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我們平日愛八卦新聞、愛探討人家家事等各種是非,不就是像偷聽嗎?我們還邊說邊評論,口沫橫飛,誰對誰錯,儼然一位判官,我們難道認為所知道的零碎、片面事實,可以讓我們作出判決嗎?
由畢業到現在,潘燦良演繹過無數角色,他的生命彷彿已跟戲劇融為一體。「在我的人生中,絕對有戲劇。我不敢想像沒有了戲劇,會怎麼辦?生命有了戲劇,多了一份樂趣,令我的生活更為愉快。」
作者期盼大家能以歌劇《林徽因》與《射鵰英雄傳》作一對照;當發覺兩者相應之處後,大家必然會認同庚戌子的結論:金庸心目中的神仙俠侶,就是梁思成和林徽因。
適逢葉問宗師逝世50周年,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研究團隊與詠春體育會合作,於11月8日至19日舉行「穿梭半世紀」詠春展覽,供市民可預約免費入場參觀。
作為如此多高等學府所選用的校訓與院訓,「博學篤行」表明了學以致用的重要性,以及世人對實踐所學的重視。一句校訓,連結了校內與校外,難怪獲得了這麼多辦學者的歡心,可謂實至名歸!
我們需要海洋文化與嶺南文化作為大灣區發展的催化劑,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共同體的軸心,助其躋身成為世界4大灣區的一份子。
有位師傅直言,他不太相信自己的出品真的能送達天國,但他仍畢生致力紮作,希望能為相信的生者帶來一絲安慰。製作、出售、焚燒紙紮祭品均充滿着愛與奉獻。
「奇」在現代漢語共同語裏只是「語素」,但在古代漢語裏就像粵語一樣,是可以自由運用,可以充當「謂語」的「詞」。
古人詠「月」的詩句真俯拾即是。或白描,或比喻,或託興,都寫得如此優美動人。
總的來說,錢鍾書對於建構理論體系毫無興趣,且心存懷疑;對於《文心雕龍》,既有肯定和表揚,也有不認同和不滿意之處。而他的自我定位,只是限於評點和批評,而不是取而代之,寫出另外一本《文心雕龍》式的著作。
往事令人回味,捱窮的日子特別讓人牽腸掛肚。如果你想一次過體驗昔日甜酸苦辣的徙置區生活,不妨到石硤尾美荷樓生活館參觀,肯定回味無窮。
人類科技上可能已超越上個世紀好多倍,可是人性方面卻依然停留在2000多年前的部族式互相殲滅。甄拔濤想說的,正中我心意,所以特別喜歡這個劇本,希望下次很快可以在香港再次演出。
如果錢鍾書真是「現代的文心雕龍主義者」,也是「古典意義的評點家,或者是現代意義的批評家」,那他爲什麽不寫出一本類似《文心雕龍》的評論著作呢?
聶赫留朵夫有過心理掙扎,但是最終勇敢地承擔起責任,以道德完善實現人心的復活,這絕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為。
香港藝術家或生於斯,或長於斯,或居於斯,以香江為故鄉,自然感覺香江的月亮份外明亮,對香江的熱愛也份外深厚。杜甫「月是故鄉明」一句可謂道盡歷朝千萬人心!
1922年10月,京劇一代宗師梅蘭芳率領130人戲班,從北京經大連、上海,10月15日抵達香港。那是梅老闆自1919年首訪日本以來,首次在境外演出。
大學除了校訓以外,究竟期待學生發展出怎樣的品德,高瞻遠矚的指示文字必不可缺。
古人在寫文章的時候已經考慮到文字的音樂特性,而且考科舉試時,如胸中沒有萬篇文章,哪能金榜題名?文章自然短小而易背,才能記得夠多,篇章讀起來鏗鏘有聲,才能記得深記得牢。
原來古文獻中,可以證明「子」在古代與今日粵語相同,可以兼男女而言的。
這樣的妙人妙文,誰見了都少不了幾分喜歡,無怪乎「愛林泉」的影迷會會員對偶像會愛得如泉之湧,23年來,一步一趨,不離不棄,林青霞在他們心中定是「天下掉下的林姐姐」。
「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於世者,多喜自放於山巔水涯之外……而寫人情之難啟,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歐陽修)
《始得西山宴遊記》是唐代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期的作品,屬於《永州八記》中的其中一篇。這是我中學時期的會考課文,時隔近30年,我近年才愈發體會到其中的滋味和境界。
傳統琴道不以「他娛」為表演意圖,而以「自娛」養生之修行為主旨。道家將修道和養生看作一體,修煉過程即為養生,而操琴亦為修道。
電影《東西》以也斯在瑞士蘇黎世坐車登山,揭開了「序幕」。接着是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受訪者──鍾玲、葉輝、梁文道、顧彬、四方田犬彥……每人一段獨有的話語,就像一塊塊的拼圖,拼湊出也斯的世界。
大灣區的創意工業目前最需要的,正是一個適切的渠道展現其豐富潛能。當大灣區其他城市加強與香港合作,共同推廣比疫情前更緊密的文化交流,中國的創新藝術作品定能提高競爭力,成為國際藝術市場的焦點。
黃柳霜是荷李活第一位華裔女星,今年剛好是她擔當女主角100周年,她一生演出超過60部電影,橫跨默片與第一部彩色電影的時代,也是首位在電視劇中演出主角的亞裔演員。
《流浪地球2》正在開拍中,《明日戰記》也鐵定會有續集,我國科幻文學起步雖遲,但如果他朝有日,我國真係有膽量把《三體》電影化(荷里活也未敢開拍),肯定將會是電影上的另一個科幻經典!
瘂弦說葉嘉瑩是「穿裙子的士」(她的先生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因「思想問題」被關了起來):「以儒家的標準來說,是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她都做到了。」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實為本地公眾就自身文化追本溯源的橋樑。
許多人對於孔子如何教導自己的親兒深感興趣。《論語》的〈季氏篇〉第13章就有一次十分有趣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