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資本主義

香港2019:超全球化的解讀
作者:袁彌昌2019-11-13
北京當然希望在換過國旗後一切可原封不動,以同一模式治港,可是亞洲金融風暴在香港回歸後第二天便驟然而至,打破了金融全球化的神話,並根本性地改變了香港的格局,令港人逐漸從全球化的受益者淪為受害者。
聲勢看漲!女革命家參選美國總統,特朗普笑她,資本家怕她
作者:朱雲漢2019-10-28
美國從來沒有一位總統參選人像她那樣,敢對美國經濟體制提出如此顛覆性的改造計劃。這位民主黨的參議員華倫,提出哪些大膽主張?
新常態下的新使命
作者:胡孟青2019-10-24
筆者一直覺得,央行十年前的政策,救了經濟但輸了整個資本主義制度,甚至連全球化發展亦被質疑。
李嘉誠之善意,何堪再猜
作者:謝家駒2019-10-10
要為年輕人網開一面的,何止是當權者!李嘉誠先生及其他的超級富豪,何嘗不需要為年輕人網開一面?
《收回土地條例》非萬能
作者:施永青2019-10-07
政府要強行收地不容易,要地產商接納收地的賠償條件亦比以前困難。早期,政府收地的對象是原居民;於原居民而言,與其讓土地荒廢,不如賣給政府。但地產商持有土地的目的志在發展,他們的要求會很不一樣。
再探香港台灣的深層次問題和紓解
作者:張建雄2019-10-03
香港台灣經濟下沉一段時間不可免,要浴火重生,要解決這一大批深層次問題,如何令港台人士同意認祖歸宗,是中國人的第一大事。
中美兩國在爭些什麼?
作者:鄭永年2019-09-26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最近表示,中美兩國是在技術、政治經驗和歷史方面最有能力影響世界進步與和平的國家,所以希望中美兩國能夠以合作方式來解決問題。
政府可以什麼方式取得認受
作者:施永青2019-09-02
現實世界沒有這麼簡單。歷史上人類由於地域的分隔,發展出各種不一樣的宗教文化、政治理念與經濟模式。加上還有種族上的差異,民主制度在推行的時候遠比想像中困難。
「魚」與「熊掌」的選擇困境
作者:鄭永年2019-08-01
如果人們把「大爆炸」理論應用到一個國家的發展上,可以提出類似的問題,即一個國家是否可以同時實現政治、經濟和社會全方位的發展,一步到位變成西方那樣的國家?
當代中國個體道德下沉根源
作者:鄭永年2019-07-25
整體社會的「趨善」環境,沒有能夠轉化成為個體層面的道德提升。那種在很多發達社會所見到的理性、開放、進步、容忍、文明、平和、簡單等行為方式並沒有出現。很多人變得為了自己的一點點利益而不擇手段。
殖民管治留下的兩個問題
作者:曾鈺成2019-07-15
英國學者雅克指出,香港在回歸後,政治上沿襲了殖民政府的管治架構,缺乏強有力的政治領導;經濟上延續了壟斷型的殖民地經濟,少數財團瓜分了經濟發展成果。
資本主義變革時
作者:胡孟青2019-07-09
美國對沖基金教父Ray Dalio多次表明,來屆美國大選是標誌資本主義重大變革之時,似乎論影響深遠程度,會跟中美博弈及貿易戰同樣重要,而且互相影響。
經濟全球化會導向戰爭嗎?
作者:鄭永年2019-07-04
兩國之間的經貿交往愈深,衝突就愈容易發生,負面影響也愈大。歷史地看,經濟的區域化和全球化的確給參與國家帶來巨大的好處,但也不斷地導向衝突甚至戰爭。
湯家驊:一國兩制不能失敗 港人須與中央謀共識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6-25
湯家驊認為,要延續現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一國兩制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所有人不分政治取向,也應為成功全面落實一國兩制而努力。
饒戈平:一國兩制開創治國理政新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6-20
饒戈平教授說,如果要在香港全面貫徹一國兩制,就必須處理好「一國」與「兩制」;「中央」、「內地」與「香港」的關係。
台灣可行「一國兩制」嗎?
