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改革開放

威儀大勢撐雄安
作者:劉銳紹2023-05-15
雄安成為新聞焦點,不是因為它的建設,而是因為習近平考察的陣容。從現實角度看,這反映中央對雄安的重視。但不少圈內人卻從政治角度看,這樣的態勢主要是突出習近平「眾星拱照的核心地位」。
教師,父親終身的職業
作者:編輯精選2023-05-11
父親已去,我唯希望在文字裏「留住」他。我把父親彌留之際我對他說的一些話收錄於此:思想者的生命是思想,這一代一代的學生中,一定會有些人將您的經濟學理論和思想傳承下去,這就是您生命的延續。
大灣區可以為香港帶來什麼?
作者:陳景祥2023-04-28
對一般香港人來說,大灣區至今仍然是一個宣傳上唱得起勁的概念,但實際上可以為香港帶來什麼改變,相信很多人都茫無頭緒。
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文明 冀在21世紀修成正果──回首60載中國研究路
作者:金耀基2023-04-14
我意識到,「中國現代文明秩序」還遠未建構完成,在建構的過程中,還不免會遭遇到困難與挫折,但它是無數代中國志士仁人的歷史共業,已形成沛然莫之能禦的思想力量。
中國的出路只有現代化一途──回首60載中國研究路
作者:金耀基2023-04-14
中國170年的現代化歷史中,每個時代志士仁人心中鼓動着的無不是強烈的「救亡圖強」的意念。在這裏,我必須指出,「救亡圖強」之外,中國現代化還有一個更積極性的目標,那就是「建構一個中國的現代文明」。
兩會精神的教育價值
作者:何漢權2023-04-13
中國綜合影響力日趨廣泛,全世界十分關注兩會的召開、經過、結論,以及新一屆政府的政策與人事布局。但甚麼叫兩會精神?價值又在哪裹?
大潮汕,加油!
作者:郭一鳴2023-03-31
2025年「廣佛經濟」預計總量將達到5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24,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輻射作用更加突顯。潮汕三市本來就是一家人,加速推進同城化,達至三贏可期。大潮汕,加油!
復常過蓮香,歷史走中學
作者:蔡國光2023-03-24
香園圍村與深圳河之間,有山丘名為白虎山(亦稱白花山),是新界地區最北山丘,居高俯瞰,邊境形勢及附近地貌山林,可盡收眼底。往昔這範圍屬於邊境禁區,因近年逐步開放,走訪鄉村或行山路徑今時多了選擇。
秦剛談中國外交:奉行互利共贏 反對冷戰思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3-07
在北京,全國人大代表、外交部部長秦剛首次以外長身份出席中外記者會。他說,當今世界正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將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中國式現代化的底層哲理
作者:謝祖墀2023-02-27
中國已經展示了在工業、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廣泛能力,並繼續朝着現代化社會的方向邁進。可以預見,這個趨勢發展之下,中國將為構建新的世界經濟秩序作出重要貢獻。
江澤民這個「年輕人」
作者:黃賢2023-02-20
江澤民年前逝世,是非功過定論有待時日;北京高調紀念,難免勾起一些回憶。我40多年前就開始和他共事,及至他離任前還有純業務交往。現在時髦前傳(prequel),不妨分享一下他如何最早得到最高層賞識。
中研院院士朱雲漢教授逝世 享年67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2-06
台灣中研院院士、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朱雲漢教授周日(2月5日)晚間傳出在家中逝世,享年67歲。
積極信號頻生 2023年中國經濟將好轉?
作者:謝祖墀2023-02-03
我認為兔年應該是中國經濟好轉的一年,除非出現一些特大的黑天鵝事件。2023年中國亦會持續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很大的貢獻。
何為香港?──時代之問與中國之問
作者:馮可強2023-02-02
自1980年代以來,無數內地官員、企業和各界人士紛紛來港學習香港的先進經驗及學習西方現代文明。香港成為中國大陸通向海洋、與國際接軌的出口,亦即中國大陸文明與海洋世界文明的交匯點,這種作用還適用這時代?
癸卯兔年 香港人能「兔」氣揚眉嗎?
