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灼見獨家

別跟我說有教無類
作者:劉鴻輝2024-10-14
拿着「有教無類」,鼓吹「一個學生都不能少」的人是有心曲解聖人之意,還是未得孔學之真?
麥萃才教授:香港資產管理業務為何指日可取代瑞士?金融業分項計算 香港為什麼比新加坡更優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13
數以千計家族辦公室在港成立,有助提升香港地位?為什麼金融業分項計算 香港比新加坡更優秀?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的分析。
黃錦輝教授:中東大戰一觸即發 與美國總統大選有什麼關係? 內塔尼亞胡與特朗普站在同一戰線?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13
中東大戰一觸即發,與美國總統大選白熱化同一時間發生。兩者有什麼關係?一起聽聽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怎說。
粵語解密:角
作者:黃氏2024-10-13
元時北方話的入聲已消失,有部分學者不贊成這個看法,認為其時北方話仍有入聲;不過,這部分學者的觀點筆者就不敢苟同了,仍有入聲的北方話當時只可能是少數。
婦科保健品有什麼選擇?
作者:林嘉良2024-10-12
月見草油和琉璃苣油並不涉及雌激素,但是它們含有豐富的油脂,內含多種有助女性健康的豐富營養,針對乳房和生殖器特別見效。
數學教學
作者:海星2024-10-11
不是孩子學得慢,而是社會對人要求太高。慢活,但保有思考的空間,能自行建構知識,這是我家的選擇,也是自校的選擇。
趙雨樂博士:美、以戰略目標不同 難對付伊朗? 抵抗之狐如何相互支援軍需? 沙特賣油願意人幣結算 增強中國話語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11
美國、以色列戰略目標不同 愈來愈難齊心應對? 沙特向華賣油願意人幣結算 ,將大大增強中國話語權?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林偉樑醫生x芳療師李華章:精油如何紓緩身體不適?什麼精油適宜食用?怎樣避免副作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11
世上只有約200種植物精油對人體有效用,市面上大部分精油都是化學合成。精油怎樣作為一個介體,在人與人間流動?一起聽聽香港大學家庭醫學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林偉樑醫生、德國萊恩認證芳療師培訓校長李華章分享。
心理治療師胡美儀:認識50種情緒老友記 怎樣天天充滿正能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11
心理治療師胡美儀女士日前出席「認識50種情緒老友記」講座,一起聽聽她分享人在不同環境的心理狀況,對應表現出不同情緒的反應。
蘇軾和辛棄疾的代表作
作者:陳家偉2024-10-11
宋詞應始於隋唐,發展於晚唐和五代,盛於兩宋。隋唐時期,西域的音樂和中原的民間音樂匯合,形成了「燕樂」。最初是民間創作,後來文人也加入,形成一種新詩體,並漸漸踏進文學的殿堂。
護眼要趁早
作者:陳妙霞2024-10-11
現代日常生活,我們都離不開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長期低頭、近距離用眼睛,久而久之會造成眼晴的勞損,令其功能受損。因此我們要有意識地通過適當的眼部運動,眼周穴位按摩及食療等方法去護養眼晴。
股市急升:大勢好轉還是曇花一現?
作者:阮穎嫻2024-10-11
股票市場能否長期重拾升軌,歸根究柢取決於中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以及未來各項經濟和社會改革的進程。
草木馥馨芳盈袖,彼岸天香人間幽──走進藝術館,探索千年香文化
作者:馮珍今2024-10-11
中國香文化源遠流長,始於先秦,成長於漢,完備於唐,鼎盛於宋元,廣行於明清,在中國文化中一直擔當重要的角色。從敬天祭神的宗教儀式,到文人墨客的品香賞玩,它一直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更與藝術創作密不可分。
男士保重 │ 職場健康引致全球經濟損失120億個工作日 約1萬億美元 男比女更易中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10
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2024主題是優先關注職場精神健康。世衛資料指,職場抑鬱症及焦慮症導致的缺勤及身心不投入,造成全球每年經濟損失高達2億萬個工作日、共計1萬億美元。
交椅洲人工島之願景、定位與品牌形象
作者:張量童2024-10-10
筆者認為交椅洲人工島的軸心發展願景是成為「全球門戶」,利用香港獨特優勢,讓這十平方公里土地成為全球最自由貿易區,讓國際社會能在這片中國最自由、最開放、最安全、最國際化土地上進行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活動。
風的季節 兩位小旋風襲港──佩多高斯基與羅沙高域
作者:傅瑰琦2024-10-10
羅沙高域非常敏感的音樂感相當亮眼,以他的年紀來說,其實已算得上相當成熟。他需要改變的問題並不多,大概可以嘗試調節一下握弓的方法和力量,那在世界大小不同的音樂廳演出,都應該能夠有很好的表現。
買書的豪氣
作者:鄭明仁2024-10-10
小啡腳步未停定便被陳列枱一列真皮董橋作品吸引,他隨便拿起一本問價,職員說這本要16000元,小啡沒有反應,再拿起另一本,請職員報價。忽然間,小啡爆出一句:「我全部都要,幾多錢?」
中美可和平共處嗎?
