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07 2025 12:45:1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俄羅斯

排山倒海的經濟制裁
作者:曾國平2022-03-02
一如2014年,今天輿論也大多樂觀,認為俄羅斯將會在經濟壓力下退縮。專家們會否再一次大錯特錯?
普京的誤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作者:袁彌昌2022-03-01
無論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役中成功與否,世界都會進入「假戰」或新冷戰階段:以前是宣而不戰,現在變成不宣不戰。西方亦意識到再不能以他國的代價換取暫時的和平,現在只待西方政府與民眾重新認清事實、調整心態。
俄烏戰爭正酣,中國處境尷尬
作者:編輯精選2022-02-28
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的曖昧態度,突顯現今的尷尬處境。中國一方面與烏克蘭保持友好,堅守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一方面對俄羅斯的擔憂表現理解,指責美國和北約東擴的威脅,並有可能為俄羅斯提供經濟支援。
張建雄:烏克蘭結局的四個可能 戰雲密布對全球經濟有什麼影響?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8
俄羅斯向烏克蘭開戰,面對世界強國的入侵,弱小且負債累累的烏克蘭,在緊要時刻卻得不到北約實質支持。到底烏克蘭結局會怎樣?對世界經濟又有什麼影響?資深銀行家、專欄作家張建雄為我們深入剖析。
烏克蘭戰火中的和平之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7
中國駐烏克蘭大使范先榮在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微信公號表示,「中國對烏的政策一向是友好的。我們尊重烏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希望烏保持和平穩定,希望通過政治談判解決當前的危機」。
基輔兵臨城下 黑客發動網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6
俄羅斯持續進攻烏克蘭,澤連斯基的發言人說,正與俄羅斯協商談判地點及時間,討論停火與和平的問題,唯烏國傳媒及普京均未表達樂觀姿態。
烏克蘭危機中的大國博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5
俄軍2月24日對烏克蘭發動了閃電式「特別軍事行動」,摧毀該國多個軍事基建設施,首都基輔也遭到導彈襲擊。烏克蘭危機何時才可以落幕?與俄烏均有密切關係的中國又能否發揮居中調停的角色?
烏東有戰爭 美可不加息
作者:湯文亮2022-02-25
俄羅斯進入烏東,無論怎樣解讀,最開心都是美國,據外電報道,烏克蘭境內首100名富豪,有96個離開烏克蘭,既然是走難,當然會預先將資金調走,美國得其所哉。美國何需加息?加息只是浪費彈藥。
美國對別國的制裁有成效嗎?
作者:施永青2022-02-23
美國的所謂最嚴厲的制裁,最絕的一招不外是不許俄羅斯用Swift系統來兌換外匯;沒法兌換外匯就很難與外國做生意,等於切斷了這個國家與外國的商業聯繫,被制裁的國家的經濟勢將崩潰。
烏克蘭和台灣能相提並論嗎?
作者:張建雄2022-02-21
烏克蘭和台灣能不能相提並論呢?應該不能,烏克蘭人口4100萬,台灣人口2345萬;台灣人均GDP 32950美元,烏克蘭人均GDP只有4750美元,是歐洲最低收入地區之一。
烏克蘭的出路 二戰後的芬蘭路線
作者:施永青2022-02-18
美國無意為烏克蘭付出太大的代價,烏克蘭必須重新定位,再次尋求俄羅斯的諒解。現實環境已不容烏克蘭在原有的路線上走下去。
從烏克蘭事件看美國如何操弄世界
作者:施永青2022-02-17
為了這場子虛烏有的俄羅斯即將入侵烏克蘭,這麼多國家要撤走自己的外交使節與僑民,這麼多的商業聯繫、文化交往都得中斷,多少人的日常生活都受到干擾?值得嗎?
