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團結香港基金

團結香港基金成立10周年 夏寶龍籲貫徹習近平回信精神 李家超稱重視與民間智庫交流
作者:編輯精選2024-09-26
團結香港基金舉行慶祝成立10周年酒會,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呼籲各界深入學習、貫徹國家主席習近平給香港企業家的重要回信精神,為香港的繁榮穩定作出實實在在的努力。
團結基金料房屋落成量超出長策目標 公屋輪候時間回落至4.5年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03
隨着供應前景持續改善,團結香港基金籲政策重心應從提量轉向提質,逐步提升公營房屋單位面積,及當中資助出售單位的比例。
陳智思任團結香港基金主席 董建華改任榮譽主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28
陳智思其後於2022年獲邀出任為團結香港基金常務副主席。基金會理事會指陳智思多年來對國家、香港以至基金會貢獻良多,深信在他的帶領下,基金會在服務香港、貢獻國家的征途上,定能承先啟後,創造新輝煌。
團結香港基金獻策 倡內地與香港高級文憑資歷互認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05
團結香港基金9月4日發表政策倡議報告,推出多項建議,將香港打造成國際教育樞紐,包括推動內地與香港更多資歷互認,提高非本地生收生上限等。
團結香港基金建議5招13式 推動新田科技城香港經濟起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2
港府作為新田科技城的開發主體,團結香港基金建議可以引入多種私人參與形式,例如將原址換地的適用範圍延伸至創科用途,並提供補地價優惠;而收地補償方面,土地業權人可選擇接受現金及「發展債券」組成的混合補償。
香港創業青年內地行2023啟動 百名香港青年灣區逐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04
香港創業青年內地行近日啟動。100名香港初創及準備創業的青年企業家將在基金會帶領下,於7月9日至15日往海南和南沙考察。活動旨在幫助香港青年了解內地創業環境,同時擴寬視野,助力夢想成真。
李家超:深化內地與港互聯互通 鄭雁雄:香港獨特地位將更加突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4-18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團結香港基金的論壇上表示,香港是連接中國和世界的門戶,希望早日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為建立區域經濟一體化發揮關鍵作用。
創科博覽12月會展舉行 國家星級展品首度亮相香港
作者:編輯精選2022-11-30
由團結香港基金主辦的「創科博覽2022」將於12月12至22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一連11天舉行,將呈現國家「十三五」規劃期間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以及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以來的科研成果。
陳茂波 : 香港可藉參與大灣區建設 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07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在參與國家改革開放的事業中,香港是先行者、擔當重要而獨特的角色,不但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也成就了我們今天的經濟地位。
為咗電影你可以去到幾盡?
作者:徐家健2022-08-27
4年後,當明日大嶼還是明日復明日,即日上映有「香港有史以來最具規模科幻巨著」,票房昨突破5億元人民幣還有「中國首部科幻機甲大片」。在我眼中,《明日戰記》其實是一部奇蹟片。
劉遵義教授:香港應善用全球離岸中心地位 推動廣泛使用人民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19
團結香港基金周四(8月18日)舉辦論壇,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在發表演說時強調,香港應利用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優勢,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在環球金融市場廣泛使用。
學者專家細說回歸25載 《回歸.情義25載》收錄兩地逾百大事
作者:編輯精選2022-07-16
新書內容以內地和香港的「情義」作為主軸,精選25篇兩地人民守望相助、共同打拼的故事,輯錄逾百件兩地大事以及近200張珍貴歷史相片,集中展示香港回歸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兩地之間,尤其是民間的互動與交流。
鄭李錦芬:50+還有無限可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5-11
團結香港基金總裁鄭李錦芬女士身兼多職,雖然已屆退休年齡,但她認為退休後的自由生活缺乏意義,最後決定重投商界及社會工作,希望接觸新的知識和年輕人。
兩基金推出教學資源 應對學校提早放暑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05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主導項目及團結香港基金中國文化研究院分別推出網上興趣班及教學資源,令學生可以善用時間,停課不停學。
團結卓爾論壇 集思廣益戰疫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2
為集思廣益,團結香港基金周一下午特別邀請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醫生、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全國人大代表林順潮醫生等專家學者,舉辦線上論壇,期望為社區帶來希望,共同對抗疫情,克服逆境。
梁振英:下任特首要做好「內交」工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13
梁振英接受傳媒訪問時,再度拒絕明確表態是否會參選特首。他認為,與其猜測誰人參選、當選,香港人倒不如問一個問題,即在目前的情況下,香港需要一個怎樣的特首?
