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少數族裔

平權政策弄巧成拙
作者:梁天卓2024-12-15
未來的政策應該更多關注教育資源的均等化,從源頭上改變少數族裔面臨的挑戰,而非單純地以優惠方式試圖彌補結果的不平等。
共融與可持續的綠色明天
作者:陳晴2024-06-26
要有效應對氣候危機,不僅僅需要國家層面的推動改善,更需要社會各方的認同,自發地行動。
香港沒跟上一帶一路 南亞學生沒有出路
作者:劉鴻輝2024-04-12
3月底,特首伉儷探訪少數族裔支援中心,並籌劃成立關愛隊,可見政府重視每位有意以香港為家的人士。不過,光是關愛並不足夠,要懂得把握時機,謀劃藍圖,從而人盡其才,才是王道。
世界兒童日2023:為兒童,促進共融
作者:陳晴2023-11-20
保護少數群體兒童不僅是我們的責任,也是讓不同文化百花齊放、人類文明充滿色彩的關鍵。
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行「推動多元文化 建立共融和諧社會」講座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23
香港的構成一向多元,建立共融和諧的香港社會有賴各個群體彼此尊重,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辦「推動多元文化,建立共融和諧社會」講座,意在推動多元文化融合,另「我們的女勇士」專題展覽展期至 11 月初,歡迎參觀。
學校收生應否分數決定一切?
作者:雷鼎鳴2023-08-05
升學,尤其是升讀大學,則從來都是社會流動及提高生產力的重要途徑,好的學校學位稀少,能否進入優秀的學校就讀,對個人前途及人生都可起到深遠影響,也會牽動着每一個相關家庭的情緒。
曾繁光醫生:怎樣做好精神病健康教育消除歧視?香港少數族裔精神健康受忽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08
不少人談起精神病神色大變,更有甚者因逃避而延誤病情,認識精神病消除歧視方面我們需要怎樣做?一起聽聽著名精神科醫生曾繁光的分享。
慘案連環爆  政府表關注  李家超倡關愛隊支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06
李家超在社交平台貼文,指出家庭暴力發生的背景和原因往往錯綜複雜,重申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是當事人尋求適切的支援和輔導,而他們身邊的親友亦應該多加留意這些情況的出現,及時提醒他們尋求支援和輔導。
聚焦少數族裔兒童教育與福祉
作者:陳晴2023-05-30
我們同為大千世界裏的芸芸眾生,亦是多元社會裏鮮活跳動的思想和生命。勿讓偏見蒙蔽了我們清澈的雙眼,勿讓流言侵蝕我們善良的本心。
族裔共融 語言景觀
作者:程介明2022-12-02
香港中小學的非華裔學生比例日益增多,他們對學習中文的需求強烈,香港的語言環境能否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作為中國國土上最國際化的城市,香港的語境又能否滿足外國人?
聚焦少數族裔兒童教育與福祉
作者:陳晴2022-11-01
教育是兒童的基本需要,亦是減少跨代貧窮的關鍵;種族不應成為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準繩,更不應成為阻礙個人成長或發展潛能的因素。
提升文化智能 成為世界公民
作者:卓王詠詩2022-07-02
兒童需要從小認識不同的文化,抱持開放的態度,學習尊重不同文化的異同,才能培養廣闊的視野,成為世界公民。透過遊戲讓兒童了解是不錯的方法。
後疫情時代下香港的國際視野教育
作者:周頴進2022-06-24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學生過往被期許必須要有許多國際經驗才會顯得突出及擴闊眼界。但在疫情過去幾年間,作為學生能離開香港前往海外的機會不多,但這並不代表學生不可以在這幾年加強個人的國際視野及全球素養。
新冠疫情下推動女童教育刻不容緩
作者:楊立明2022-01-28
新冠疫情使全球經濟下行,教育問題亦不容忽視,3位講者相信推動女性就學,達至教育及經濟男女平等是改善全球經濟的不二法門。
陶傑:極左放水陋習吹襲英國
作者:編輯精選2021-07-29
雖然英國大學市場日漸商業化,需要中國來的留學消費者繳學費,但太過遷就來自東亞的「教育財神」,又會令英國的大學教育水準被拖低。
從「時窮節現」看西方如何對待異族
作者:施永青2021-07-08
二戰期間,美國就曾把在美國生活的日裔人士(大部分已入了美國籍)關進集中營,無須審判,不講人權。有人為西方人辯解,說這都是以前的事了,現在他們已經醒悟。是否醒悟,現在還不知道。
盧子健:封區強檢盡顯香港悲情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29
回望18年,香港管治有如衛生黑點的後巷,藏污納垢,無法洗滌,港人怎能不感到悲哀?
首位華裔美國貿易代表戴琦,未來對華政策不會手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16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準內閣名單陸續出爐,其中父母來自台灣的戴琦可望成為首任華裔美國貿易代表,中美貿易大戰會否因此趨緩?台美關係是否產生變化?看看澳門大學政治學與公共政策特聘教授胡偉星的精闢分析。
夏利里拉‧夏大衛:不能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是真正失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8-18
夏大衛為“Chindian”(“Chinese”和“Indian”合成一字)的身份感到驕傲,因為感覺自己代表全世界最好的其中兩個國家。
生命教育──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校本課程
作者:黃顯華2019-05-18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持續推動「心之校園」生命教育課程,讓小學生在六年的學習生涯中,螺旋式地的心靈養分,進而擁抱「我能行」的信念,成為一個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的「三好」孩子。
文化共融的普世意義
作者:程介明2017-11-27
中國也有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以前說的「老、少、邊、窮」,其中的「少」,就是少數民族地區。除了財政補助以外,近年扶貧的政策,正在迅速轉向發展經濟,例如鼓勵發展旅遊,因而發展民宿、農家樂。
兒童貧窮問題迫切  教大學者積極研究扶貧政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6-08
大學入學率所反映的貧富差距,已擴大至「不可接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