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大灣區

把握機遇,引領創新
作者:何劍輝2024-09-05
新加坡學者馬凱碩最近指出,西方民粹主義強烈反對引入移民,反而為香港提供了機遇。香港政治穩定,可以進行長期規劃,向全球人才敞開大門,吸引國際及國內企業落戶。
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找新機遇和新活力?這場論壇給出答案!
作者:編輯精選2024-09-04
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4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員、行業領袖和財經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澳門回歸25周年、全球經濟變局、中國企業出海、資本市場破局等多個主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2024年《施政報告》理大提交建議書:四大核心主題,共繪香港可持續發展藍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02
理大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就2024年《施政報告》提交建議書,圍繞四大核心主題——碳中和城市、香港及大灣區的發展、一帶一路的合作、生命科技健康和醫療,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
盈盈產子看香港運勢
作者:蔣匡文2024-08-31
海洋公園的大熊貓盈盈以19歲高齡產下雙胞胎,都是又一個吉兆,都是香港「旺丁」、「旺人才」之表現。
陳繁昌校長:西方覺得香港與中國已無分別 如何用新手法說好香港故事? 香港怎樣與深圳協同發展 追趕最後機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23
香港科技大學前校長陳繁昌教授轉戰中東10年間,他看到了什麼?石油美元協議結束後,沙特阿拉伯和香港的教育制度有什麼分別?我們的教育有什麼改進的地方?一起聽聽他一系列的分享。
香港轉型中的期望管理
作者:張宗永2024-08-21
我相信大家都接受香港需要求變,但香港的問題不是短期服一兩劑藥可以解決得到,更不是等9月聯儲局減息便天下太平。這求變的過程,會是漫長而且痛苦的。
跨境調解有什麼挑戰?培養人才有四大策略
作者:梁淑瑜2024-08-15
大灣區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需要強大的法律支援體系來支持企業的發展,唯在處理跨境爭議時,往往欠缺相關人才。香港須從四方面培養更多跨境調解人才,提高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的調解服務能力。
特首東盟拓商機.親歷個案柬埔寨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09
就讀高中,參加帶路先鋒公開賽,贏取冠軍,獲獎外訪,但被安排去了一個落後的東南亞國家。然而,它卻燃亮了我的世界,這竟是一次畢生難忘的旅程──柬埔寨絲路之旅。
公營醫療系統壓力不勝負荷 冀政府平衡資源配置應用創新科技
香港有優質的醫療制度,卻出現醫療資源配置失衡問題,令公營醫療系統壓力不勝負荷,加多公私營協作是不二做法,引入更多合標準的境外醫生,提升中醫角色亦有助改善問題。
蕭耿:以制度創新 疊加港深優勢 共建世界級科創樞紐
作者:香港國際金融學會2024-07-30
在大灣區的雙循環經濟環境下,香港與內地城市之間的合作與競爭並存。要突破「二選一」的困境,關鍵在於實現「1+1>2」的創新制度安排,將香港的國際化優勢與內地的廣闊市場空間有效結合,釋放新質生產力。
陳萬雄:大灣區對中華文化「一體多元」的貢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24
講座上,陳萬雄提出一個重要觀點,就是中華民族和文化的一體多元;嶺南文化也是一體多元的,不僅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和雷州文化在大灣區和諧共處,今天到鶴山市龍口鎮,還可找到鮮卑人聚居的古村落。
國家全面深化改革與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角色
作者:劉兆佳2024-07-24
中央不得不慎重思考如何提振香港的經濟活力的問題,並出台不少惠港政策和措施推進香港經濟的轉型和增長,總的趨勢是加强香港與内地在經貿和金融上的聯繫,從而增加香港的發展機遇。
會計師公會訪京 連接中港人才與機遇
作者:香港會計師公會2024-07-24
香港的專業服務業多年來蓬勃發展,不僅推動了本地經濟的穩步增長,也為國家經濟的騰飛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香港會計界需要善用國際化優勢,與內地同行加強交流合作,確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淺談博物館與香港學生在大灣區的活動
作者:劉煦元2024-07-15
當香港學生遊歷大灣區9市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大灣區博物館聯盟的24間博物館,學生由小四至中六這9年的博物館教育遊課程,無論在價值觀、對國家的認識及人生觀都會有莫大的裨益。
酷暑之夏
作者:項明生2024-07-06
長期躲在香港蝸居冷氣房之中,會不甘寂寞,於是項明生今年計劃了暑假4個短線團。
以改革開放為坐標 替香港定位
作者:陳景祥2024-07-06
香港的制度優勢獨特,可補充內地體制之不足,內地或難以複製香港的一套。自改革開放以來,香港在國家發展進程中都有無法取代的作用。
2024香港書展 主題影視文學 聯同海外共揚閲讀文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27
書展文化活動顧問團投票選定今年書展年度主題為「影視文學」,並以「從香港閲讀世界:漫遊光影文字間」點題,希望透過廣受歡迎的主題,讓更多市民及旅客發掘閱讀的樂趣,細味香港影視文學的獨有魅力。
粤港澳同上一堂課:探討幼稚園傳統節日愛國教育
作者:温志倫2024-06-20
6月14日(周五)粵港澳同一堂課·愛國主義教育(幼稚園)交流研討活動在佛山市舉行,粵港澳三地學前教育工作者同台交流,如何以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為載體,促進幼兒愛國情懷萌芽的實踐經驗。
三中全會下月召開 大灣區有哪些看點?
