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花開」佛教書畫展於12月8日開幕,以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和歷時2年多的寶蓮禪寺天壇大佛維修工程與長樓梯改善美化工程完成。
當君子的特質展現在企業家身上時,他們會比社會企業家更懂得經營企業,會比良心企業家更能發揮社會責任。他們利人、利他、利天下,求人和、世和、心和。在筆者高希均眼裏,鄭崇華便是這樣一位君子企業家。
三代同堂矢志藝術的似乎不多,有機會能夠三代同場展出的藝術作品,不單在國內或香港都是少見的。
30年來,王運豐先生為媒體行業做過的貢獻大家有目共睹。從報紙媒體到電子媒體再轉戰保險業界創辦卓越巔峰團隊,他明智,善良,從容,從不曾被時代裹挾,而是一直走在時代的身前。
插花藝術在中國源遠流長,早於隋唐之前已經開始萌芽。由於魏晉南北朝佛教傳入中國,佛前供花的形式被定下來,自此供佛獻花成為一種虔誠的宗教表達方式。宋人當年用什麼瓷器作為花器呢?
劉小康從事設計工作,已長達40年,他說:「一個成功的設計師,一定不可以只喜歡設計,要喜歡設計以外的東西,例如喜歡音樂,可以用設計去表現音樂……這樣的設計,才有價值!」
胡燕青憑藉文學家的敏銳觀察力,加上細緻的畫功,述說日常生活中令她觸動的種種細節及故事,愛好藝術人士不容錯過,讓你細味文人的詩情畫意。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國際知名指揮家兼作曲家麥家樂特別創作了融合古今、東西方元素的《孔子傳》,這齣以西方藝術體裁講述中國古代教育家故事的五幕歌劇已於11月22日假香港大會堂音樂廳順利首演。
新冠肺炎疫情下,本港音樂會活動豐富。歌劇、合唱團、交響樂團等活動陸續於香港各大劇院演出,香江多元的音樂文化令人沉醉。
幾百年來,成化皇帝萬貴妃鬥彩雞缸杯,都是收藏家們常常談論的話題,故事撲朔迷離。希望大家看過我這篇文章後有一個更好的認識!
在人工智能和資訊泛濫的新時代,傳統的表達方式能否延續?究竟被何種形式所取替?是含蓄隱匿,還是開口見喉;是耐心品味,還是囫圇瀏覽;是專注創作,還是泛濫自拍;效果是轉化升華,還是依然淺薄焦慮,值得深思。
在西方和南亞文化中,瘦馬分別代表着死亡及修煉,均涉及永生和來世。這與着眼現世、迴避生死的中國文化很是不同。故此,瘦馬形象之隱喻,也就與現實人生密切相關,是諸般心境的隱喻,也是人們心靈和情感寄托之所在。
「香港人對音樂的接受能力很高,不賴;但是,大部分人仍缺乏對聲音以至音樂的聯想能力。當聽到音樂,我們應該根據生命的體會,編織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這是Stephen對音樂的體會。
到底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中(西方、印度和中國),瘦馬被予以何種形象和象徵?有何不同?涵義何在?又能夠給我們什麼啟示?弄清楚這些問題,好處甚多,最起碼也能夠開拓眼界,增添逛博物館的樂趣。
鄉民稱安徽花鼓燈活動為「玩燈」,而參與者為「玩燈人」。玩燈人中男角統稱「鼓架子」,而女角統稱「蘭花」。鼓架子頭扎頭巾,上身穿對襟小掛,下身穿長褲配腰帶。
書法是藝術,蘊含豐富的華夏文化,有儒家的平和中正、道家的飄逸逍遙、佛家的空靈自在。
青山禪院是香港三大古寺之一,歷史悠久。佛教文化氛圍濃厚,寺內牌匾與懸掛的楹聯句式巧妙,用意不凡。
城市發展日新月異,汕頭市老市區卻保留着一片大規模民國建築群──汕頭小公園。西式的騎樓建築融合中式的亭台樓閣,見證了老汕頭的發展與變遷,也是汕頭遊子心中深刻的家鄉記憶。
居港逾一個甲子的爵士樂大師東尼·卡比奧(Tony Carpio)上月辭世,音樂界無不惋惜。
由畢業到現在,潘燦良演繹過無數角色,他的生命彷彿已跟戲劇融為一體。「在我的人生中,絕對有戲劇。我不敢想像沒有了戲劇,會怎麼辦?生命有了戲劇,多了一份樂趣,令我的生活更為愉快。」
有位師傅直言,他不太相信自己的出品真的能送達天國,但他仍畢生致力紮作,希望能為相信的生者帶來一絲安慰。製作、出售、焚燒紙紮祭品均充滿着愛與奉獻。
香港藝術家或生於斯,或長於斯,或居於斯,以香江為故鄉,自然感覺香江的月亮份外明亮,對香江的熱愛也份外深厚。杜甫「月是故鄉明」一句可謂道盡歷朝千萬人心!
傳統琴道不以「他娛」為表演意圖,而以「自娛」養生之修行為主旨。道家將修道和養生看作一體,修煉過程即為養生,而操琴亦為修道。
大灣區的創意工業目前最需要的,正是一個適切的渠道展現其豐富潛能。當大灣區其他城市加強與香港合作,共同推廣比疫情前更緊密的文化交流,中國的創新藝術作品定能提高競爭力,成為國際藝術市場的焦點。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實為本地公眾就自身文化追本溯源的橋樑。
我相信無論香港題材、敦煌、故宮,以至香港藏藝術品,都值得Art-tech沉浸一番,再藉這機會深入培養香港Art-tech敏銳度。在元宇宙說得震天價響的「夢幻天視」時代,或許仍是值得一試吧?
盡得風流,深透粵樂三昧,是余其偉粵樂人生的寫照。如果有機會能夠欣賞到他和眾子弟的演奏,實在是觀眾的耳福。
熊海,是國際知名的香港畫家,作品獲中國美術館、英國大英博物館等收藏。他認為,藝術,需要破繭,香港便是破繭後的飛蛾!
為紀念梁祝面世60周年,香港青年音樂協會特籌劃何占豪作品音樂會,將於2022年11月5日(星期六)假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出。《梁祝》作曲家何占豪透過視像接受專訪,暢談創作心路歷程與近期生活。
何占豪作品音樂會將於11月5日(星期六)假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