作者:林鴻復2019-06-14
「台灣必行一國兩制」,這個論斷以「九二共識」為基礎,以排除「台獨」為前提。即是說,在「一中」共識和摒棄「台獨」的情形下,無論現在、或可預見的未來,台灣必定實行「一國兩制」。
對美國衰落的重新評估
作者:鄭永年2019-05-23
因為全球化狀態下各國之間的互相依賴或者關聯,一個國家自私的考量就會對其他國家造成更嚴重負面的影響。這些年美國單邊發動的貿易戰就是明顯的例子。
香港要法治中立 政治中立
作者:陳文鴻2019-04-22
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作為國際城市,服務中國和全世界,香港不應談政治,但不是所有的政治。
一位酒吧打工女孩,為何讓美國政客都怕她?
作者:朱雲漢2019-03-15
這個主張在兩黨的主流政治菁英看來簡直是離經叛道,因為這些政治人物早已被盛行30多年的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綁架,這位初生之犢竟斗膽試圖以一己之力,把長期停頓在最右端點的政治鐘擺拉回左邊。
資本主義與人的未來
作者:鄭永年2019-02-28
資本主義的成功在於創造了一個龐大的中產階層,但現在中產階層面臨幾個方面的夾擊,有來自技術的、有來自資本的、有來自社會的。「憤怒」是今天西方中產階層的主要特徵。
在不同跑道上歷練 發揮自我潛能
作者:吳志軒2019-02-14
或許競爭的意義不在於在單一跑道上尋找唯一的贏家,而是在通過不同跑道上的歷練,讓我們發展各自的潛能,不斷自我提升。
中國政治經濟模式及其未來
作者:鄭永年2019-01-10
政府須要促成國有企業追求自身的發展能力,而不是通過現有方法(例如壟斷、政策尋租等)。政府更須賦權社會本身培養自身的發展能力,包括經濟和社會兩個方面,使得社會有能力平衡資本的力量,而不是僅靠政府平衡。
香港「被融入」之後
作者:陳景祥2019-01-03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意味香港不再單是發揮自己的優勢,而是要配合中央制定的全國發展規劃。
西方政治經濟模式的困境
作者:鄭永年2019-01-03
中美貿易戰的本質是什麼?儘管表面上看是實足的貿易戰,但實際上是中西方兩種政治經濟模式之間的競爭和衝突。這兩種政治經濟模式都具有文明性,是中西方文明演化的產物。
日光之下 閱讀教材
作者:何漢權2018-11-23
從教育現場看,與學生談道理說人情,日光之下無新事,是很有教育延伸意義的閱讀句。
時乎,時乎,不再來!──中美貿易戰和美國的頹勢
作者:林鴻復2018-11-16
我們看到,單靠貿易戰是不可能達到他的戰略目的。課重稅只是唬人的把戲。所以,由貿易戰發展到經濟、外交、政治、軍事、科技以至意識形態各領域的全面衝突和較量,並不奇怪,也是可以理解的。
貫通中西廣納百川 方為香港本色
作者:陳景祥2018-11-15
貫通中西,廣納百川,是香港過去百多年的特色,這裏收納過不少通緝犯、政治犯、落難文人、學者等,也是戰亂時期商人和平民百姓逃難安身之地|他們沒有視西方為「敵對勢力」,反而創造了不少中西合璧的輝煌成果。
香港資本主義生活方式
作者:馮應標2018-06-30
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是否「馬照跑、舞照跳」便算數?當然不是,港人最關心的,恐怕是對私人財產物業的三權保證、和法治下享有的既有自由。
馬克思主義之大回潮
作者:胡孟青2018-05-08
在共產主義創始人馬克思200周年誕辰前一天,中共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紀念大會,中國也向德國贈送馬克思雕像。中共如此高調紀念馬克思,當然不是沒有原因和目的。
特朗普在顛覆自由主義
作者:鄭赤琰2018-04-26
特朗普應該知道是美國在討這個世界的便宜,不是世界在討美國便宜,他此番把關稅倒行逆施,遭殃的是自由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