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創製造有什麼優勢?如何做好產品開拓大灣區及海外市場?
拼經濟,單靠長官意志難成事?夏寶龍主任說走新路,意味中美關係變質?一起聽聽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分析。
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在香港國際創科展2024上,首度展示了10項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和應用,參觀者可親身體驗創新科技的成果。10項服務和應用均透過HKGAI自主開發的模型製作。
大灣區調解機構的角色是促進對話、解決爭議、提供建議和促進交流,以增進和維護各地之間的合作和互利共贏,同時維護一國兩制原則。
生產力局作為中醫藥發展基金的執行機構,在推動中醫藥發展方面,我們積極配合國家政策,充分發揮香港獨特優勢,以創新科技賦能業界,加強政、產、學、研合作,成就新質生產力發展。
當局也可以考慮擴大IANG中「非本地畢業生」的範疇,容許香港職業訓練機構內地分校完成培訓的畢業生也有資格申請來香港就業,豐富香港的技術及專業人才庫。
近幾年香港吃喝玩樂沒有太多變化,來來去去就這些,消費者的選擇遠不如大灣區內地城市多姿多彩。據我所知,每逢周末和假期到潮汕的高鐵都爆滿,不少人是專程去潮汕吃美食。
港人子弟學校,無論在大灣區或者在中國其他大城市,仍然是需求甚殷的,要辦好港式教育,師資人才的培訓和儲備相當重要,這是高質量學校教育的重要條件。
最近幾年,香港科技大學、城市大學、理工大學等多間大學紛紛到大灣區內地城市辦學或設立機構,毫無疑問,到目前為止,採用香港辦學模式的港中大(深圳)是當中的佼佼者。
展望未來,香港應積極擁抱機遇加速轉型升級,在新一輪全球化和數字化浪潮中以三數融合新質生產力牽引,加速塑造新的全球競爭力。
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十周年發展論壇上,前特首林鄭月娥強調,加強院校合作的工作「已經不斷在做」,包括學生交流、共建實驗室、合作辦學,把香港國際化的特徵引進粵港澳大灣區。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3月23日(周六)在校園內新建的禮文堂舉行建校10周年大會暨發展論壇。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強調,中大(深圳)的立校之本是四個字──「融匯創新」,就是「包容」和「創新」。
政府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在北部都會區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衞炳江校長表示有興趣將部分或整個校園遷入北都教育城。浸大如能率先搬遷至北部都會區,大幅擴充校園發展空間,將會是香港高等教育又一創舉。
現在的香港北部都會區計劃是「萬事欠備,只具東風」。東風其實是香港政府的大力肯定和支持,但北部都會區開發能不能成功,還要考慮很多因素。
香港和澳門預計將比以前更加「社會主義」,以更有效的方式處理民生,同時盡可能使兩個城市去政治化。
如何利用創新科技推動新產業,而又能與大灣區聯動發展,是一門大學問。香港製造業嚴重萎縮,不少人認為過去香港過分倚重金融和服務業,這樣的經濟體系並不健康。
香港理工大學3月1日舉行傳媒午宴,宣布建議於北部都會區的新校區內設立醫學院及附設會議展覧中心的大型教學酒店,以配合大灣區人口的醫療服務需求,促進區內旅遊、會議及展覽業的發展。
部分敵對國家已開始誣衊香港的法治,指控法官受到政治干預,故此,我們在此時絕對不宜對法院施加任何壓力、否定他們的判決。香港人絕對不宜帶頭攻擊月旦自己的司法系統,這危險的先例。
「我希望我的團隊成員,都能找到自己所熱愛的科研事業,因此我會提供最好的平台,也希望成員們能珍惜機會、好好把握,不要辜負這段時光,去好好地追求更出色的研究。」盧怡君教授娓娓道來。
大灣區,我們中國人的南方,在培養有素質的大灣區下一代的音樂人才外,是否應該積極培養有素質的下一代聽眾?香港、澳門、整個南中國, 還望盡早多加教育,逐漸回歸到優秀的嶺南民風地域。
是次合作旨在為經常往來中港兩地的客戶提供更便捷和可靠的醫療保健服務,以滿足大眾對優質跨境醫療服務日益增加的需求。
隨着東莞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愈來愈多的創科企業開始在東莞設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這為學生們提供了廣泛的就業選擇和發展空間。
香港比澳門面臨更多挑戰,因為這個特區陷入了維持地產行業現狀和應對經濟下滑的兩難境地,尤其是中層和基層市民現在紛紛湧向大灣區消費,而不是周末和假日留港消費。
近年華懋集團積極參與創新科技發展,亦涉足護老和健康護理範疇,推動業務轉型。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表示,ESG短期內未必見到效益,但注重的是中長線是否達到預設的公共利益,而重點在於付諸實際行動。
香港人對於本港居住人口減少、資金外流、經濟活動減少,有沒有危機感?我們應該大聲疾呼尋找對策?還是麻木了?
地球的未來取決於人類在2030年之前採取的行動,故政府只剩下6年的時間來確保香港擁有更美好的未來,冀望我城將來能以充滿經濟機遇的綠色創科綠洲而聞名於世。
隨着科技進步,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推出的大灣區旅遊需求預測平台將為業界專業人士和學者提供創新見解和指導,有效地將海量數據轉化為可實踐的資訊,幫助他們作出明智決策,實現價值最大化。
澳區委員在各次政協會議上和諧的政治話語和積極的舉措,顯示澳門的社會、經濟、政治與內地的深度融合已經開始。
香港在發展國際創科中心的道路上急起直追,但在配合國家科創事業發展的效果確實不似預期。香港應同時在創科以外發展新動能,為經濟發展謀破局。
筆者希望港澳有更多的智庫、研究機構和相關團體能夠願意對公眾對大灣區的態度,進行更多的研究。此外,港澳兩地政府有必要加強對內地就業計劃的教育和宣傳工作,並給予適當津貼,鼓勵本地人到內地體驗工作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