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和資訊泛濫的新時代,傳統的表達方式能否延續?究竟被何種形式所取替?是含蓄隱匿,還是開口見喉;是耐心品味,還是囫圇瀏覽;是專注創作,還是泛濫自拍;效果是轉化升華,還是依然淺薄焦慮,值得深思。
在西方和南亞文化中,瘦馬分別代表着死亡及修煉,均涉及永生和來世。這與着眼現世、迴避生死的中國文化很是不同。故此,瘦馬形象之隱喻,也就與現實人生密切相關,是諸般心境的隱喻,也是人們心靈和情感寄托之所在。
我不是因為中文好而加入中文學會,是入會之後,才自以為中文已漸漸變好。
到底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中(西方、印度和中國),瘦馬被予以何種形象和象徵?有何不同?涵義何在?又能夠給我們什麼啟示?弄清楚這些問題,好處甚多,最起碼也能夠開拓眼界,增添逛博物館的樂趣。
透過碗窑地區考察,可以認識大埔墟市與新界氏族社會的發展,瓷土開採與陶瓷燒製的過程,以及青花瓷入門與鑑賞。
新界地域是英國與中國的中間地帶,既不完全屬於英國,宗祖國也不干預,因而天然的保留了中國的宗法制度、氏族社會和傳統習俗文化。
近30年,新興的亞洲足球強國當數日韓,在世界足球排行榜上,穩守且不斷向上。而咱們的中國,卻是連年欲振乏力,已淪為亞洲二線球隊。
北宋是一個崇文抑武的朝代,文人士大夫深受釋道哲學的影響,崇尚自然簡約,風格簡約,唯美就是它的特色。
《田家炳先生的故事》於2021年出版,分為家風篇、處世篇、事業篇及善行篇,共收錄59則故事,內容情理兼備,既發人深省、亦溫馨感人。
青山禪院是香港三大古寺之一,歷史悠久。佛教文化氛圍濃厚,寺內牌匾與懸掛的楹聯句式巧妙,用意不凡。
動輒站在道德高地,以聖人角度來看知識分子,那麽實在沒有幾個能夠過關,包括自己。在人文學科江河日下,淪爲邊緣之際,知識分子在評論及批判前輩學人時,分寸該如何拿捏,輕重該如何衡量,真是一點也不容易。
前清太史賴際熙和兒子賴恬昌,畢生致力傳揚中華文化,父子在不同年代走着差不多的路,肩負近似的使命,成為香港文壇佳話。
城市發展日新月異,汕頭市老市區卻保留着一片大規模民國建築群──汕頭小公園。西式的騎樓建築融合中式的亭台樓閣,見證了老汕頭的發展與變遷,也是汕頭遊子心中深刻的家鄉記憶。
大學生正處於對知識最為渴求的人生階段,有疑則問,遇事便爭取,不要輕易放過眼前的一切。那麼,新常態下對於缺席課堂的反應,也代表着大學生對「求學」二字的執着。
由香港中文大學及國際古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利用尖端的鐳射成像技術,終於發現了支撐古代飛行恐龍撲翼的軟組織,進一步驗證了科學界對早期飛行狀態的假設。
歌劇《林徽因》已於2019年在新加坡上演,主事單位亦有計劃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該劇。庚戌子此刻仍不知何時會夢想成真,在香港,這個金庸60多年前已為林徽因作傳的地方,欣賞到這齣歌劇。
Peggy是香港60、70年代無人不識的婦女Icon,非常摩登。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不想Peggy姐姐成為無名英雄,故此,今次把她的一生故事寫下來,讓香港的女性向她致敬。
適逢葉問宗師逝世50周年,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研究團隊與詠春體育會合作,於11月8日至19日舉行「穿梭半世紀」詠春展覽,供市民可預約免費入場參觀。
有位師傅直言,他不太相信自己的出品真的能送達天國,但他仍畢生致力紮作,希望能為相信的生者帶來一絲安慰。製作、出售、焚燒紙紮祭品均充滿着愛與奉獻。
往事令人回味,捱窮的日子特別讓人牽腸掛肚。如果你想一次過體驗昔日甜酸苦辣的徙置區生活,不妨到石硤尾美荷樓生活館參觀,肯定回味無窮。
1922年10月,京劇一代宗師梅蘭芳率領130人戲班,從北京經大連、上海,10月15日抵達香港。那是梅老闆自1919年首訪日本以來,首次在境外演出。
大學除了校訓以外,究竟期待學生發展出怎樣的品德,高瞻遠矚的指示文字必不可缺。
黃柳霜是荷李活第一位華裔女星,今年剛好是她擔當女主角100周年,她一生演出超過60部電影,橫跨默片與第一部彩色電影的時代,也是首位在電視劇中演出主角的亞裔演員。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實為本地公眾就自身文化追本溯源的橋樑。
許多人對於孔子如何教導自己的親兒深感興趣。《論語》的〈季氏篇〉第13章就有一次十分有趣的記錄。
我相信無論香港題材、敦煌、故宮,以至香港藏藝術品,都值得Art-tech沉浸一番,再藉這機會深入培養香港Art-tech敏銳度。在元宇宙說得震天價響的「夢幻天視」時代,或許仍是值得一試吧?
由於香港總部之風水旺七運,所以滙豐在國際搞銀行一路都不太賺錢,都是香港賺錢補貼其他生意,這是因為世界各地都會偏幫本地銀行。
文種何以無罪而見誅呢?筆者認為有兩原因。文種能力太厲害,全國在文種主導下迅速強大,聲望威脅越王,反映勾踐可有可無。其次文種楚國人,一旦投楚,將成大患,故無罪而誅。
在漫長的雙程路上,古先生不懈的尋路、反思和自我調整,始終將人類命運和文化傳承作爲終極關懷,將之放在自我之前;他的眼光,總是關注遠大問題,對自己腳底下的那片小地盤,他既不留意,也不介懷,更勿論汲汲經營。
流行於50、60年代的香港「三毫子小說」,沉寂一段長時間後,近日再度在文化圈掀起熱潮,繼中文大學舉辦講座之後,教育大學又出版了研究三毫子小說的專書,真的是漪歟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