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感言與踐行
作者:方子蘅2024-12-19
以行動代替口號,把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連結環境教育實踐出來,讓同學自小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並付諸實行!
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的雙贏:從一丹獎得獎者Wolfgang Lutz的研究看香港教育投資新方向
作者:張量童2024-12-18
在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的進程中,決策者需要採取更全面的視角,將教育投資與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方能為香港甚至整個地區的未來帶來的長遠效益。
一丹獎峰會分享教育心得 培養個人抗逆力構建永續發展社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11
「韌性為本 構築教育未來」為題的2024年一丹獎峰會,雲集教育專家、學者、政策制定者和慈善家探索各種創新方法培養抗逆力,以應對瞬息萬變的世界。
藝聚香港與竹共生──專訪日本藝術家四代田辺竹雲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11
典亞藝博今年重返會展,大力推進東西方藝術交流。夢工房藝廊專注於日本當代藝術,當中包括以大型竹材雕塑聞名的四代田辺竹雲斎。近日本社專訪這位藝術家,聆聽他的創作心得,並探討百年文化傳承的苦與樂。
實踐環境、社會及管治原則 建立可持續供應鏈
作者:商界環保協會2024-12-09
在邁向可持續未來的過程中,供應鏈的角色不容忽視。商界有責任在這關鍵領域引領方向,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創造有利條件。
全港首個消費者可持續生活調查:消費者態度正面但行動力不足
作者:余遠騁2024-12-06
我們希望通過建立消費者可持續生活指數,讓更多市民認識到自身的力量,積極參與社區的可持續活動。減少環境傷害的同時,提升社會公平,支持經濟長遠發展,使香港成為更宜居的城市。
善經濟研討會:混合金融引領香港可持續發展新篇章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05
善經濟研討會於12月4日舉行,論壇聚焦於推動持份者協同合作,共同構建可持續市場生態的重要,吸引了來自金融、學術、慈善界別及政府部門的逾百位領袖與嘉賓匯聚香港,共同探討如何利用混合金融作為變革性工具。
COP29的回顧:從三層框架構建香港可持續發展學校
作者:謝思熹2024-12-05
未來的教育發展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們必須以創新的方式結合跨界資源,為兒童及青年未來帶來變革。
節制消費主流化是全球現象,在亞洲又有不同的演繹
作者:艾雲豪2024-11-04
節制消費的主流化已經滲透到了日常消費中。不僅是無酒精飲品,從無糖飲料到植物基食品,從減少肉類消費到選擇可持續包裝,這些行為無不反映出代際間對節約有重新的定義。
善經濟理論的發軔
作者:何日生2024-10-18
不確定因素愈來愈多,企業再詳盡的預先計劃、策略,一旦面對極具變動的環境都會失能。唯一能憑恃的是信念與企業體現的核心價值。
陳茂波:降息周期開始 內地大力挺經濟 金融市場氣氛顯著改善
作者:編輯精選2024-09-30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9月29日發表網誌,指隨着利率下調周期開始,以及內地公布多項大力挺經濟的政策措施,近日金融市場氣氛顯著改善,港股更創出單日成交4000多億元的新紀錄。
吞併了新潮的大衛有助於推動綠化的巨人?
作者:艾雲豪2024-09-23
大企業真的可以走向綠色嗎?樂觀主義者會說,當巨人開始銷售有機嬰兒食品或環保洗髮水時,地球就有救了。畢竟,大公司擁有深厚的資金和實力,可以大規模創新,對嗎?
