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Apr 26 2025 23:39:4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人民幣

47萬億美元太誘人!美銀行不甩特朗普,奔向中國金融市場
作者:朱雲漢2020-07-15
儘管美中政治關係冷漠,金融面卻燒得熱烈,中國金融服務業47兆美元商機,正向外資招手,就算特朗普抗拒,高盛、大摩等都不想錯過大餅。
中國不要救美國 對方會得寸進尺
作者:陳文鴻2020-07-14
中國汲取教訓,應知道對美國讓步,出手救美國的經濟,美國都不會改變對中國的敵意,反而會得寸進尺。
超級航母 洪荒之力
作者:胡孟青2020-07-07
內地有的是14億人口的市場,以及相當大數量需要到市場融資的企業,中資機構其實在區內交易排名榜已經多次位於頭幾席位。要建立航母級投行容易,但目的是為大,抑或為國際市場定價權,對市況影響力,抑或是其他呢?
國產數字貨幣背後意義
作者:張宗永2020-05-05
中國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時候推出國產數字貨幣DCEP,更顯特殊意義。疫情過後,各國政府對國家安全的要求會更高。
人民幣匯率密碼
作者:胡孟青2020-04-28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人民幣出現過一定波幅,而市場亦改變了年初的預期,對人民幣貶值預期是有所提高的。
V彈分界線
作者:胡孟青2020-04-21
如果看看外界對中國的經濟表現估計,頭一、二季仍然疲弱,但到第三、四季整體增長部分估計最少有百分之五至六以上,而對於明年的預測,其實不少經濟師是將增長預測上調的。
十年一覺加息夢 空餘樓價未跌情
作者:陸觀豪2020-04-10
10年以來,特區3屆政府着力解決房屋問題,卻徒勞無功。癥結是以壓抑需求為本,寄望美元掉頭及加息解困。如今十年一覺,美息打回原形,疫症肆虐,環球經濟陷衰退邊緣,倘不知變通,讓監管從寬,香港不易跨過難關。
政策憧憬 無人之境
作者:胡孟青2020-03-12
近期,將政策憧憬推上如入無人之境,其中一項是有關潛在約25萬億元人民幣投資項目計劃。當年4萬億元短時間推高經濟,今次20多萬億元,難道更為之壯觀,但後遺症更大?
紓困洞明有學問 派錢練達見真章
作者:陸觀豪2020-03-12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全民派錢10000元,並非純粹政治考慮,也有實際需要。去年下半年以來社會動盪,是非功過得失,還待歷史公斷。不過政府一念之差,經濟受挫民生受苦,始終難推卸責任。
一國與兩制缺一不可 香港人若不認清就會自暴自棄
作者:編輯精選2020-01-07
對於每一個香港人而言,無論你屬於何種政治光譜,都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只有取得中國的信任,香港才有可能制勝;對內地而言,只有讓世界認可香港獨特的國際地位,香港才有可能繼續幫助中國成功。
食指浩繁 去槓桿難
作者:胡孟青2019-12-05
內地當局其實近年一直希望讓違約打破道德風險,讓破產及重組的市場力量去糾正過去長期的高槓桿問題,唯這樣一來就會影響銀行的資產素質,導致銀行體系的穩定性受到影響。
香港是棋子 戰場在貨幣
作者:陳景祥2019-12-05
中美貿易戰談談打打,加上美國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中美對抗之勢已成,香港在這場大國「鬥爭」之中沒有什麼角色可以扮演,反而因為「一國」利益要先行,香港只能配合北京的政策,自主發揮的空間近乎零。
香港攬炒全球論
作者:胡孟青2019-10-10
我們愛香港這個家,即使政府是一文不值,盲撐或盲目唱淡,也都應該設法避免。
中美戰由貿易打到股市
作者:陳景祥2019-10-03
按傳統智慧,每當大陸受美國封殺,香港的窗口位置就會乘勢而上,發揮補充和替代作用。
港交所向倫交所提出合併,李小加:東西方資本市場世紀聯姻
倫敦證交所是歐洲最大的交易所集團之一,業務與香港交易所高度互補,建議的交易與香港交易所的三年戰略規劃非常吻合。如果成功,這將是東西方資本市場第一次真正強強結合的聯姻。
港銀比內銀更不明朗
作者:胡孟青2019-09-05
眾所周知,頗多內地企業透過離岸借貸,在數字的統計上有困難,而大量境外借貸,都是在本港進行,所以相比起內銀股,港銀或者更不明朗。
香港涅槃 鳳凰浴火重生
作者:盧麒元2019-09-03
面對混亂不堪的香港,筆者反而看到了希望。我甚至預言,2022年之後,香港將進入第二次騰飛的輝煌時刻。
人民幣會「破八」嗎?