作者:關品方2024-06-07
中央最近出台促進流動性的政策(重點針對房地產市場),估計三中全會將會進一步為擴大總需求(包括消費、民間投資、國家投資、公共開支、高增值出口,對外直接援助及投資等)推出強力有效、有針對性的政策。
「格力創新──邁向綠色未來 成就美好生活」香港站圓滿結束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04
格力日前在香港舉辦「格力創新──邁向綠色未來 成就美好生活」世界巡迴論壇香港站,於活動上除展示綠色解決方案的重要性及綠色、環保和節能產品外,更宣布推出為期5年總額100萬港元的格力大灣區香港獎學金。
香港航空業面對嚴峻的挑戰
作者:羅祥國2024-05-27
香港在疫後的復航浪潮中不進則退,中期而言,筆者提出5點香港航空業面對的問題,期望政府和業界能共同攜手,作出改善。
陳茂波:特區政府外訪有助釋除誤解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7
事實上,儘管當前地緣政治錯綜複雜,但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世界的共同責任,各國須建立更穩固的合作基礎、更暢通的溝通渠道,才能讓全球邁向零碳有更大的成功機會。
香港大學申作軍副校長:大灣區跟上了矽谷創科水平嗎? 大學聯盟怎樣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25
第二屆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在沙田舉行。香港大學副校長(研究)申作軍教授與我們分享,大灣區跟上了矽谷的創科水平了嗎? 大學聯盟怎樣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ICSD創立CEPAR® 五步方法 獲國際期刊認可 設瑞士日內瓦分部 認可ESG策劃師課程拓展至大灣區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2
國際可持續發展協進會(ICSD)推出全港首個認可ESG策劃師CEP®課程,ICSD創會主席葉榮鏗指出,市場上的ESG課程欠缺一套實用而簡明的方法去解決實務的問題,CEPAR®正好填補這一個空缺。
ICSD創立CEPAR® 五步方法 獲國際期刊認可 設瑞士日內瓦分部 認可ESG策劃師課程拓展至大灣區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2
國際可持續發展協進會(ICSD)推出全港首個認可ESG策劃師CEP®課程,ICSD創會主席葉榮鏗指出,市場上的ESG課程欠缺一套實用而簡明的方法去解決實務的問題,CEPAR®正好填補這一個空缺。
陳智思:年輕人在港從事文化藝術大有可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22
「今時今日更需要了解不同範疇的行業資訊,什麼都要懂一點,從而將不同界別聯繫到一起。今日不是說人有我有就可以,而是要多元化、多創意,眼界要開闊,思維要打開,才能提升香港的競爭力。」──陳智思
大灣區研究產出大增 產學研合作激發新質生產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21
大灣區作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區內的活躍研究人員數目在2018至2022年,5年間幾乎翻了一倍,複合年均增長率達19%。
香港教育大學鄭美紅副校長:教師培訓如何配合大灣區發展? 6P策略怎樣適應AI教育未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16
第二屆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在沙田舉行。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鄭美紅教授與我們分享,教大如何改善教師培訓,配合大灣區和人工智能的發展。
深圳創建中學歷程
作者:曹啟樂2024-05-16
在尋找校舍的過程之中,才發現原來深圳從事民辦(私立)教育的機構很多,特別是高中階段的教育。而港式教育在內地落實,需要靈活處理,務實考慮。
無創產檢之父盧煜明教授:香港創科企業怎樣走進大灣區? 有什麼優勢助力國家 建設科技強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14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教授相信,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香港創科產業也前所未有地擁有龐大資源,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時機。一起聽聽他對香港和中國創科發展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