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在《明報》撰文表示,銀髮經濟並非新事物,唯多年仍然未有成型,為商界提供額外商機,皆因長者消費能力有限,並提出五大範疇供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考慮。
和睦家醫療集團擁有27年歷史且擁有港資背景,由香港管理層投資運營。集團在大灣區內廣州、深圳、香港分別設有醫院和診所。深圳新風和睦家位於深圳福田區的綜合性醫院,亦被香港特區政府納入長者醫療券試點計劃。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牽頭發起「安心2gether」聯盟,匯聚五大機構,一同推行跨代退休生活規劃,令長者享受更優質及全面的老年生活。第一階段聚焦「管理『初老』風險」及「逆轉身心健康風險」 兩大層面。
香港恒生大學舉辦長者大學生體驗日,由擔任「組爸組媽」的恒生大學學生,帶領一眾化身「組仔組女」的老友記度過一天大學生活。
隨着AI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期待更多創新的再教育方法,幫助長者在現代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也能夠令他們有更高的存在感及責任感,從而產生幸福感。
長者因疾病和退化等原因活動能力大減,不慎跌倒時更會增加骨折、受傷風險,長遠來說提高了生活負擔,所以一雙保護性強、能夠改善平衡力和提高安全感的鞋絕對是物有所值。
不是一般人都願意去做的工作,SEN(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學生卻樂意為之。何穎璇老師說長者普遍接受SEN學生,愛護同學,而同學亦十分樂意服務長者,愛與長者相處。
2元優惠票價正式推出時,完全涵蓋這些基本條件。但後來,不知根據什麼原因,將年齡資格下降至60歲,這是敗筆。
在香港65歲或以上的長者之中, 每10個就有7個受聽障困擾。今年,詠翔(香港)聯同耳聽心言基金聯合舉行「乜嘢話」長者聽力慈惠計劃,宣布展開一系列活動,呼籲大眾及早篩查和治療聽障。
自忖本身都有某程度「撞聾」,歸納為年紀大機器壞,置之不理。如果時光倒流,退休前遇上同樣情況,必會毫不猶豫,第一時間解決問題。
退休長者一般沒有就業收入,對價格相對敏感,大幅增加煙草稅無疑會增加長者戒煙的決心,甚至推動有經濟能力的吸煙人士亦會減少吸煙,甚或徹底戒煙。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六(1月21日)發表上任後首份農曆新年賀辭,指兔子象徵無限生機,預示香港今年會走進新開始,經濟活動愈趨蓬勃。
新冠初期,我們未確診就被隔離,連出外購物也像偷走似的,一眾居民惹上了集體抑鬱症。3年了,這種集體抑鬱寂寞感,把很多脆弱的關係推上崩潰邊緣。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將啟動「耆青連心樂融融」計劃,旨在提升社會對長者的關注及服務水平。
當發現家人患上認知障礙症,可能一時之間感到束手無策。由新鴻基地產慈善基金贊助的《智得耆樂》,本周播出第6集,邀請陪伴母親行完最後一程的陳瑞貞,分享她如何克服照顧認知障礙症長者路上所遇上的種種挑戰。
只有透過減低長者入住院舍的需求、政府直接資助及監管所資助院舍、促進一個健康的優質院舍競爭、全面的院舍評審、提升院舍專業人員及護理人員的供應及待遇,都是未來建設一個關愛長者社會的必須條件。
我們發現「想唔想打針」和「真係打唔打針」無必然關係,要大家配合防疫政策,包括打針,究竟有什麼可以做呢?
新冠疫情仍未完全離我們而去,理大兩研究團隊分別研發了超靈敏便攜式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儀,供市民以方便、低成本方式檢測抗體水平,以及發現1/10港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呼籲正視市民精神健康,與社會同步復常。
人貴乎獨立,只要好學謙卑,自知不足,有勇氣接受挑戰又自得其樂的話,不單不怕退休生活寂寞失落,反而有許多新領域可追尋。
為及早發現陽性個案並及時接受治療,政府安排60歲以上有需要的長者會員和服務使用者,可以經680個渠道免費領取快速檢測套裝;70歲長者則可到社區檢測中心和流動採樣站免費接受核酸檢測,無須預約。
林鄭月娥表示,現時院舍第一針接種率為56%,當局將安排外展醫療隊於未來一個月為已康復長者接種。另外,政府將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全面檢視院舍抗疫能力。
如果本地的老人疫苗接種率,能更快在更早時間上升至更高水平,我們或許能夠減少數以千計的死亡個案。
要解決這深層次問題,要把子女的責任抽出來,變成政府的責任;政府應聘請醫生,成立顧問中心,處理子女猶豫不決的個案。
據郭利民的誼子兼助手周舜河告知,老人經過及時搶救,現在已經在家休息,說話、胃口也逐漸恢復。
與其一味的抗拒逃避,倒不如認真思考「病」的意義,學習接納、適應、磨練、感知、堅強、謙卑;在短暫而無常的生命裏,尋找無限的可能性。
社會要學曉聚焦預防重症死亡,才是走出大流行的方向。與病毒共存的大前提是提高疫苗接種率至全民,從而將新冠肺炎死亡率由2%,減低到千分之一以下,這樣才不會壓垮醫療系統,社會才有機會回復正常。
孤獨的伯伯,儘管有兒有女,生活無憂無慮,手頭也有些錢,一下子伯伯便把錢買了樓寫了女人的名字,兒女嘩然,已經太遲,去法庭狀告,十之八九,伯伯的老人棺材本一去不回頭。
退休後應做運動,多進食健康食物,維持社交生活,不要困在家;因退休後最大問題是不需工作、少外出,以致很多時間躲在家。失去社交活動的話,心情和健康都比較遜色。
如果計算出來的貧窮人口只是一種假設,那麼,政府所講的脫貧人口也不真實,因為假設的貧窮人口既不一定存在,脫貧的人口也不過是一堆數字,而政府所講的扶貧工作,成效也無從說起。
體力好的長者,就算80歲仍然行得走得,可以跟朋友享受戶外活動如行山。要能夠延續行得走得的活動能力,長者必須要積極做些肌肉力量的鍛鍊,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負重或力量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