒危機?諾如病毒會否爆發疫情?春分後社會要小心一件事?一起聽聽易學家侯天同的分析。
因緣和合
作者:常霖法師2025-03-18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都有學習和進步的機會,除了盡力克服困難之外,遇到善緣的協助也相當重要。
憶科大創校校長 科教灣區先行者
作者:雷鼎鳴2025-03-17
家瑋是大灣區這概念的第一人。30多年前我每到他辦公室,都會見到一張巨型大灣區地圖,他每每滔滔不絕地論述這地區應如何發展,香港應如何配合等。據陳繁昌校長的考證,1997年科大畢業典禮中家瑋的演說便是以此為主題。當年沒有多少人明白大灣區的重要性,但這更顯出真正的先行者的眼光。
慷慨的感染力
作者:羅乃萱2025-03-15
慷慨能讓世界更好,並非指金錢,而是關心、溝通、分享知識、連結、款待和創造等六個面向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