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本就是一場一個人的修行,孤獨與寂寞只是誤解後的徒增煩惱。放下執念,也許會活得更自在。
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都會嘗到酸甜苦辣澀。苦是品味人生的良藥。是苦是甜,盡在一心。
禪修練習應每日堅持,不可中斷。日常生活中的持續禪修練習可以提高自己的覺察能力,之後遇上困難、逆境或者情緒生起時,便可以提早覺察得到,會比較容易處理。
把生命中的仇人變成恩人,把感嘆變成感恩,原來煩惱和快樂就在一念之間。
生活中的煩惱就如蚊蟲的叮咬,將其看作一種修行,泰然處之,也許會容易解決。
我們不要誤解「緣起性空」為一切皆空就是消極人生,毋須為世間事業努力,這類佛系的新詮釋是有點個人意願呢。其實「真空妙有」是積極的人生態度道理。
很多禪眾都覺得參加禪修營有很好的體驗,尤其是藉着共修的力量,可以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出營時都覺得法喜充滿;可惜一旦回到家裏或者職場當中,因為欠缺持續修行,很快便打回原形。
小孩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遇上挫折,有時會哭哭鬧鬧,父母親多數會用慈愛的方法循循善誘,不會一開始便喝罵和責備。
我們不僅對自己,同樣也要灌溉別人好的種子。因為當灌溉他人心中不好的種子時,例如講是非、罵人等,會令他人苦惱,自己也難免受到影響。
聖嚴師公出堂前說的修行重要原則:「寧可短,不可斷。」他鼓勵我們回去後要盡量保持禪修的習慣,那怕每天只是打坐幾分鐘,都應該持之以恆。
經云:「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自己修行自己得,自己做的功德自己受用,不要等到身後讓子孫替你做。
愛情就像燒煙花,開始時先來幾個小的,十分賞心悅目;隨之愈燒愈盛,燦爛耀眼,令人眼中除了煙花,什麼也看不到。不過儘管如何燦爛悅目,也有燒完的時候,這時激情已過,正是重新看清楚一切的時間。
經常無聊地上網,會不自覺地麻醉自己。他們覺察到自己在虛渡光陰,但又不知道如何改變,原因就是不清楚自己究竟需要什麼,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有些人平時看似很放鬆,其實一直有着時刻覺察的心,不會因為外在環境而放逸或迷失自己,也不會因為執着而表現得過分投入,看起來安住平穩,這就是將禪法運用在生活當中。
人生有三苦──放不下,處處比較,沒人懂。請放下世事沉浮,和心靈深處的那個自己對話;請不比較,人生才能釋懷一身輕;請和懂自己的人過餘生,遇上了就要好好珍惜,遇不上也沒有關係,好好經營自己的幸福生活。
生命中往往遇到很多不如人意的事,只要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就好了,其他的擔心、埋怨都不會幫我們解決問題,只是多了苦惱。
如果道場太遙不可及或會拒人千里,但是太遷就、無要求就不是修行,之後也沒有進步了。這一個「欲鈎」的分寸不容易掌握。一行禪師在紀錄片《與正念同行》中展現了他的慈悲與智慧。
禪修的目標不只是在打坐時產生正念和覺醒,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顯現明心見性、「本來面目」、不為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主導行為。
如果人要背着功德才做好事,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做任何事情,過程中只要努力地做,而不要過於重視結果,就會輕鬆很多。
參加禪修營好像服用麻醉劑,禪修期間身心舒暢,但過後便回復原狀,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一個開悟的人還是需要繼續修行,但是修的方法已經不是在形式上,他雖然躺着睡覺,其實也是在修行。
近來讀到法忍法師一篇〈淺說西藏生死書〉的文章,原來書的用意是要通過人面對死亡,感覺到世事無常,人也無常,所以一切都不值得留戀,就能放下,不再執着,這可算是解脫的第一步。
每個人都可以是修行人,只看自己盡不盡力、肯花多少時間去做,差異就在起心動念。
人生無常,免不了生、老、病、死。過了一天,表示我們的生命已減少一天。因此,我們不能讓時日空過,而要好好把握每一個學習的機會。
雖然學佛的人大部分都會唸:「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但是很多人都是知易行難的。
很多時候我們修行都是想得太多,反而無法了解簡單的真相,其實只要放輕鬆一點,效果會更好。
慈悲與智慧的修習自利利他,不是權宜之計,不是選科,而是值得大家持之以恆的必修科。
今時今日的佛教,雖然可說相當興盛,但形象上原來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自己身為其中一分子,就更需要以身作則,盡量做一個好榜樣之餘,還要積極弘揚,加深大眾對佛法的了解。
我們吃飯時千般計較,睡覺時就萬種思量,吃飯時根本不是在吃飯,睡覺時也不是在睡覺,每個當下都沒有專心,做一件事時卻想着另外一件事。
有些人認為在禪堂裏的才是修行,其實是錯誤的觀念,所以參加禪七時覺得身心都很安定, 一但回到家裏便什麼功夫都用不上,那樣子的修行,對自己會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