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14 2025 11:26:1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俄烏戰爭

霍詠強:愈靠近戰場,對俄烏戰爭愈謹慎?保加利亞、立陶宛與俄羅斯的恩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07
國際政局上有一個有趣的觀察,便是愈靠近戰場的國家,對俄烏戰爭的取態愈謹慎。時事評論員霍詠強為我們分析保加利亞、立陶宛的態度,為何難以揣摸她們的態度?
G7能對俄油設上限價嗎?
作者:施永青2022-06-30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在德國巴伐利亞州舉行,據報是次峰會的一項內容是要討論如何設定俄羅斯石油上限價。現實是自從俄烏開戰以來,國際油價已比開戰前升高了一倍有多。俄羅斯根本不愁自己的油會沒有人要。
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
作者:施永青2022-06-30
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援並非毫無保留,西方除了不肯出兵參戰外,在武器方面亦有很多保留。而俄羅斯的策略是圍而不攻,隔絕烏克蘭守軍的對外聯繫,直到彈盡糧絕,士氣低落,唯有投降,逐步消耗烏克蘭無法補充的兵源。
歐洲變局
作者:陳文鴻2022-06-29
俄羅斯顯然是借烏克蘭之戰改變東歐的安全局面,是重建冷戰造成又一次的歐洲分裂,抑或是在美俄衝突中歐洲宣布中立?烏克蘭之戰歷史意義重大而深遠!
削弱俄羅斯談何容易
作者:張建雄2022-06-27
若有人認為俄國只是軍事強國,而不是經濟強國,是錯誤的,加上綜合國力是財力、軍力、文化力量和組織能力的組合,俄國力量可以和歐洲三強較量, 絕不會吃虧。
俄烏戰爭影響內政 美宜懸崖勤馬
作者:黃錦輝2022-06-25
美國資深記者Chris Hedges指出,美國國會投票,以大比數贊成向烏克蘭提供近400億美元軍事援助,此舉將會讓美國陷入無節制軍國主義之死亡漩渦;然而,美國政客卻罔顧本土社會保障政策的安排。
供應鏈會大幅撤出中國?
作者:謝祖墀2022-06-23
許多評論家在議論企業,特別是與中國和供應鏈相關的議題時,只是着眼在現在和近期的局勢,對於稍遠一點的局勢以及其他因素帶來的可能影響往往沒有更深入的考慮。
加里寧格勒
作者:陳文鴻2022-06-23
立陶宛與歐盟堅持不是對加里寧格勒全面陸路封鎖,掩飾此舉的政治與軍事意義,無非是藉以欺騙俄國,得寸進尺也進行戰爭的準備,削弱加里寧格勒作為俄羅斯飛地堡壘作用。俄羅斯會怎樣反應呢?
俄烏戰爭損人不利己 美應速叫停
作者:黃錦輝2022-06-16
基辛格認為,拜登將美國和人民的未來押在俄烏衝突的地緣政治策略上,是嚴重錯誤的,這將會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戰略災難;筆者對此非常贊同,並希望俄烏衝突盡快平息、這場毫無意義的戰爭盡快停止。
從有關國共內戰的電視劇看和平
作者:陳奕偉2022-06-13
在烏克蘭戰事風起雲湧的今天,從兩岸有關國共內戰的電視劇立體地了解一下真正的戰爭,或許對於沒有真正接觸過戰爭的我們,有更深刻的「體會」。
陶傑:是傀儡、稻草人,還是屠城的木馬?
作者:編輯精選2022-06-09
拜登的「癡呆」與「口誤」,原來是另類的心理武器。美國的敵人正在籌劃「超限戰」,拜登這個「老人牌」、疑似間歇性故障的機械傀儡,有如在麥田上樹立的一個稻草人,對於烏鴉,又何嘗不是超限戰的一種?
聯繫匯率易進難退
作者:張宗永2022-06-08
有人提出中國內地與香港經濟關係密切,聯繫匯率掛鈎的對象應該是人民幣而不是美元。如果港元放棄和美元掛鈎,香港對國家套取外匯,以及作為中國企業跑出去和人民幣國際化的護城河的重要價值還存在嗎?
美國加息何時才見底
作者:張建雄2022-06-02
美國財政收入只是4.17萬億美元,單是付息已是赤字,大概率要賴息,而不是賴債那麼簡單。但美國為何仍要挑起俄烏戰爭,令通脹失控呢?
俄烏戰爭前車可鑑 國家發展須靠自家科技
作者:黃錦輝2022-05-30
近期俄烏戰爭不斷地升級,毫無半點在短期可平息的跡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的支援之下,烏克蘭愈戰愈勇,反映每個國家都需要擁有自己的科技,才能避免受制於人。
戰爭中潛藏的假態度、真意義
作者:霍詠強2022-05-24
儘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高調表明擔憂糧食危機,卻沒有取消對俄羅斯核彈級制裁的意思。更詭異的是,美國本身是糧農產品大國,同時是糧食危機的受益者,所以其聲明到底是要解決問題,還是奉勸其他國家盡快下單?