作者:曾國平2019-09-01
貿易談判反覆無常,今日的好消息隨時給明日的壞消息抵銷,特朗普一個tweet又足以令投資者改觀,股市固然大上大落,人民幣匯率同樣是無定向風。6月時就有不少專家認為「破七」機會不大。
中國打貿戰除了危有沒有機?
作者:莊太量2019-06-07
從正面的角度來看,當前的貿易摩擦對中國是挑戰也是機遇,將加快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
狙擊的疑惑
作者:胡孟青2019-05-30
近期內地股匯有壓力,港元亦同時有壓力,這不是炒家搞港紙,相反很可能是內地在港資金調配回國救駕、班資回朝、或有其他應對所致。
射人先射馬
作者:陳景祥2019-05-30
射人先射馬,如果美國把矛頭對準香港金融市場,不管真假,甚至是「莫須有」的罪名,大張旗鼓搞幾件「大案」示眾,香港金融市場固然受創,也可同時擊中內地要害!
內地個稅是否影響港澳人士赴內地發展決心
作者:編輯精選2019-05-30
中央政府一向鼓勵並支持港澳人士北上發展,一直在研究不同方法為在內地發展的港澳人士提供稅務優惠。
中美角力下的逆境思維
作者:胡孟青2019-05-16
美國從一開始根本是打着貿易戰之名,為的是扭轉過去幾十年的對華政策,因為當年建交,美國所願見到中國的演變並無發生,不單止沒有融入西方社會,反而要做大做強,另起爐灶,挑戰地球霸主地位。
中國會簽一份「廣場協議」嗎?
作者:陳景祥2019-05-16
中美貿易戰是美國試圖重建全球貿易體系、提升美國全球競爭力的其中一環;為達目的,美國必須壓迫其他對手。換言之,美國並非只針對中國。
香港是中美貿易戰犧牲品
作者:關焯照2019-05-10
美國政府可以中止《港美關係法》,令香港的地位變成一個內地城市,屆時香港作為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便會徹底玩完,內地的金融發展將會被重挫。
深圳勢成大灣區龍頭 超越矽谷
作者:張五常2019-04-22
我肯定地推斷深圳將會超越矽谷,主要是矽谷沒有一個像東莞水準的工業區。不僅今天沒有,永遠也不會有。
怕缺席式升市
作者:胡孟青2019-03-19
人民幣只要穩定,外資參與中國市場牽涉的匯率對沖風險或戒心就會有所紓緩,某程度上也增加了他們參與的信心。
用人民幣來墊牌
作者:張宗永2019-03-04
中美貿戰,美國首先叫陣,中國面對內憂外患,其實心底是非常包容,如果單是錢可以解決的事情,買大豆也好,買飛機也好,早就下單。
劉遵義:中美經濟增加依存度 可達雙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1-23
劉遵義認為中美的貿易競爭是一個長期的問題,因為中國經濟發展太快,再過多15年左右,中國的GDP走勢會超越美國。美國要習慣未必做第一,所以競爭是難免的。只有通過加強雙方的經濟依存度,才能出現雙贏局面。
如何面對今年的局勢?
作者:雷鼎鳴2019-01-22
民主黨對參院無控制權,並無足夠力量把特朗普拉下馬來。特朗普一旦受辱,以他的性格,只可能是諉過於人,用廣東話的說法是發爛渣,用普通話是撒潑,美國總統手中擁有巨大權力,一旦撒潑,後果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