作者:張建雄2024-10-10
中美雙方缺乏互信,美國言行不一,中國不肯也不必如日、歐般服軟,只有中美能互相平視,世上沒有人能獨霸。中、美年輕人互相友善,忘了老一輩恩怨,世界自然和平。
滕錦光校長:地緣政治帶來機遇 香港教育界應抓住時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9
滕校長指出,香港的教育需要與時俱進,尋求產業化和國際化的重要性。「如果香港的高等教育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無法保持特色,那麼我們的優勢將會逐漸消失。」
張翔校長:樞紐不同於卓越 香港應善用大灣區優勢 成就卓越教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9
張翔校長強調,AI時代學生對教育的選擇將愈來愈多樣化,「如果學生不再選擇我們的課程,那麼大學的意義何在?」這讓他思考如何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教育。
何順文校長:深思東方傳統教育理念對全球高教體系的意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9
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認為,香港不可能永遠跟西方的一套走,而香港能否進一步發揮東方或中國人的傳統教育理念,啟發全球高等教育體系?
魯春執行校長:全球化視角看香港 成為國際化樞紐有巨大後盾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9
魯春教授參與了多次新型研究型大學的創辦過程,他表示:「我自詡算是一个比較國際化的人才,因為我是90年就去了新加坡。」魯春教授曾在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任職,對於大學建設積累了豐富經驗。
林群聲校長:支持香港,就要支持香港的大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9
香港都會大學校長林群聲教授表示,「支持香港,就要支持香港的大學」。各家大學目前若能持續成功吸引人才,可以繼續支持他們「超英趕美」,繼續發展。
秦泗釗校長:香港高教需突破空間與人才瓶頸,充分利用北部都會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9
嶺南大學校長秦泗釗教授表示,嶺南大學矢志發展成為一所出類拔萃的研究型博雅大學,與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優質博雅教育模式接軌,為學生和家長提供更豐富的選擇,進一步提升香港教育的多樣性。
李子建校長:構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須增加軟性多元指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9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教授認為,香港需要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但不代表要成為頂尖的專上教育樞紐。「當教育變成產業,頂尖院校要有,但也要多層次、多樣化」。
倪明選校長:將香港打造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可謂恰逢其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9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在十大校長論壇上表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交匯的國際大都會,擁有開放包容的生態,並且採用與國際接軌的體制機制,有利於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有國際勝任力的人才。
段崇智校長:香港教育體系擁三高優勢 做好國際橋樑 推動高教創科樞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9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教授表示,目前香港距離成為全球教育和創新科技樞紐這兩個目標只是指尺之遙,只要在現有基礎之上,做好國際橋樑的角色,絕對有助香港成為兩大樞紐。
十大校長各抒己見 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9
十大校長論壇2024年10月9日假恒生銀行總行博愛堂舉行,一眾本地及大灣區高等院校的校長齊聚一堂,就香港如何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暢所欲言。
麥萃才教授:在美國打壓下 香港對國際投資者為何仍具吸引力? 新加坡哪些方面無法取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9
在美國打壓下,香港對國際投資者為何仍具吸引力? 新加坡哪些方面無法取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的分析。
衞炳江校長:構建專上教育樞紐 須提升質量、推動創新、加強產學研結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9
要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香港浸會大學校長衞炳江教授表示,我們需要確保教育水平與國際接軌。透過加強與國際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合作,開展更多的國際交流項目,吸引更多的國際學生和學者來港學習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