第八屆深港澳大數據論壇 籲釋放數據價值 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4-09-16
第八屆深港澳大數據論壇以「釋放數據價值 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題,旨在推進深港澳數據融通,助力大灣區經濟發展。
怎樣在企業ESG績效評估中應用AI工具?恒生大學ESG研究中心公布報告揭科技價值
作者:編輯精選2024-09-12
香港恒生大學ESG研究中心完成了由創新科技署資助的活動,該系列活動的最終報告現已發布。
新田科技城的備呔方案──回歸河套創科園的初心
作者:張量童2024-08-22
還望當局重新檢視兩個方案的優劣比較,讓大河套創科園的規劃、設計和實施,得以在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進行,更好地實現國家主張發展和保育並重原則,回歸大河套創科園的初心。
應對氣候變化 邁向零碳未來
作者:商界環保協會2024-08-19
為使企業更全面考慮氣候變化的影響並採取相關措施,多個國際標準都對此提出要求。企業亦應同時把握時間,為減碳增韌做好充分準備,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減緩、調適和增韌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三大關鍵。
香港必須學懂「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作者:林超英2024-08-14
2021年宣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是政府多年來的典範傑作,確認了城鄉共融、積極保育原則,香港鄉郊基金和很多朋友大力支持,我們主張政府堅守《策略》裏的原則和行動項目。
陳繁昌校長:中美博弈下 沙特王國如何減少依賴石油經濟轉型? 中國企業大舉進駐 中東將成第三市場?香港急切要做的一件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08
香港科技大學前校長,目前為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教授轉戰中東10年間,他看到了什麼?石油美元協議結束後,沙特阿拉伯怎樣轉型石油經濟?一起聽聽他一系列的分享。
邁向碳中和 是眾人之事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02
邁向碳中和是眾人之事,數十年來,我從日常衣食住行等生活事做起,亦非常感謝太太和女兒等家人合力同心,支持同行低碳樂活,包括日常有衣食、節能節水、綠色出行、減廢回收等,簡約生活態度可以令人生更清爽!
在字裏行間發掘尋寶
作者:陸恭蕙2024-07-30
黃錦星聯同一伙人創作而成的《邁向碳中和 香港人和事》,相關章節以他別具風格的「短平快」形式,大處着眼、小處入手,講述了香港環保路上數十乃至上百位相關人物的故事以及他們所做的大小事,一般讀者會易於閱讀。
陸恭蕙:建立ESG規範 有例可循方能促進綠色思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08
陸恭蕙表示,通過政策層面推廣ESG,關鍵是改變「人的思維」,如果員工了解做好ESG,對公司、員工、以至社會都有好處,例如避免虛耗更多資源,為公司省錢,多了年尾花紅,員工作業時便會更有動力。
共融與可持續的綠色明天
作者:陳晴2024-06-26
要有效應對氣候危機,不僅僅需要國家層面的推動改善,更需要社會各方的認同,自發地行動。
百圖生科在港設立全球其首個生物計算創新中心 陳茂波:香港的競爭力持續提升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24
經過多年的努力,香港的競爭力持續提升,在全球67個經濟體中排行第五位,較去年上升兩位。
Navigating Hong Kong’s ESG: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Green Finance and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24
Watch a panel discussion on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green finance and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創新就是硬道理
作者:何劍輝2024-06-20
科技創新是國家、社會和地區發展的硬道理,是出路。面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我們要重視科技的進步,加大投入,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而有助發展。
國境之南的塵世美
作者:胡孟青2024-06-19
以屯門碼頭為軸心向外出發,你會發現香港原來有一個隱世的度假天堂。
75企業機構簽零碳約章 最大減幅97%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14
去年8月正式啟動的《BEC零碳約章》旨在鼓勵企業和機構制定落實在未來10年減少碳排放40%的目標。據悉,《約章》至今已有75間企業和機構簽署。
THE大學影響力排名 科大榮膺全球36位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13
科大榮膺THE大學影響全球36位,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對此表示:「面對現今日益複雜的挑戰,我們需要跨院校和跨學科的合作,推動全球智慧及可持續發展。」
鼓勵企業支持自然為本解決方案應對環境挑戰
作者:商界環保協會2024-06-11
近年來,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 NbS)獲廣泛討論,並被視為一種可以為周邊地區帶來長期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的整體解決方案。
大灣區科學論壇在港大成功舉行 聚焦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3
大會圍繞「可持續發展與創新」、「可持續發展與策略」和「可持續發展研究與實踐」進行討論,旨在推動創新解決方案,促進大灣區的合作,引領該地區走向更加可持續和繁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