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出現以後學生學習新的形態,遲早會出現,而且將會是學習方式一個重要的部分。這種道理,要說給外國的朋友聽,讓他們知道我們在疫情下的嘗試,遠遠超過對於Learning Loss的補償。
除非住院人數、深切治療部入院人數或死亡人數急劇增加。否則,無論變異或病毒的情況如何,社交距離措施(不包括戴口罩)不再必要。
就4位港大專家袁國勇、孔繁毅、龍振邦和薛達聯名撰文,建議應取消學校快速抗原測試,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周日(17日)表示,為了讓學生可以有正常的面授課堂,當局會用各種最好的防疫措施保護同學上課安全。
「紅黃碼」模式才剛在香港問世,卻早在內地名省各市廣泛採用,並按當地政府的差異,各有其執行特色。
政治掛帥,經濟民生淪為犧牲品,有寬鬆貨幣政策損人利己在前,貨幣政策收緊損人不利己在後,佢贏你輸,佢輸你都冇得贏。中美全方位角力,全球皆輸。
目前香港最棘手的地方,是幾乎所有範疇的走勢都是見頂回落。筆者相信現在中央也感受到香港的國際地位開始動搖,特區政府及各界人士須在安全與穩定的前提下,保住香港獨特地位和優勢。
新任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周一(7月11日)宣布, 7月15日起將規定居家隔離人士戴上電子手環,而未來確診者的「安心出行」二維碼將會變成紅色,以限制確診者、居家隔離人士等高危人群群組出入,預防病毒傳播。
疫情之前,本地以及內地的生育率已在不斷下降。在動態清零仍是至高無上的目標的情況下,作者相信本地以及內地的生育率只會繼續下跌。
術數名家文相濡以天地人看世界局勢變化,下半年將有什麼變化?新冠疫情究竟幾時結束?一齊聽聽他的分析。
每個人成長都需要經歷,都需要時間,我們或許可給予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體諒,才真正能讓子女有不斷完善自己的能力。
隨着新時代的來臨,公務員同事會有更廣闊的空間,建設社會,貢獻國家。我深信所有公務員同事,會一如以往,全力配合下一任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施政,帶領香港邁進由治及興的新階段。
保持心情輕鬆愉快,避免憂傷惱怒,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和抗病能力。若終日憂心忡忡,長期處於恐慌狀態,生氣鬱悶,可以使人體氣機逆亂,百病叢生,容易讓新冠病毒乘機入侵。
從保障老百姓生命與健康的大前提出發,亦要顧及防止周邊的擴散。抓住這兩大重點,布抗疫的大局,施行種種應變政策,中國的「動態清零」,是值得世界各國嘉許的。
第6波疫情蠢蠢欲動,全城議論紛紛。然而,筆者相信若然政府能夠更精準地把確診案例細分和處理的話,就算第6波一旦爆發,普羅大眾都會了解到政府已把它適當地控制着,避免民心不安。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重申,當局在外防輸入方面做得很嚴謹,至6月底都不會再調整或放寬措施。下午會發出新一期14天的社交距離措施,到本月20日之後,又會再公布新一期通告,以便跨越7月1日下一屆政府在接任。
幾十年來,看衰香港的人都後悔莫及,今日看衰上海大概亦如此。當然這次上海經濟必有損失,但上海GDP只佔全國3.78%,工業生產打個5折,兩個月的影響不會超過全年GDP的0.32%。
有一個老友,從來唔買地產商有提供「呼吸Plan」的新樓盤。但點解前言不對後語,抗拒買有呼吸Plan的樓盤,又叫政府放寬入境限制,否則就會失去競爭力?
現時學校已全面復課,筆者觀察所知,大部分學生在經歷停課後更期待回校,亦更珍惜師生在校園共聚,如何安頓青少年的不安及焦慮,正是教師的最大挑戰。
我們發現「想唔想打針」和「真係打唔打針」無必然關係,要大家配合防疫政策,包括打針,究竟有什麼可以做呢?
香港公營醫療系統、公立醫院急症室已經嚴重超出負荷,亟待優化改善,刻不容緩。李嘉誠基金會捐款1.5億元助中文大學醫學院,進一步提升香港醫療體系的效率和效益,為香港以至全球病者締造更先進及完善的醫療服務。
第三階段「疫苗通行證」昨天實施,本港仍有60萬人在寬限期滿後仍未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結果顯示,加強劑對長者及低免疫力人士預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十分重要。
這輯照片,來自《生活如常──疫下群像》攝影集,是要表現各色人等,在這世紀疫症下如何順應時勢,盡其智慮,於不能踰越的界限中,突破自身的樊籬,闖出新路向,及其盼望。
新冠疫情仍未完全離我們而去,理大兩研究團隊分別研發了超靈敏便攜式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儀,供市民以方便、低成本方式檢測抗體水平,以及發現1/10港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呼籲正視市民精神健康,與社會同步復常。
嚴謹的封控措施是否合乎成本效益?大家對清零政策對經濟的打擊相信都心裏有數,我在這裏就不提了。清零措施的效益呢?這要視乎它能救多少人命。
如何打贏Omicron變種病毒及其傳播這一仗,顯然已成為北韓的國家安全問題。然而,通過動員民眾、政府官員和軍隊,北韓正在逐步渡過難關。
近月中國新冠確診個案再度上升,引發疫情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的關注。到底動態清零是否可行?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西方經濟制裁不絕,中國要在逆全球化時代、疫情雙重打擊下,需要努力自保。
筆者相信,如果此安排能在香港成功實施,將有可能被複製到深圳、北京、上海、重慶等各大國內城市,甚或紐約、倫敦、東京、法蘭克福等國際城市。屆時,國際商貿往來便可藉此安排得到大幅促進。
呂大樂教授斷言,「一套不能首尾呼應、貫徹始終的安排和做法,最後一定會出問題。發生問題之後才追究責任,恐怕為時已晚」。
國際大都市與防疫成功有沒有必然關係呢?答案是未必。上海人口共2500萬,國際人士只有0.8%,但和其他國際大城市相較,累計死亡人口僅503人。
俗語謂「有危亦有機」,到底新冠疫情怎樣由壞事變成好事?從歷史上三次嚴重瘟疫,世界能夠汲取到什麼教訓?一起聽聽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