兩年一次的戰役如何終結
作者:張建雄2022-05-23
俄烏戰爭中,歐洲人無論如何都是輸家,不同是將能源依賴,由俄羅斯轉為美國,多年心血,付諸東流。西方的利己主義和掠奪性全現,非西方人士的財產保護權、契約精神化為烏有。
潘俊恩:俄烏戰爭未料攻守勢異 芬蘭瑞典無懼邁步北約
作者:編輯精選2022-05-20
北約稱俄羅斯是「幾十年來歐洲和大西洋面臨的最嚴峻的威脅」,並於東部加強部署軍隊,成員國亦增加國防開支計劃。因此「歡迎」芬蘭和瑞典的加入申請,對俄羅斯形成戰略合圍。
芬蘭瑞典入北約 半路殺出土耳其
作者:丁望2022-05-20
5月16日,芬蘭和瑞典正式宣布,申請加入北約,增強防衛國土的力量,仍秉持原來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威脅他國的領土安全。兩國的申請,卻出現「半路殺出程咬金」的障礙:土耳其表示不同意他們加盟。
第三次世界大戰vs第四次工業革命
作者:何劍輝2022-05-19
事情總有正反兩面,人類的工業化也是。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財富和生活素質得以提升,但武器的發展也愈來愈精良,武器的款式也層出不窮,潛在損害大。作為世界領袖,應帶領人類作出一個最佳的未來發展選擇。
俄中唇亡齒寒 港再逢大變局
作者:袁彌昌2022-05-18
5月3日,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出席立法會簡報工作重點,罕有回應香港有可能被牽涉入歐美制裁之中,特別是有機會被移出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折射出北京的考量與評估。
中國與西方在貿易和商業方面的未來可能情景
作者:謝祖墀2022-05-13
隨着時間的發展,這些情景將會怎樣演變?許多跨國企業和中國企業的管理層人員和智庫及研究機構亦曾與我交流過。可以說,大家的觀點各不相同,眾說紛紜,都自覺是有理有據的。
讀三國看俄烏
作者:張建雄2022-05-12
時至21世紀,北約就是曹操,烏克蘭就是荆州。北約東擴,取荆州就危及江東安全,所以江東就是俄羅斯,孫權就是普京,而赤壁一戰,就是取頓巴斯,結果如何?
從烏克蘭戰爭看台灣問題
作者:施永青2022-05-11
按大陸民間的說法,美國如果連俄羅斯也不敢硬碰,應沒有膽量與中國直接開戰。不過,北京政府並沒有當《台灣關係法》不存在,否則不可能在台灣問題上表現得那麼克制。
美國設下圈套 俄國陷入困局
作者:施永青2022-05-10
美國從來沒有打算一走了之,任由俄羅斯在烏克蘭為所欲為。美國不但在經濟上對俄羅斯進行嚴厲的制裁,還聯同北約的盟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好讓烏克蘭人為美國打一場持久的代理人戰爭。
美軍赤膊上陣前,先做戰略試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5-07
美國傳媒近日大肆報道美方承認向烏克蘭提供情報,幫助擊沉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除了顯示美方援烏的「底線」放寬之外,有內地網民更質疑,這是美國要介入俄烏戰事的一次戰略試探。
東方智慧與西方「夢遊」
作者:郭一鳴2022-05-06
俄烏爆發衝突,中國的利益無可避免遭受損失,但中國秉承「以和為貴」的傳統,積極勸和促談,保留較大的政治迴旋空間。相比之下,美國和北約的種種作為,企圖利用這場戰爭謀取地緣政治利益,顯得非常自私和短視。
匈牙利親俄總理 拒絕烏克蘭借道
作者:丁望2022-05-06
歐盟於5月4日宣布,對俄羅斯實施第6輪制裁,逐步禁止進口俄原油和天然氣,重申反對俄侵烏行為。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表示,不會停止進口俄能源;在不久前,他則強調不會借道輸送武器到烏克蘭。
從美國三率看未來
作者:張建雄2022-05-05
美國聯儲局2022年三月才加息一次,再加5次,聯儲基本利率若到3.75-4%,LIBOR和國債利率要加多少?不敢想!美國人能不焦慮?
中方東海射火箭 美對台軍售便叫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5-05
美國拜登政府第一宗對台軍售項目近日突然叫停,官方說法是俄烏戰爭令生產線擁擠,故此波及台灣。但另一邊廂,中國從海上屢次發射「長征十一號」成功,對美國對台政策上會否有特別意義?
制裁俄羅斯到底成不成功?
作者:霍詠強2022-05-04
在打壓俄羅斯角度而言,美國的制裁可以説是收到效果,但和預期有極大距離。在一眾西方國家不斷加碼的制裁之下,雖然俄羅斯油氣的出口總量有所下降,但收益於價格飆升,向歐盟出售化石燃料的收入卻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