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學習

教育之挑戰:「對口」讀書?
作者:程介明2024-11-29
先進的科技,可以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出現了學生學習形態改變的可能性。科技對教育的作用,就是把學生從嚴密的規格中釋放出來,成為學習的主人!
兩個世界
作者:海星2024-11-22
多了接納孩子稀奇古怪的想法,他們看世界的視角,確實與我們不同,不用勉強,跟我們成人一樣。
揚州炒飯
作者:譚寶碩2024-10-30
知識是起步的指南針,需要把學到知識理解,變成自己的學識。然後需要有人生經歷,人生經歷會將學識深化、融匯貫通,變成屬於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如此,才能稱為學習。
如何看作文的批改?
作者:程介明2024-10-10
學生互評,是筆者一直倡議的「把學習還給學生」一個具體的操作方向。但是學生互評,也是教師不容易過的一個關。核心的關注是:學生互評,不可控。
香港人要改變,重拾求知慾,社會才進步:好奇心的五大類,你屬於哪種?
作者:李偉民2024-09-1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們不需要做一個Mr. Know-All,但是,怎樣都不要活在「空窗期」,要100歲唔死都有新知識充電;不好奇的人,天天「西線無戰事」,在無知中老死。
知了學飛
作者:譚寶碩2024-07-14
以真實、誠懇、謙虛、清明的心,去學習,去工作,去生活。如此,便沒有執着,沒有迷惑,能看清人生的方向。
領先始於學習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02
徐漢曦曾在倫敦、紐約和洛杉磯生活,他認為香港可能是最令他振奮的城市,「所以當我知道有機會在香港工作時,毫不猶豫便動身。」
要學的還有不少──豉椒味菜炒胗肝腸粉
作者:李文基2023-10-15
雖然年近退休,但要學習的興趣事物,還是多不勝數。就因每個周日下午都參與乒乓球活動,便把周日賽馬投注節目縮减了一半,看看有何辦法保留得兩全其美? 互不受影響就好了。
學習 · 關愛 · 創新
作者:程介明2023-10-06
我們說教育是「人影響人」的事業,「愛」是人傳染給人的。「關愛」的創新,不是一種設計,而是反璞歸真,撥開種種迷霧,允許人性的互相關懷,得到自然的流露。
學習:一個過程
作者:程介明2023-09-22
其實,中小學的學習,都是一個過程,其目的不是匯聚性地為了達到某個目標(更遑論考試成績),而是開放性地為將來的人生打開一道大門。
學習:微觀與宏觀
作者:程介明2023-09-15
學習是因人而異的,因此,人類學習的走向,必然是逐漸離開工業生產流水線的模式,脫離劃一化的「讀書」模式,也就是離開眼前的正規學校模式。「教育」的下一步發展,不會是加強劃一性、可控性。
讀書與學習
作者:程介明2023-09-08
小學、中學,學生的學習愈來愈「正規」,我們就逐漸把「學習」,完全看成是學校裏面的學習,也就是「讀書」。本欄數年來的「老生常談」,就是觀察到學校裏面的學習,往往被對於成績、升學、就業的追求,霸佔了。
善用一筆過津貼 推動校本家長教育
作者:卓王詠詩2023-06-07
透過有系統及主題式的家長教育課程,可以發展校本家長教育資源,並建立正向家長教育的文化。
一家人的故事
作者:張灼祥2023-05-11
微電影《在一起才是家》以真實故事為藍本,關注病童家庭的實際需求及情緒。麥當勞行政總裁黎韋詩表示:「希望是次微電影喚起大眾關注病童家庭的需要,讓更多有需的家庭可以於這個『家以外的家』得到適切的援助。」
可為配偶做的10件事
作者:羅乃萱2023-02-04
一對配偶走過一些難關,很想重建彼此的關係,有何好建議?
記憶交給電腦就好?壞習慣一旦養成,難以戒除
作者:洪 蘭2022-11-16
人腦創造了電腦,但千萬不可因此就不再用自己的腦。如果完全依賴電腦,連下班回家,都要靠GPS導航時,我們的大腦真的會像孟子說的「死於安樂」了。
老師在自由遊玩時的5個介入時機
作者:卓王詠詩2022-10-18
老師的介入是為了讓幼兒順利地自由遊玩,在這個大原則下,加入不會成為主導,幼兒仍然會是自由遊玩的主角,自己選擇如何玩,與誰玩。
種地的傳說
作者:譚寶碩2022-09-24
艱苦的環境,能建立廣闊的胸襟,培養出頑強堅定、不屈不撓的意志力。
現今世代的學與習
作者:編輯精選2022-08-18
中華文化是數千年的智慧結晶,學習經驗宜好好發揮。作為現代青年,應主動參與課外活動,認識和了解社會,培養正向品格。定下目標,掌握練習與溫習的技巧,靈活運用。
美育家教──如何引導有美術才能的孩子?
作者:林桂光2022-08-13
兒童創意表現最大的助力應該是家長鼓勵、正確學習形式和爭取表現機會,「才能」的差異不是關鍵因素。很多個案都證明:人與人的差距,最小的是智商/天份,最大的是堅毅。
以文載道──論文學如何承載華夏文化
作者:鄧兆鴻2022-08-12
千字文內容以儒家思想為中心,孩童熟讀,對華夏歷史知識、天文地理、修身養性都有一定裨益。三字經,孩童熟讀,對做人做事及華夏文化有一定程度學習。文學是傳承文化的重要資源,是文化傳承的載體,不容忽視。
圖靈巨星揭曉人機大戰的勝負
作者:艾雲豪2022-08-01
我們人類天生就懂得從觀察中學習,有種與生俱來對人事物情的意會力,通俗地説就是有常識。但要把常識寫作程式記入機器,至少在目前的物理學、腦神經科學等而言,遠遠做不到。
由「學習」到中、港、台三地的教育
作者:黃顯華2022-06-24
為了探究學習的性質,筆者自2008年開始花了6年多時間,用了近74萬字完成《現代學習與教學論:性質、關係和研究》一書。為了方便一般讀者和教師閱讀,開始改寫成約3000字的文章,並刊登在灼見名家上。
好奇心是如何喪失的?
作者:程介明2022-01-21
聰明的學生,慢慢就會學會揣摩老師的意思,希望答中老師心中的答案。這是什麼學習?請想一想,學生是在心中尋找最好的答案,還是在尋找老師認為標準的答案?
要贏得快樂,不要輸給執着
作者:海星2021-09-18
失敗了,不要緊,只要重新排隊便可以再次挑戰了;失敗了,重新開始便可以了。只要肯再努力,成功的果實在等着你。
多思考,讓生命更美好──專訪張文輝博士
作者:黃智華2021-06-29
學習是人生的主要內容,它貫穿了人的一生。安智環球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張文輝博士認為,學習不是「年輕時」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
童學.喻也
作者:何光鴻2021-06-11
兒童學習,在於教導道理。
教師的「評估素養 」
作者:梁振威2021-06-02
在資訊發達的二十一世紀,學習是輕而易舉的事,教師除「傳道、授業、解惑」外,更重要的是「促學」與「動學」,讓學生「知不足而後學」。
解構考試背後的意義
作者:彭智華2021-05-05
考試固然是困難,但亦是人生中必定要面對的挑戰,考試的分數不代表人的好壞,學會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比考試分數更為重要。
慈悲與智慧
作者:常霖法師2021-04-27
「慈悲」是必須的,但也要同時有「智慧」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