團結香港基金倡提供針對性醫療資助、實施策略性採購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21
香港醫療體系以專科醫生和急症治療為重點,正面對基層醫療體系墮後、公私營醫療體系割裂,以及醫療服務碎片化三大問題。當務之急,是鼓勵社會早期檢測並管理常見慢性病、策略性運用現有資源,發展基層醫療服務。
港穗雙城圖片展覽開幕 林鄭月娥:港府資助交流 促民心相通
作者:編輯精選2021-12-14
團結香港基金與廣東省地方志辦公室等團體舉辦港穗雙城圖片展覽,由12月13日起至明年1月8日,於香港交易廣場及廣州市地方志館同時展出300多張珍貴圖片及展品,呈現兩地2000多年的淵源。
「敦煌女兒」樊錦詩:勠力同心守護藝術遺產
作者:編輯精選2021-10-06
展望未來,樊錦詩教授認為,要進一步挖掘利用敦煌文化遺產資源,以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國」施各法燃亮低碳未來
作者:楊立明2021-09-20
減慢氣候變化意味着各國需着力「減碳」, 但此舉卻常讓元首陷入拖累經濟發展的困局。究竟應對氣候問題與經濟發展是否必然對立?國際間能否覓得同時兼顧兩方面,對人類未來發展雙贏之法?
團結香港基金:大灣區學資歷互相認證,提升香港整體人才競爭力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16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人才報告,指出香港正處於產業升級及人才發展的十字路口。革新教育制度,支持每個人在不同人生階段持續增值, 才能構建學習型社會,支持知識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貨櫃碼頭閒置用地轉換是時候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16
重置碼頭用地真的這麽難嗎?眼看着這一塊塊佔據市區黃金地段的後勤用地淪為廢車場、長期任風吹雨打曬太陽,為何不認真去研究如何好好改劃運用,以發展經濟及緩解市民住屋之困?
霍啟剛倡設文體旅遊局 配合國家發展本地體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9-09
霍啟剛在論壇中表示,香港2025年有份主辦全運會,是港、澳及內地政府更緊密聯繫的契機,並認為,香港在發展體育產業時,應配合國家發展方向,希望本港能夠探討成立文體旅遊局,以幫助體育產業未來發展。
中國氣候特使解振華倡建立全球碳市場機制
作者:編輯精選2021-08-04
團結香港基金與香港科技大學於8月3日聯合主辦「中華大講堂」,邀請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講述中國政府的轉型政策,並與三位享譽國際的氣候領域專家,探討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政府要加快新界城鎮化提振經濟
作者:編輯精選2021-07-09
團結香港基金針對土地房屋政策的新一份研究報告,提出香港仍然欠缺12萬個公屋單位及約9000公頃土地發展,建議政府藉現有新界規劃發展區,推動新界大規模城鎮化。
「北斗女神」徐穎:衛星導航滲入日常生活 改變智能產業發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6-04
人稱「北斗女神」的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徐穎博士於6月3日,應團結香港基金邀請,以「北斗指引 創新未來」為題主講,為香港市民闡述北斗系統的性能與發展前景。
鄭志剛:重塑香港軟實力 倡建更多「文化矽谷」
作者:編輯精選2021-04-29
鄭志剛致力將國際頂尖藝術及人文內涵融入商業發展,目標是形成獨特的人文藝術商業生態圈,孵化當代的藝術家、設計師和建築師,同時與商業相結合,將文化藝術生活化。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供應陷「三低」 須加快覓地紓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21
團結香港基金為未來10年公私營房屋供應作出預測,呼籲特區政府立即行動,加速推進各項造地計劃,盡全力精簡土地及房屋發展的審批程序。
粉嶺高爾夫球場
作者:孫明揚2021-03-10
棕地支援各行各業經濟活動,發展棕地同時,亦要覓地延續不可或缺的棕地作業。
特首宣布東九快有「科技劇院」:演藝學院老師袁卓華談Art Tech的5個看法
作者:李偉民2021-03-06
像香港演藝學院系主任袁卓華這樣的優才,對香港舞台的科技發展,將貢獻良多。他是好奇的白馬,往一個又一個山坡奔跑。一起看看他對科技融入藝術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