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鬼叫你窮啊」年代,香港人不怨天尤人憑頂硬上精神,克服一個又一個的難題。然而,只有老百姓窮,特區官員從來沒有窮過,要求官員頂硬上,可能是緣木求魚。官員頂不住硬也無可厚非,但切莫知難而退。
截至2023年7月31日,共有30183人通過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來港工作。在人才數字回升的情況下,筆者認為現時正是計劃、穩固本地人才庫的最佳時機。
周永新表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論述過於宏觀,而且內地的創科產業早已建立起來,香港卻仍在起步階段,怎樣配合國家的發展大局及在其中發揮所長?他建議,特區政府在有關宣傳時必須多作解釋,並且以具體事例說明。
在中美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新加坡和香港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來增強國際影響力?馬凱碩為什麼對小國的未來更加樂觀?一起聽聽有33年經歷的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的分享。
香港的財赤問題不斷惡化,特區政府亦應有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的決心,政府首先要縮減公務員團隊規模,省減開支,同時要研究出售可以商業營運的政府資源,如郵輪碼頭及房委會商場等。
新加坡學者馬凱碩最近指出,西方民粹主義強烈反對引入移民,反而為香港提供了機遇。香港政治穩定,可以進行長期規劃,向全球人才敞開大門,吸引國際及國內企業落戶。
說到底,學者專家和科研人員才是大學的骨幹、資產,校董會/校委會無法取代他們。至於如何分主次,答案其實很清楚。
香港可以從內地輸入人才,這雖無可避免,但並非最上策,因為這等於把家人的飯搶過來自己吃,內地也是殷切需要人才的。更好的方法是盯着歐美的人才,尤其是美國的華裔科學家或工程師。
我相信大家都接受香港需要求變,但香港的問題不是短期服一兩劑藥可以解決得到,更不是等9月聯儲局減息便天下太平。這求變的過程,會是漫長而且痛苦的。
香港電台總監(電台)鄺思燕,大學畢業後加入港台,一做超過30年。這次本社專訪這位音樂系才女,聽她講述本港唯一古典音樂電台(港台第四台)走過50年的點滴,以及電台在頻道定位、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構思與規劃。
首屆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7至8日假會展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表示,4月底已批出近18萬宗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申請,逾12萬人已抵港。國家冀大灣區緊密對接香港引才需求,形成近悅遠來的引才用才格局。
時代變了,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否也可以變動一下?以往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策略,今天是否可以實踐共同富裕?那麼,整個族群的幸福感,是否可以「水漲船高」,一起上升?
展望新的一年,科技園公司會繼續建構蓬勃的創科生態圈,並協助園區公司吸納創科人才、助它們把科研成果商品化、吸引資金,助它們快速成長,驅動更多創科成就,助力香港向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進發。
香港工程界每年人才短缺達3000人,香港城市大學工學院新推2024/25旗艦課程:研究、創新及環球工程(PRIME),30日舉辦招聘日,邀請13個行業近70家企業聯招人才,全力擴大職業人才庫。
香港大學團隊研究引用LinkedIn的數據,統計發現香港近幾年來雖有人才流出,但也有人才流入。
我們經常聽到香港人移民,但原來亦有很多人喜歡移居香港,除了持其他國家護照的內地人士之外,東南亞甚至台灣都有很多人喜歡移居香港。當政府暫停了投資移民計劃之後,那些人當中有不少移民新加坡。
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周一(27日)在香港財經論壇2023表示,香港為世界各國搭乘中國式現代化巨輪架好了舷梯、跳板。所有關注中國式現代化的財富看家,都不能忽視香港。
假如我們把今年6月,英國學人智庫(EIU)的香港宜居指數,與明年相若時間的數據作一比較,或許可以看到港人對本年10月《施政報告》施行後的效果的真正滿意度。
昨天,我又到榕樹頭去,以為大家都會談新鮮熱辣的《施政報告》。誰知,大部分反應是:「與我何干?」
「息魔」從來都是左右樓市去向的指南針,而置業人士對後市的信心,則是影響樓市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記得2003年沙士期間,香港經濟一片愁雲慘霧,幸得中央出手,推出「自由行」措施,市民恢復信心,樓價就上升。
關於解決香港土地和房屋問題的方案多不勝數,我們不是缺建議,缺的只是決心和執行力。連撤銷一項已執行逾10年、已經無實際作用的樓市辣招都猶豫不決,其他更複雜、涉及更多利益的土地房屋政策,政府是否更加猶豫?
目前需要提振信心,已經刻不容緩。至於是重提「十大建設」,還是北部都會區加快加碼,這是特區政府如何激勵經濟專家動腦筋和提出詳細計劃的問題,關鍵是要有計劃,能夠讓港人和國際投資者振奮人心的計劃。
作者: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2023-09-19
培育人才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動力和基石,因此宜及早為人力資源作出長遠規劃。希望政府制定長遠及清晰的人口政策,訂立積極進取的人口目標,鼓勵香港人生育,並吸引更多移民人士回流香港。
香港作為國家對外的超級聯繫人及國際窗口,我們可以扮演一個優秀的聯繫人角色。其中,通過教育,我們可以讓世界各國的精英匯聚香港,學習各國文化及創科研習,培養人才以促進文化交流。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教授臨別贈言,希望新一代繼續創新,不要阻止他們使用創新科技。老師也應該有迎接新科技的態度,考慮怎樣令到下一代更加適應新的科技,這樣的國際都會才是成功的。
港人到內地退休,加上留在內地發展的香港年輕人,而移居香港的有優才與有財之士,雙向移民重現,只要特區政府與大灣區各地政府合作將事情做好,也是體現共建大灣區的精神。相信隨着時間推移,雙向流動的質量將改善。
只有經營者才知道什麼人值得去搶,政府只需要「畫隻龜」,盡快放行便可以,千祈唔好為了一個本地三流人才而放棄一個一流人才,咁樣做,只會令香港愈撈愈霉,香港人才反而會被其他地方搶走。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早前接受廠商會會長史立德訪問,為香港勞動市場把脈,並分享特區政府吸引人才和應對勞動力不足的最新策略。
香港教育大學客席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認為,政府應解釋怎樣看待和如何準備5年、8年之後的勞動力供應?也需要有一套想法或計劃,好讓年輕一代知道自己再走下去,朝哪個方面,能夠在事業發展上,找到可行的道路。
筆者在上世紀90年代就知道美國MBA連報告也寫不出的,因為學位也可以「共讀」而得。美國的「知華」人士愈來愈少,從留學生數目就可知,日後只會更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