作者:施永青2023-01-27
近日美元匯價已開始回落,資金將回流新興市場,世界經濟將發展得更加平衡與健康。香港將更容易在這種環境下找到自己的角色。
懷念廣東改革先驅黎子流先生
作者:劉佩瓊2022-12-28
改革開放初期,廣東人才輩出,他們敢於探索創新,有魄力,努力不懈,不計個人得失,特別是與香港人視如親人,建立了互相信賴合作的同胞之情,其中一位便是黎子流先生。
抗疫轉向 中國終與世界接軌
作者:陳景祥2022-12-16
中國改變嚴格封控是好事,但政策轉變牽涉面廣,民眾未必有足夠心理準備,在未來一段時間,放寬管控也許會帶來極大衝擊!防疫措施突然急轉彎,內地政府必須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教導民眾在新措施下應該如何自處。
洪為民新書籲香港需要改革、更要開放
作者:編輯精選2022-12-15
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教授出版新書《開新篇:香港的改革與開放》,就香港的改革、開放以及如何更好地參與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出不少觀點。
中國式現代化與鬥爭精神下的困局
作者:袁彌昌2022-12-08
現在北京放棄了重視軟實力的做法,改以市場和金錢作為誘餌、經濟脅迫作為手段,執着於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意識形態鬥爭,令最終能夠輸出「中國模式」、扭轉西方的體制壟斷的機會,愈見渺茫。
從電視劇《小捨得》看教育的「捨」與「得」
作者:陳奕偉2022-12-06
減少學校收生的競爭無疑可以減低青少年的壓力,但PISA、經濟、綜合國力等又如何保證呢?作為父母的,面對不同的捨和得,又應如何為孩子作出取捨?
江澤民堅持開放
作者:劉銳紹2022-12-03
總體而言,江澤民是值得肯定和讚賞的領導人。他在一國兩制問題上,也按照1980年代的設計,較完整地落實鄧小平的設想。
劉兆佳:誰失去了誰?
作者:劉兆佳2022-11-14
即使中國所謂「失去了」美國和西方,中國人民不但不應該感到惋惜,反而應該視爲值得慶幸的事,因爲這代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走對了。
企業應該如何解讀中國式現代化?
作者:謝祖墀2022-11-14
跨國企業的領導層應該以新的視角看待中國,並深刻理解改革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他們應當分辨出什麼是政治口號,什麼是基本的商業邏輯,並從而制定自己的商業戰略。
高質量發展和建設大灣區
作者:郭一鳴2022-11-11
過去內地以沿海經濟特區帶動全國改革開放,今天,國際和國內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在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中發揮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資本主義的夢醒時分
作者:袁彌昌2022-11-10
面對着中共回歸馬克思列寧主義,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時代告終,以及習近平對市場經濟的懷疑與戒心,香港和一國兩制的地位早已亮起了紅燈──即使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在習近平眼中可能也是不值一顧。
二十大後 中國穩步往前走
作者:關品方2022-11-08
現時中國形勢雖然略為佔優,仍要如履薄冰。從這個角度看,不論是抗疫防疫的長期措施或供銷系統的調整安排,筆者認為,都是為了應付灰犀牛或黑天鵝隨時有可能出現的局面。
從國際金融投資峰會談起:共同富裕道路怎樣走?
作者:關品方2022-11-05
我們在強調國際金融要創新發展,香港金融產業和虛擬資產市場要不停頓地往前走的同時,亦要了解到過去一段時期過度積極地不干預資本剝削的缺失,同時要照顧到社會基層民眾今後對改善民生方面的熱切期待。
中國電商正在重塑全球商業市場
作者:謝祖墀2022-10-31
中國未來將繼續發揮其本身在數字化和供應鏈等方面的優勢,推動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健康發展,這亦將有助於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促進國際貿易的進一步開展。
中國是世界麻煩的解決者?文明社會靠的是什麼?
作者:霍詠強2022-10-03
這些年中國往往成為世界麻煩的解決者,要增長有增長、要環保有環保、要壓制通脹可以降低成本,跟這兩年美國四出惹麻煩、迫使資本回流來「斂財」完全不同,這種對國際秩序的差異,緣於中國文化中的一種關鍵思維。
中國正成為需要最佳戰略思維的平台
作者:謝祖墀2022-09-29
中國的宏觀環境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中,因此企業戰略家必須採取非線性、多維和跳躍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