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踏莎行.泉州廈門長汀
作者:張楨2023-09-06
清粼鷺島,茵茵碧草,澎湖澄波桑煙嫋。
杜若鴻:情繫西子湖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05
處此人間天堂,欲辯已忘言!難怪盛唐以後,文人墨客,幾乎都和這一泓碧水繫上了不解之緣,其豐富的審美意蘊,彷彿承載着數千年中國山水文化的記憶。
小提琴巨擘訪華百年紀
作者:周光蓁2023-09-05
小提琴大師弗里茨·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在京滬曾留下琴音,筆者在夏威夷大學念研究院時,在舊書店買了一本他首肯的傳記,裏面詳述1923年來華演出。
簡約含蓄 莊重典雅──宋代官窯瓷器的特色
作者:李大齊2023-09-05
很多朋友以為官窯,即皇家興辦的瓷廠,是明、清時期才有的。其實早於宋代,已有由國家出資興建,派官員參與行政管理的官辦瓷廠。宋代官窯是五大名窯之一,藝術成就非常之高。
方濟各在蒙古主持彌撒 邀湯漢及周守仁站身旁 向中國人民釋善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04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正在蒙古國訪問,周日(3日)在烏蘭巴托主持最後派遣彌撒。此前,在啟程前往蒙古的專機上,教宗在途經中國領空時,向國家主席習近平發電報,對中國人民傳達祝福。
台灣人會是南島後人嗎?
作者:張建雄2023-09-04
台灣有些人吹噓,台灣人父親來自閩粵,而母親則是平埔族原住民,既是附會,亦是謊言。
梁朝偉獲頒終身成就金獅獎 威尼斯影展華人演員首獲殊榮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03
香港影星梁朝偉獲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金獅獎,是首位獲得這個獎項的華人演員。他主演的多部電影,均曾奪得不同的電影獎項。
陳寅恪研究楊貴妃入宮時是不是處女有何深意?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02
值得注意的是,陳寅恪決非無聊下流之輩,也不是什麼「考據癖」、也沒有什麼「處女情結」,他研究楊玉環的處女問題,是為了論證唐朝的婚禮制度、李唐皇室的血統家風諸問題。
猛與番鬼的粵語故事
作者:黃氏2023-09-02
粵語有「猛」、「番鬼」兩個詞語,背後是什麼意思?古代又是如何運用的?
躺平的最高境界
作者:龐驚濤2023-09-01
錢先生論蜀中三李之忠州李士棻,特賞其「完事向衰無藥起,一身放倒聽花埋」一聯,當為「躺平」之至高境界。
閃亮人生
作者:黃珍妮2023-09-01
我們知道的法國只限於古老的19世紀巴黎,卻不知道在巴黎外圍一個又一個公屋區,住了這群非洲來的移民,過着丁點兒不像法國的生活。法國人何時才嘗試融合兩個文化?
家在落雲鳴泉邊
作者:郭一鳴2023-09-01
關於揭陽,在本港潮籍人士以外,特別是外省的族群,知名度可能不及潮州和汕頭。其實揭陽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潮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文化底蘊非常深厚。
唱好香港之我見
作者:馮文正2023-09-01
我覺得學者們,教育界應該更深入去了解「甚麼是香港文化?」然後才可以擇優傳承,繼續說好香港。
六七的左派家庭和中國經驗──嚴浩、鮑起靜對談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30
鮑起靜和嚴浩同一左派學校出生,是六七暴動的當事人。他們與父母兄弟姊妹是如何相處的?他們回大陸探親,又看到怎樣的中國?