美國已用行動放棄烏克蘭
作者:施永青2022-02-16
美國在以實際行動回應俄羅斯的要求,今後不再把烏克蘭列入北約的勢力範圍,不會在烏克蘭駐軍,以讓俄羅斯與烏克蘭在新的環境下重建關係。
虎年論樂續篇
作者:周光蓁2022-02-14
重聽這首約3分鐘的管弦小品《下山虎》,很佩服當年籌辦音樂會的負責人,在國情嚴峻時刻,別具慧眼,在《黃河大合唱》壓軸演出前,選出這首作品作單獨演出,載入史冊。
普京深刻理解美國工具文化
作者:張建雄2022-02-14
烏克蘭只是美國的「工具」,用來遏制俄羅斯的發展。對中國亦是如此,台灣只是「工具」,用來遏制中國的復興。
冬奧意義
作者:陳文鴻2022-02-07
冬奧強調了中國是國際的和平建設,進步力量,與世界各國一起向前。中國的冬奧,美國的烏克蘭行動,一起重新把世界劃分。
從「勢力平衡論」看烏克蘭局勢
作者:施永青2022-01-31
俄羅斯屯兵烏克蘭邊境的目的,不在於要侵佔烏克蘭,而是要展示俄羅斯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決心。從西方的反應來看,普京這一招是有效的。
烏克蘭和還是戰?
作者:雷鼎鳴2022-01-29
美國為了保住霸主地位,總要說些場面話,表明若俄羅斯派兵進入烏克蘭,俄便要承受巨大代價。也許這代價包括對普京個人的制裁,但這不會有用。一般相信,美國能出的招,最厲害的還是切斷俄羅斯與SWIFT的關係。
俄羅斯和烏克蘭會打起來嗎?
作者:郭一鳴2022-01-28
北約自1999年開始先後5波東擴,將多個東歐國家及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納入版圖,直至俄羅斯連接歐洲大陸的「通道」烏克蘭宣布放棄不結盟立場申請加入北約,令俄羅斯安全環境變得嚴峻。
陶傑:單獨挑戰普京的硬漢
作者:編輯精選2022-01-27
真正的政治異見分子,擁有鋼鐵的意志。普京為此一政敵,傷盡腦筋。舉目今日世界其他國家的民運領袖,納瓦爾尼確實鶴立雞群。
陶傑:國際的真正玩家還是普京
作者:編輯精選2022-01-05
普京遊走於灰色地帶,利用歐洲的疑忌和恐懼,在有限的時空最快謀求最大的利益,但烏克蘭爆發侵略戰爭的可能性畢竟很低。因為雙方心中另有默契,就是中國。
成為最討厭的歷史人物必不難
作者:張建雄2021-12-30
俄羅斯人在蘇聯解體30周年(2021年12月)出了一個最新民調,蘇聯時期最討厭的人是誰?遙遙領先的居然是當年被西方譽為「開明領導」、「改革先鋒」的戈爾巴喬夫。
蘇聯解體30年後的戈爾巴喬夫自白
作者:張建雄2021-12-06
蘇聯式的社會主義,一切有固定指標,是計劃經濟Planned Economy,是死板的,而中國式社會主義是靈活的,摸著石頭過河,改變迅速,是規劃經濟Planning Economy。
西方覺醒之人的頓悟
作者:張建雄2021-11-11
美國是獨一無二,獨佔鰲頭,肩負着世界顯示自由之光的特殊使命,這種情況已經過去。
巧奪天工──俄羅斯「奇蹟」島上的童話教堂
作者:嚴吳嬋霞2021-09-02
1990年被列為UNESCO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基日島露天木建築博物館」區,在陽光明暗的交替轉換中,主要建築物閃耀着流動的銀輝,使人仿如置身童話世界的夢幻場景中。
原型畢露後的大國最怕是什麼?
作者:張建雄2021-08-26
美國雖然有巨大醫療資源、足夠的疫苗,卻無法阻擋全球衛生威脅,導致死亡60多萬人,超過1945年後所有戰爭死亡的總和。美國亦無法獨力應對氣候變化,不與中國合作,只會自損。
陶傑:俄羅斯的抉擇
作者:編輯精選2021-08-25
任何病毒都會變種,變種後可以更難對付,殺傷力可以更大,確診人數更多。至於死亡多少,以印度 Delta 病毒而論,則又不必太悲觀。此所以一百年來,世界任何極端的思想意識形態,都是病毒。
好奇
作者:黃珍妮2021-08-14
我人天生八卦,偏偏不愛八卦明星有啥情婦,只愛八卦歷史故事,看遺跡,邊旅遊邊聽故事,特別有真實感,古人像快要從墳墓跳出來似的。
陶傑:秘密警察是如何在俄國形成的?
作者:編輯精選2021-07-08
列寧相信要盡快革命,而且一旦革命成功,必須推行專政。
東西兼敗
作者:陳文鴻2021-07-06
俄羅斯用武力,中國用經濟力,美國在東歐必然大敗,敗後還有力攻擊中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