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深圳和香港應該「強強聯合」、相互賦能,以推動深港兩地在科技、人才、資本等層面上的深度融合,共同朝着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邁進。

雖然北部都會區今年內並無計劃出售政府土地,但發展商和投資者仍然積極地參與換地和重置項目,完成補地價後將可升級土地價值,「概念」已迅速成為新寵兒,市場對潛在商機虎視眈眈。

大灣區「9+2」不僅是一個地域概念,也同屬嶺南文化圈。嶺南文化的根在珠三角地區,源遠流長,人才輩出,在過去半個多世紀,嶺南文化在香港得到很好的傳承,並且發揚光大。

隨着學生人口的流動,其實不論是否有收生困難的學校,亦應秉持拓荒精神去考慮搬校。因為新發展區的區民對學位的需求,並不只會集中於某個類型或等級的學校。

香港特區政府積極地推動「數碼經濟」發展,可藉此參與「數字中國」建設,促進香港與內地社會融合,特別是可以以「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

作者: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2023-05-25
面對本港多項大型基建及規劃項目如「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等,尤其需要大量的建築、工程、測量等專業人才,而今次「發展及建造」廣納不同人才,正好迎合有關項目的發展。

港產電影《緣路山旮旯》顯示了一些被人遺忘卻正在活化的鄉村新面貌,吸引不少城市人前往「打卡」,為這些村落帶來生氣。保育及復興這些沉睡了半世紀的村落難嗎?需要什麼條件?

香港印洲塘及深圳大亞灣一帶,將會發展成為「生態康樂旅遊圈」,主打生態旅遊,筆者建議特區政府支持香港各大學,把珊瑚研究工作擴展至北區,除環保之外,也可以藉此加快香港與內地生態融合的步伐。

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今年12月20日出席灼見名家投資論壇時發表題為「把握發展機遇 口岸經濟引擎」的演講。他說,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料需時約20年,目前已在開發中。

規劃多時的「明日大嶼」計劃,政府周二(12月20日)正式公布最新方案,交椅洲人工島由兩島變成三島設計,以「Y形」水道分隔各島。總工程造價預算增至5800億元。

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今年12月20日出席灼見名家投資論壇時發表題為「把握發展機遇 口岸經濟引擎」的演講。他說,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料需時約20年,目前已在開發中。

理大宣布成立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PReCIT)為創新科技、發展策略及相關政府政策提供學術建議。

我們的城市已進入一個成熟期,除了基建之外,需要更多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的非基建創意和前瞻的交通政策理念。

在香港繼續一國兩制和深圳繼續經濟特區制度下,北部都會區和前海的出現,是允許在一個特定的局部做某種突破。這種嵌入模式可以通過進一步擴大兩地的交流,在效率上實現雙贏,是以制度變動理順市場關係。

過去三年,港深兩個城市最具體的向對方靠近和示好的行動,無過於深港前海合作區擴大,以及香港前所未有地提出了北部都會區發展戰略。兩者在發展面臨什麼挑戰?有什麼可預期的前景出現?

7家政府資助大學校長周三(10月19日)發表聲明,歡迎行政長官在2022年《施政報告》中宣布多項支持本港高等教育和創科產業發展的新政策。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房屋問題的關鍵在於土地儲備不足,李家超在北部都會區等長遠土地規劃上均有着墨是好事,但在保障人均居住面積上,仍需要多下功夫。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三(10月19日)上午出席立法會大會,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出大量政策措施,着重提升政府長遠規劃能力,以及香港的國際競爭力,挽回受到新冠疫情及地緣政治亂局影響的經濟。

新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接受本社專訪時表示,24年前政府致力發展創新科技,因為種種風雨而沒有徹底實行,如今香港再次面臨轉捩點,各界憧憬未來發展路向,是發表創科發展藍圖,凝聚共識的好時機。

鑑於北部都會區及「雙城三圈」未來發展潛力龐大,毗鄰物業的升值潛力均被看高一綫。希慎興業、香港興業攜手於大埔半山豪宅地段規劃發展的「林海山城 VILLA LUCCA」,有望成為大埔傳統豪宅新典範。

港府提出的逆向隔離安排是實行一國兩制具有一定程度創新性突破的示範,而挑戰在於廣東、深圳和香港方面如何在許多技術細節上達成共識,這些細節在全球和地區內可能有望進入疫情的最後階段時必須解決。

香港理工大學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周五(8月26日)舉辦首場「創科論壇」,前港深合作策略規劃顧問凌嘉勤指出,北部都會區計劃需要多個界別在規劃和土地使用方面通力合作,以利港深長遠發展合作。

我們可否以新加坡為目標,在20年內追上她今天的水平?只要看看中國在29年中人均住宅面積能猛增494%,若仍認為香港的56.9%太過進取,則我們不應羞愧嗎?

現今的許多新市鎮,失去了文化底蘊的特色,個個都大同小異。而我們視之珍貴的,不僅僅是土地,更加是土地上留存下來,近千年氏族形成的文化結構。

香港中文大學建議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投放更多資源設立獎學金及財政援助計劃,讓更多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來港接受高等教育;並設立嶄新的「全球大灣區2+2」學位課程,讓學生受惠於兩地教育的長處。

鼓勵大家努力想像粉嶺高球會成為香港中央公園和去那裏遊玩的開心感覺,以及以大家各自的方法告訴政府:廣大市民希望這裏將來變成位於北部都會區的香港中央公園。

港鐵公司是灼見名家ESG企業典範大獎的得主之一,其公司主席歐陽伯權接受本社專訪,闡述港鐵公司制定新的企業策略「變·造未來」,積極貫徹ESG原則,以實現減碳目標,促進社會共融,以及個人和社區的發展空間。

新一屆特區政府政府任重道遠,必須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及「十四五」規劃的機遇,開拓創科產業,為香港經濟持續增長而努力。

新界原居民生活方式不變,人心更是從來沒有離開過祖國,根本不存在人心回不回歸的問題,甚至我可以說,在大歷史的軌跡下,新界從來沒有離開過祖國的懷抱,只是曾經租借給英國99年而已。

數字經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國家亦不敢怠慢,強調要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然而,在一國兩制之下,不少香港中小企業對數據「過河」無不戰戰兢兢,恐怕一不小心會觸犯內地法律,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