有福相建
作者:張楨2023-08-30
碧岸清風渡廈門,燕園別後又逢春。
似是故人來
作者:沈言2023-08-30
資深多媒體創作人司徒衛鏞新書《似是故人來》以17位已故香港流行文化代表人物為主軸,從演員、歌者、導演、填詞人、廣告人,到作家、畫家、音樂家、娛樂鉅子等,憶舊日往事,致敬香港流行文化的光輝歲月。
流行歌手王菀之管弦樂新作品世界首演:一堂愉悅而莊嚴的音樂教育課
作者:傅瑰琦2023-08-30
王菀之與港樂合作的演奏會,帶出一個重要的訊息,就是流行曲的本來面目,其實亦是源自古典音樂的基礎。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當晚的聽眾,相比於近年在古典音樂會中,竟然有修養有尊重。
《羅剎海市》背後的流量現象
作者:葉德平2023-08-29
事實上,流量帶的更多是只是一種瞬時性「快感」。這種快感缺乏理智的思考,也沒有經過邏輯的判斷。流量時代下同質化價值觀其實並不是網民真正需要的美。
科技創新和文化藝術有什麼關係呢?
作者:李大齊2023-08-29
第三代互聯網,之於藝術文化產業有什麼作用呢?區塊鏈相關技術對收藏家又有什麼好處呢?筆者覺得這些改變還是正面的,大家都需要認識。
兒童交響樂團載譽歸來的匯報
作者:周光蓁2023-08-29
香港兒童交響樂團演得有板有眼,弦樂和木管都表現良好,定音鼓也精準,只是圓號稍為緊張,但全團在節奏與全奏掌握得宜,我等亦為小小音樂文化大使們鼓掌鼓勵。
與動物共融
作者:潘銘基2023-08-29
在中大校園裏,我們的生活各適其適,人與動物互不干擾,即使意欲干擾,也是徒然。以天地之大,人之渺小,如同塵埃。
百年一脈此中尋 ──訪甲骨學傳人何彥均博士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29
殷人尚鬼神,每事皆卜問,商王室不管征戰、風雨、疾厄等,都要祈求神明指示。而這些刻在甲骨上的卜辭,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文字。到底它如何見證漢字的演變?又如何反映三千年前上至天文,下至農耕、曆法、醫學等等?
粵語解密:顧家、滴惜
作者:黃氏2023-08-29
「顧家」和「滴惜」兩詞在粵語中有着什麼意思?
踐行「鄉·港連心計劃」冀魯旅港同鄉會攜多團體舉辦弘揚中華文化宣講活動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28
為響應香港民政事務署的「鄉·港連心計劃」,冀魯旅港同鄉會於8月20日下午舉辦了一場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動,通過線下與線上結合的方式,並邀請國內知名國學經典老師文運先生擔任主講嘉賓。
AI 會懂得愛嗎?
作者:楊佩珊2023-08-28
人工智能正急促發展,人類視人工智能為彰顯人類智慧成功的里程碑。在日常生活努力利用人工智能幫助人類工作,但卻不知不覺地取代着自己。筆者從大導演史提芬史匹堡的作品《人工智能》中探討人工智能與愛。
青松觀長廊的兩副楹聯
作者:招祥麒2023-08-26
青松觀長廊依庭園而建,漫步其間,別有天地。其間內外楹柱上滿掛對聯,徘徊細賞,契合撰者的神思,是躍動,是起伏,是靜穆,而一歸於自然,實在妙哉。
宋人沒有花生吃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26
花生乃是外來物種,迄至明朝方從美洲傳入中國。開封有一種馳名小吃叫「花生糕」,有的商家為廣招徠,遂在包裝盒上印了「大宋宮廷御膳」六個大字。毫無疑問,這是違背史實的。
一吻巴黎 La Delicatesse
作者:黃珍妮2023-08-25
當時是法國最紅的女星了,為何肯拍年輕剛出道的David Foenkinos自己又寫又導演的電影?
香港天籟敦煌樂團 大灣區巡演好評載譽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25
香港天籟敦煌樂團於大灣區內舉行音樂巡演,是次音樂會的所有曲目均屬香港本地原創,以敦煌洞窟的壁畫和塑像、故宮的文物和建築,和其他中華傳統文化元素或故事為靈感創作而成。
詩詞伴我四川行
作者:廖書蘭2023-08-25
我們乘船遊長江三峽,一起朗誦唐詩宋詞,神遊司馬相如、元稹、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李清照、辛棄疾、陸游、楊慎等詩人的意境,真是人生一大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