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視教職為高薪假期多的好工作,孔聖堂中學訓導主任陳樹俊老師強調教育工作者不是教師,而是老師。「教師是一份職業,而老師是一份事業。我們的使命就是改變生命,亦以『生命影響生命』理念在教育工作走下去。」
現在學校教育只培養學生的競爭力,因此老師不斷增加學生的考試數量,忘記培養學生競爭力和思考。老師不再輔導學生,改由社工處理,實在本末倒置。
香港教育刻下最需要的,也許就是一種單純的赤子之心。可是,在壓力異常巨大的環境下,會否有老師想愛卻無力去愛呢?
要求學校「升Band」、「攞獎」,是很典型的「校董式要求」了。但嚴格來說,這是很不專業的要求。
「教育科研是做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這本來是不言而喻的,可現在不得不作為常識來強調。因為在現在一些的校長和老師眼中,教育科研似乎就是寫論文,所以誰寫得多誰的教研科研就搞得好。
教師工作艱辛,稍為有留意新聞的人都不會忽視。想在這圍城中衝出來的,不止是職位沒有保障、工作備受壓榨的合約教師,就是常額教師也會覺得難以負荷。
作為數學老師,當然希望學生可以跟數學做個好朋友,所以會找尋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嘗試把數學各種的好,展現出來。
教育局從大局出發,以學生的學、教師的教為根本,設定甄選原則,盡快將「教師及校長帶薪進修」計劃落實,學界樂見其成。
「教」好孩子必須讓「育」先走,令孩子先「正常化」,學術的「教」便可放心給老師。家長需參與教育的育,來讓老師去教才是正道!現在是一起「教」,沒人「育」。令孩子人格不能成熟之因。
香港一些現職乃至退休教師及校長,都有前赴內地義教的寶貴經歷,都很受內地學校歡迎,如今國家教育部開放編制職位,情況發展如何?實在很值得記下濃重的一筆。
透過專家學者的專業引領,參與計劃的教師在教學上的投入參與、同儕互動、分享與成長,促進校內專業對話與溝通,最終令學校發展成為學習型組織,積極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持續提升教學效能。
國家發展以培育人才為優先,港澳台有志有心有力的教師們,既於工作的機會可拉大拉闊,更能教有所用,中華大地,人盡其才,地盡其用。
提高教師專業精神和能力,從而設計出高素質的校本課程,是改善學生學習的最佳途徑。
教師秉公處理一件事,有沒有錯?學生犯事,要求放過,教師不徇私,有沒有錯?
要造就良好的教育成果,不能只靠財政投資,箇中關鍵還是要回歸基本──即「教師」,透過訓練、指導、支援他們發展有效的教學計劃,才可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培養學習興趣及21世紀關鍵能力。
教育界的尊嚴斲喪殆盡,而更嚴重的是,中文科竟成為學生心目中壓力沉重、索然無味甚至深感厭惡的學科。歸根究柢,學、教、考三方面都須作深切的檢討。
縱觀本年度《施政報告》教育部分,在此以16字作總結:「資源續增,支援加強,措施理順,穩中待變。」
學習科學目前研究的,還只是人類學習的一小部分,但是已經起了很大的「照明」作用,讓我們看清楚一些學生學習的底蘊。
筆者自小幸蒙屢遇恩師,我的恩師造福了我的人生,讓筆者充滿能量,面對生活上的各種挑戰。
中國傳統的師徒關係經常因為弘揚道統的緣故,綑綁成門戶裏的親屬。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道統師承盤根錯節,極可能故步自封,被當權者利用作維穩的工具,甚或絞殺探求真理的學統,成為文明進步的障礙。
新學年已開學、在品德、學業及課外活動上,靈魂工程師的專業教師是任重道遠,學生的全人成長在於教師,這是社會對老師的期望,也是長青不變。
醫生大德要仁心仁術,教師師德要有教心教術,願在新學年開始,送上最誠摯的祝願。
教育是什麼?教育是為生命存在的。我們把人的生命分成:自然生命、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
在閱讀教學實踐中,優秀的語文老師起着關鍵作用,因他們能在閱讀教育課程內容、教材和教學方法上,有清晰的概念和有效的施教策略。
全世界的學校,主觀願望都認為價值教育重要,但是,成也中立,更大敗的也是中立,威脅文明文化的演進,也是價值中立。
人口老化對教育從業員不足有影響?不要說笑了,隨着學生人數持續下降,教師工作競爭激烈,多年以來,已積存不少超額教師;或在市場外求職,但轉徙流離,還未可得穩定職位者。
教育現場,廣角鏡下,當要領受社會對教師的尊敬和珍愛,作為教師,要捫心自問是否受之無愧?
説課,其實就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一部分,教師如果能夠清晰表達其理念,可讓別人理解他對課堂的設計是如何慎密。
當政府做教育措施的時候,特首都給予同事一些指導性的原則,究竟每次提出教育新思維或新措施時大家應以什麼為基礎,就是以「對老師好一點」為原則和標準。
教師的轉型,首先是社會變了,其次是改變「教」與「學」之間的相互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