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的科技,可以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出現了學生學習形態改變的可能性。科技對教育的作用,就是把學生從嚴密的規格中釋放出來,成為學習的主人!
可惜,「寬容角落」一個人都沒有。大家都在公園中間搶各種遊樂設施。5、6歲的小孩爭先恐後,絲毫不輸他們在職場上的父母。我猜這是社會的本質。「成為重要的人」會有很多立即的好處,但「成為好人」則未必。
當教育中的工業生產味道逐漸褪去,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逐漸加強,學生的表現就會愈來愈趨多元化而且不可測。教師的作用就不再是按標準作評判。
中國的教育相對穩定,正是向前發展的黃金機會。但純靠先進科技,不會帶來先進的教育。筆者在本欄不斷強調:教育的先進,表現在「把學習還給學生」。明白了先進教育是什麼,才能善用先進科技。
不管如何,社會變了,教育也要變。考試必然是首當其衝。人工智能的出現與迅速發展,不由分說地把考試這回事逼到了牆角。
在現今世代,勤奮向學才是正途,但在旁父母要理解兒女的學習水平,循循善誘,不是只看他們的成績表和能否派到第一志願入名校為依歸,大哭大鬧也無補於事。正所謂行行出狀元,努力總有出頭天。
兩天的會,很有實質內容;提出的幾點,不約而同都提到學生要面對變幻的未來,也都提到ChatGPT的挑戰。雖然背景是馬來西亞,得到的啟示,很值得和讀者分享。
金耀基教授從來無意當中大校長,訪問中他重提箇中原因。他自言對中大有感情,卻很清楚自己無意做校長,因為在當年,中大只有校長一職是行政全職,是脫離教學與研究的。
筆者認為數字教育是推動教育現代化、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當局應該加大投入力度,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創科學習能力、數字倫理意識和安全防範能力。
真正的教育不是在「教」書,而是以自身的真誠與教學能量來感染學生,讓每個學生深深感受到前線教師的教學魅力。
賓夕法尼亞大學在100年後,向中國的建築大師林徽因補頒學位,為大學尊重知識,尋求智慧,能帶領社會善良價值,立下榜樣。
由鄧拍板的重要國策中,又以1977年8月毅然決定恢復公開的聯考,重啟大學之門,最是功德無量。自此,教育正常化,春風化雨澤中華,科教興國重上正軌,這是中國教育發展的轉捩,上天落地下海的各類人才培育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兒童的歌,在這悲慘的時刻,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仇恨與復仇。他們唱出的,不是對肆虐者的恨,而是希望看到安全與和平的來臨。
朱凱鈴(Jessica)年紀輕輕,少女時已「立志成為一位以生命影響生命的體育老師」。儘管教學繁重,朱凱鈴仍然積極參與義工活動,忙裏偷閒,又在12月17日完成了運動靜觀證書課程。
學與教博覽 2023已成為一個全球教育交流平台,今年的博覽將匯聚超過400位來自本地和國際的教育專家、政府代表和學者,共同探討以「共塑教育 駕馭幻變」為焦點的教育議題。
進什麼幼兒園?進什麼小學?不會由子女決定。進什麼中學?則不同的家庭,可以有不同的決策模式。進什麼大學?則決策的模式差異更大。畢業後做什麼工作,則父母代為安排不是大多數。
勞動人口的緩慢下降,影響甚微,它的作用遠不及人力資源質量大幅進步所帶來的效果。擔心所謂「人口紅利」的消失,實乃錯讀中國經濟發展的形勢。
因此我們看四正勤中的善惡,應該要先去除「我認為應該如何」的習氣,當習氣減弱我執就容易放下。「我執」放下了,自然就像六祖說的「不思善,不思惡」,一切才會回歸本來面目。
因此我們看四正勤中的善惡,應該要先去除「我認為應該如何」的習氣,當習氣減弱我執就容易放下。「我執」放下了,自然就像六祖說的「不思善,不思惡」,一切才會回歸本來面目。
我們是身處在同一社群之中,必定未能樣樣盡如己意,重要的是要互相明白和體諒,學習易地而處,從不同的角度作出考慮。即使我買了他們喜歡的雪糕作為甜品,但我相信一定未能滿足所有人的口味,這就是現實的局限。
政府現在全力推動夜經濟,到底目標消費者是什麼人?那些大力鼓吹要振興夜經濟的,到底他們每周有多少天會幫襯夜市?
小學、中學,學生的學習愈來愈「正規」,我們就逐漸把「學習」,完全看成是學校裏面的學習,也就是「讀書」。本欄數年來的「老生常談」,就是觀察到學校裏面的學習,往往被對於成績、升學、就業的追求,霸佔了。
校園調解機制對學生的成長有著積極的影響,既可幫助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能力,又可培養學生公民素養,學會尊重他人、理解多元文化和社會責任感等,學校應該積極推行校園調解機制,以幫助學生成長實踐全面發展。
香港學校的評估發展,需要苟日新,若要真正實踐評估促進教學,而教學最重要是建立學生的全人發展,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是很重要的一環,教育的評估內容,也要將中國文明元素加進,從而優化教育。
AI技術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改變了未來教育的發展。「CHAT GPT、AI、Web3.0潮流下的教育創新及應用點子」研討會,讓業界人士與教育工作者互相交流,一同探索科技發展與未來學習的關係。
若政府希望推動ESG在本港發展,第一,要將ESG認證擴展至中小企和個人;第二,教育上要支持;第三,政府可資助企業一定金額或年期,幫助他們完成審核ESG報告。
社會最需要什麼樣的愛國者,不是虛假的愛國者;企業最需要什麼樣的員工? 不是阿諛奉承之輩,忠言通常逆耳,所以企業領導者固然需要有視野、有魄力,但也需要辨別誰才是企業真正的良才,絕非拍馬屁之流。
2022年DSE放榜,應屆考生生於憂患且與別不同,迎上多層衝擊。無論怎樣的結果,都已用心繪上了花開不落的美麗圖畫,永遠動人。
家長關心子女的未來,理所當然;這也是他們的天職所致,但是必須實事求是。
教材是教師教授學生的主要憑藉,是教師進行教學,從事教育工作的武器和依據,更是學生獲得系統知識以啟迪思想,致力提高思想品德覺悟的重要工具。因此,教材內容的正確性和高素質決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