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的全球化的確不盡完美,而且這種由大國資本主導的全球化出現不少問題,在這個制度下,國際貿易也不見得自由和公平。發展中國家的公民社會早喊出符合人民利益的另類全球化,但從沒有否定全球化。

美國政商界瀰漫對特朗普政策的焦慮。企業家們憂心關稅戰、經濟衰退,甚至國家安全,對其「美國優先」政策及親俄立場深感不安。

特朗普喊話要讓加拿大成美國第51州,引發加國反美浪潮。作者以自身在加拿大13年經驗分析,認為特朗普慣用談判技巧:誇大問題、煽動對立、爭取小勝、誇大戰果。加拿大併入美國可能性低,因歷史、文化及制度差異,多數加國民眾傾向維持獨立。即使特朗普施壓,改變現狀可能性微。

何國良指回顧特朗普首個任期向中國開徵關稅,是要迫使中國埋枱與美商討貿易協議,預期加墨兩國最終會讓步,實際稅率會低於25%。

丹麥出售格陵蘭,在現今政治局勢中是不可能的。格陵蘭如果成為獨立國家、擁有自主權,可以自主決定各種資源的運用,而且可以跟美國討價還價;唯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被美國控制則在所難免。

19世紀時美國人民普遍的信念,就是他們擁有統一北美國大陸的「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在此歷史背景下,特朗普突然宣布其吞併格陵蘭甚至加拿大的野心,就不應叫人意外。

不得不說,無論你多恨Trump,從其要兼併加拿大、格陵蘭、巴拿馬運河,足證此人精過鬼。三者都是人少、資源多的戰略重地。

特朗普揚言收回巴拿馬運河、購買格陵蘭、併吞加拿大,突顯美國霸權。弱國巴拿馬恐難招架運河爭議,格陵蘭則因北極航道及資源遭覬覦。加拿大雖與美國經濟緊密,卻面臨併吞威脅,或因稅率及安全誘因。美國意圖減緩衰落,但併吞效益有限,且中國崛起勢不可擋。

特朗普欲擴大美國版圖 是門羅主義升級版? 中國GDP佔美國超過一半,特朗普在中美峰會前想拿到什麼籌碼? 一起聽聽投資人譚新強的分析。

美國因為相信不少國家都要倚賴她,遂把此當成武器,誰不聽她,她便發動貿易戰逼別國就範,但她似乎不明白,自己也要倚賴別國,她們一樣也可發動反擊。

杜魯多請辭總理,學者趙雨樂認為突顯美國盟友代價高昂,加拿大難以短期內另闢蹊徑。

錙銖必較的特朗普,出言威脅不行,除了加徵關稅,是否會採取軍事行動完成「令美國再次強大」的宏願,則需要密切關注。

特朗普向加拿大、墨西哥開刀 或有更深層意義? 美國為何不可能重回製造業黃金歲月?一起聽聽譚新強的分析。

不論南美或北美,地方景色宜人,諸國各有歷史文化,是不錯的旅遊資源,但社會發展卻存有不少問題。未來教育或需要讓學生能夠有機會去認識拉丁美洲,或其他地方的社會和它們的歷史文化。

路易斯湖是洛基山脈中的一個冰川湖,湖面海拔1750米,湖表面積0.8平方公里,有「洛基山藍寶石」之稱,是加拿大最負盛名的風景勝地之一。

說一生有多麼長,回想起來不過瞬間,就都過去了。第一次到台灣,夜訪瘂弦,第一次見詩人和他的妻子橋,像是昨天的事,原來已是半個世紀前的見面了。

這兩個故事主人公,一個中年,一個青年,都是近10多年從中國內地到加拿大的移民。他們與唐人街老一代華僑的故事有一個共同點,即展現了中國人勤奮、拼搏和善於尋找商機的特質。

投資公司總監譚新強上周三出席美國一場CEO峰會,大部分CEO認為美國經濟雖在放緩,但仍非常健康和將做到「軟着陸」,而80%認為賀錦麗將贏出!一起聽聽他的分享。

大部分CEO認為美國經濟雖在放緩,但仍非常健康和將做到「軟着陸」, 80% 以上認為美聯儲只需減息25點子,但結果減了50點子,馬上遭特朗普指控鮑威爾偏幫賀錦麗。

在西方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威脅」的情況下,加拿大政府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的計劃,已經獲得了當地汽車產業持份者的初步支持。儘管如此,雙贏的局面將是加拿大和中國之間的妥協。

印加外交風波,令整個西方陣營及印度處於尷尬境地,這原本給予中國一個挑撥離間印度與西方關係的絕好機會,但可惜近日中國對印度的態度也日趨強硬,最新的中國標準地圖更引發出新的一輪外交風波。

加拿大環境與氣候變化部長吉爾博特,將出席8月28日至30日舉行的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CCICED)一連3天的年度會議。觀察人士相信,吉爾博特此行訪華,也可能是一次「破冰」之旅。

加拿大聯邦政府移民部公布新法規,加大放寬讓港人移民加國,這是筆者居加近半個世紀以來,所見的第三次大力放寬移民。是次放寬移民的法規,筆者估計應可維持至少一、兩年。

加拿大移民部宣布修訂為香港人而設的「救生艇計劃」,擴大Stream B「工作移民」永久居留政策,取消大專畢業學歷限制,8月15日起生效。

這趟約20天的遊程,主要就在多倫多與蒙特婁之間遊走。對於香港來客,加國土地面積是大大大,動輒三數小時的車程;看不到盡頭的公路,望盡邊緣都是樹林的郊野,觸目大小湖泊與河流。

6月份,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再次前往烏克蘭,除了宣布提供軍事援助外,還承諾將一架貨機轉送給烏克蘭。今天,杜魯多表示已啟動程序。不屬自己的資産,何來權利送他人?

根據報導的統計數字,多倫多每天約有超過8,500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在城市中遊蕩,加拿大面臨社會問題。每個社會都有無數的難題,關鍵是當政者是否有決心去面對,並尋出解決方案,落實行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邪不勝正。對於加拿大的政客如莊文浩的言論,我只能寄予可憐與同情。相對地,有些移民多年的下一代華裔,卻熱切地想多了解中國與中華文化,努力尋根!

中加關係的突然惡化,主要是因為反對黨試圖將執政黨與所謂的中國「干涉」掛鈎,抹黑加拿大自由黨。通過這樣做,包括政黨和大眾傳媒在內的反對派似乎實現幾個政治目標。

本周節目,城大郭位校長會訪問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大學於1908年創校,是卑詩省最古老的大學,現已發展為世界頂尖公立大學之一。有3位加拿大總理也曾在這所大學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