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城市大學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推動香港以及國家在天線、微波、毫米波、太赫茲波等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致力協助國家在科技發展與世界接軌成為領頭羊。

中國承諾了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數以萬億元的產業將圍繞着相關議題,提供很多機遇,先行者肯定有優勢。未來綠色產業可以歸納成哪六大業務板塊?

3月28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學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舉行成立儀式並揭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去年在《財政預算案》宣布成立「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推動香港數碼化經濟的進程,委員會必須盡快與國家數據局合作,設計出一套最能發揮香港一國兩制、國際化優勢的「數碼政策」。

香港城市大學高時空分辨電子顯微鏡中心研發出世界首台時間分辨像差校正環境透射電子顯微鏡,並且不斷進行提高電子顯微鏡性能的研發,使其在觀測過程中能夠更快捷及準確。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在《明報》撰文表示,作為一個全球城市,無可避免要攀上更高的世界地位,但只講求主流的創造財富手段,如創科創業,又有沒有考慮其他人的需要?

香港大學於3月15日舉行高桌晚宴,超過1000名嘉賓出席,為一系列111周年慶祝活動畫上完美句號。

兩會之後,特首李家超帶同一眾官員拜訪國家科技部,雙方一同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加快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安排》,反映出中央對香港創科發展的高度重視。

老師被視為學生終身學習的領航員,所以「城大老虎班」面向的不止是學生,也會與校長們分享教學心得。

最近,中國國務院審議了它的機構改革方案,重點是加強包括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在內的重點領域的機構職責優化和調整。這一結構性改革將有助於中國更好、更快地實現科技創新目標。

立法會議員邱達根認為,特區政府除了要做好實體基建外,還要做好數碼基建(digital infrastructure),因為發展數碼經濟,數據高速接入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日前在《明報》撰文表示,年輕人有各種夢想,不能生硬將他們套入某種單一的期望、夢想、將來。

數碼化轉型還要帶給我們多少的意外「驚喜」?筆者可以肯定,聽天由命並不是辦法,政府與企業都有責任及早訂下相應監管規範。

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過程中,中央各項政策措施,香港到底有多大知情權、發言權和決策權?涉及香港和鄰近地區的發展計劃上,香港可以如何為自己爭取利益?這也許是新時代特區政府必須正視的新問題。

正所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AI的發展趨勢已成,我們既然阻擋不了,就應該好好地學習及應用它,以便跟上世界發展的潮流,提升我們及整個社會的競爭力和生產力。

討論香港的未來,就要將其置於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之內。粵港澳大灣區在科技創新和製造業領域展現出了極強的國際競爭力,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作為中心城市,香港更可以有新作為。

曾參與城大「老虎班」計劃的三位學生表示,「老虎班」師資力量強大,資源豐富,提供學生多元資源和實踐的機會,有助學生開拓視野,發掘自己的潛能。

美國掀起的全球半導體產業動亂方殷,我卻看到了一場沒有贏家的對決。

發展綠色科技固然需要紮實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但同樣重要的是投融資和商業管理上的支持,以至巿場研究和推廣。跨界別聯手合力鎖定痛點、研發方案、支持應用,將更好推動整個綠色科技積極循環。

於10月8日舉行的「城大老虎班體驗日」中, 40位高中生參與編程工作坊,在張澤松博的到帶領下,利用3D建模平台,親自編程設計3D老虎。

中國已經展示了在工業、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廣泛能力,並繼續朝着現代化社會的方向邁進。可以預見,這個趨勢發展之下,中國將為構建新的世界經濟秩序作出重要貢獻。

筆者認為《財政預算案》的創科篇,與《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首尾呼應,為藍圖當中各項措施投放資源,非常務實。常言道「時間就是金錢」,筆者希望特區政府各部門善用這些資源,盡快建立國際創科中心。

城大「老虎班」提供各式各樣的高質素課程和培訓讓尖子參與,使其充份培養潛力。郭位校長相信「老虎班」將有助發掘具天資和態度優良的學員,讓其實踐所長,為社會及人類的發展出一分力。

香港理工大學滕錦光校長表示,今年9月將開辦多個新興新碩士課程,以迎合社會人才需求。另外,多個校園擴建及優化項目將相繼落成,為學生提供更多教學及休憩空間。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與新管理層周二(2月7日)首次與傳媒會面。她指出,大學將會透過三方面來配合政府的創科規劃及政策,致力貢獻及協助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香港中華總商會2月1日(周三)舉行癸卯年春節團拜。中總會長蔡冠深在中總新春酒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正如特首所說,香港已經重返國際舞台,中總要推廣香港優勢吸引全世界來香港上市。

在這些爭奪資源的過程中,一個國家或群體的綜合競爭力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其中尤以科技為主。當年鄧小平專注於科技和教育,如今大家都能體會到他當年的智慧和遠見,奠定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基礎。

後疫情時代正是聯繫地區建制組織與學校的最佳時刻。地區建制組織具有足夠的社區網絡,跟商會、鄉事、政界、民生組織亦有緊密聯繫,加上不少學校具有社區所欠缺的實驗空間與創科設施,兩者互補不足。

創新科技在驅動人類文明向前發展?看看今天的世界,親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還大有人在,但是二戰的慘痛經歷,並沒有為今天的世界帶來教訓;和平的呼聲,已經幾乎完全聽不到。

中國對外恢復通關是重要的一步。或許在開始階段,中國的企業家仍要修補或重建對外的商貿關係,但當今世界太需要中國價廉物美的商品,中國的貿易額總會持續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