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03:23:2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修行

一包泡麵
作者:常霖法師2021-06-15
在對一切事物的執着之中,自我的執着是最難覺察到的。
修行功夫就在縮小自我,擴大心胸
作者:釋證嚴2021-06-07
平常的人都是放大自己,如果讓人看起來不舒服,那就是因為我們把自己放得太大了,而心胸卻狹窄不堪。其實人應該縮小自我,而心要不斷地擴大,乃至能包容普天之下的眾生。
夢境的啟示
作者:常霖法師2021-05-25
人生如夢,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從夢中醒過來呢?
給年輕僧人的信
作者:覺智國際基金會2021-04-18
儘管那時阿姜布拉姆已是有20多年戒臘的資深僧人,出於慷慨與慈悲,卻仍願意花時間回覆與啟發一位才出家不久的僧人,甚至還竭盡全力地給予極為透徹與詳細的回應。
修行的量和質
作者:常霖法師2021-04-13
不要說太忙而抽不到時間;你若不想做,會找到一個藉口,你若想做,會找到一個方法。
不走尋常路
作者:覺智國際基金會2021-04-04
身為西方人,阿姜布拉姆覺得停屍場並不恐怖,找到合適的地點後,他安好坐墊便開始禪坐。但他驚訝地發現,隨着天色漸黑,他的想像力竟然開始作弄自己。
圍爐辭歲
作者:譚寶碩2021-02-21
人生須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雲水行
作者:譚寶碩2021-01-24
沒有走不通的路。沒有邁不過的坎。沒有解不開的結。沒有放不下的包袱。天大地大,路是人走出來的。邁開雙腳,路上自有無限風光。
減壓
作者:常霖法師2021-01-05
一般人都知道時間很寶貴,放假時也不想浪費,但是卻沒有留意,能夠真正在身心上放鬆休息的時間,也是同樣寶貴的。
單獨和寂寞
作者:常霖法師2020-12-29
人的一生本就是一場一個人的修行,孤獨與寂寞只是誤解後的徒增煩惱。放下執念,也許會活得更自在。
苦瓜的故事
作者:譚寶碩2020-12-27
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都會嘗到酸甜苦辣澀。苦是品味人生的良藥。是苦是甜,盡在一心。
閉關靜修
作者:常霖法師2020-12-22
禪修練習應每日堅持,不可中斷。日常生活中的持續禪修練習可以提高自己的覺察能力,之後遇上困難、逆境或者情緒生起時,便可以提早覺察得到,會比較容易處理。
恩人
作者:常霖法師2020-12-15
把生命中的仇人變成恩人,把感嘆變成感恩,原來煩惱和快樂就在一念之間。
蚊叮的體會
作者:常霖法師2020-12-08
生活中的煩惱就如蚊蟲的叮咬,將其看作一種修行,泰然處之,也許會容易解決。
緣起性空不等如消極
作者:馮孝忠2020-11-08
我們不要誤解「緣起性空」為一切皆空就是消極人生,毋須為世間事業努力,這類佛系的新詮釋是有點個人意願呢。其實「真空妙有」是積極的人生態度道理。
求人不如求己
作者:常霖法師2020-10-20
很多禪眾都覺得參加禪修營有很好的體驗,尤其是藉着共修的力量,可以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出營時都覺得法喜充滿;可惜一旦回到家裏或者職場當中,因為欠缺持續修行,很快便打回原形。
向小孩學習
作者:常霖法師2020-09-15
小孩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遇上挫折,有時會哭哭鬧鬧,父母親多數會用慈愛的方法循循善誘,不會一開始便喝罵和責備。
灌溉心中的種子
作者:常霖法師2020-07-14
我們不僅對自己,同樣也要灌溉別人好的種子。因為當灌溉他人心中不好的種子時,例如講是非、罵人等,會令他人苦惱,自己也難免受到影響。
寧可短,不可斷
作者:常霖法師2020-06-16
聖嚴師公出堂前說的修行重要原則:「寧可短,不可斷。」他鼓勵我們回去後要盡量保持禪修的習慣,那怕每天只是打坐幾分鐘,都應該持之以恆。
萬般帶不去
作者:釋證嚴2020-06-15
經云:「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自己修行自己得,自己做的功德自己受用,不要等到身後讓子孫替你做。
愛情就像燒煙花
作者:常霖法師2020-06-09
愛情就像燒煙花,開始時先來幾個小的,十分賞心悅目;隨之愈燒愈盛,燦爛耀眼,令人眼中除了煙花,什麼也看不到。不過儘管如何燦爛悅目,也有燒完的時候,這時激情已過,正是重新看清楚一切的時間。
虛渡光陰
作者:常霖法師2020-06-02
經常無聊地上網,會不自覺地麻醉自己。他們覺察到自己在虛渡光陰,但又不知道如何改變,原因就是不清楚自己究竟需要什麼,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追趕尾巴的狗
作者:常霖法師2020-05-05
有些人平時看似很放鬆,其實一直有着時刻覺察的心,不會因為外在環境而放逸或迷失自己,也不會因為執着而表現得過分投入,看起來安住平穩,這就是將禪法運用在生活當中。
人生有三苦,熬過便幸福!
作者:淨空法師2020-03-14
人生有三苦──放不下,處處比較,沒人懂。請放下世事沉浮,和心靈深處的那個自己對話;請不比較,人生才能釋懷一身輕;請和懂自己的人過餘生,遇上了就要好好珍惜,遇不上也沒有關係,好好經營自己的幸福生活。
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
作者:常霖法師2020-02-11
生命中往往遇到很多不如人意的事,只要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就好了,其他的擔心、埋怨都不會幫我們解決問題,只是多了苦惱。
《與正念同行》──在世俗的洪流中不忘初心
作者:吳志軒2020-02-07
如果道場太遙不可及或會拒人千里,但是太遷就、無要求就不是修行,之後也沒有進步了。這一個「欲鈎」的分寸不容易掌握。一行禪師在紀錄片《與正念同行》中展現了他的慈悲與智慧。
禪在日常生活中
作者:馮孝忠2020-01-05
禪修的目標不只是在打坐時產生正念和覺醒,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顯現明心見性、「本來面目」、不為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主導行為。
虛幻不實的功德
作者:常霖法師2019-12-24
如果人要背着功德才做好事,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做任何事情,過程中只要努力地做,而不要過於重視結果,就會輕鬆很多。
富貴禪
作者:常霖法師2019-12-17
參加禪修營好像服用麻醉劑,禪修期間身心舒暢,但過後便回復原狀,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修行不在形式
作者:常霖法師2019-11-05
一個開悟的人還是需要繼續修行,但是修的方法已經不是在形式上,他雖然躺着睡覺,其實也是在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