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索的法國5月節獨奏會,雖然開始時音量控制造成的瑕疵特多,但他卻於極短的時間內迅速解決問題。整體上無論在技巧還是藝術方面,毋庸置疑地相當成功,令人佩服和感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隨着未來內地陸續增加「自由行」的城市,同時希望下半年國際遊客有所增長。總的來說,今年經濟形勢審慎樂觀。
美國議會通過約950億美元的撥款,支援以色列、烏克蘭和印太地區,包括台灣,暴露其背後真實意圖?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認為,撥款實為美國政府支持持續衝突,也是拜登政府的選舉策略。一起聽聽!
生活中做每一件事情都是把心念放在那件事情上面,便不是做表面工夫,而且在過程中還能清楚覺察內外感受,減少東想西想,就是這麼簡單而已。
時代變了,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否也可以變動一下?以往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策略,今天是否可以實踐共同富裕?那麼,整個族群的幸福感,是否可以「水漲船高」,一起上升?
本會的香港人步行習慣調查結果顯示,一周內有七天步行至少30分鐘的市民增至佔10%,較2022年的7.8%上升 2.2%,雖然比率仍然偏低,但可見情況有所改善,仍有五成七人步行與乘搭交通工具沒改變。
烏克蘭和美西方互相由疲倦到厭倦,戰事也就停止了,和平不是最好的嗎?何苦來哉!
基因突變如何影響標靶藥及化療藥使用次序?醫療資訊氾濫,病者及家屬如何分真偽?一起聽聽腫瘤專家莫樹錦教授怎說?
教育評議會資深人會員何劍輝主任與香港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馮穎匡博士,今次同大家分享如何利用AI影音創作協助課堂教學,數字人怎樣減輕老師教學工作壓力?
拼經濟,單靠長官意志難成事?夏寶龍主任說走新路,意味中美關係變質?一起聽聽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分析。
培育未來教師的策略要與時並進,因應社會與政策的轉變,設計新一代的師訓課程,為教育界提供適切時代需要的人才。
原來除廣州話外,客家話和廈門話也有義為「要」的「愛」一詞。這個跨方言區共用的詞,是於古有據的。
如果未能認識價值觀的複雜本質,單純以大量堆砌的內容灌輸式地去「教」學生價值觀,恐怕只會弄巧反拙,緣木求魚而已。
近月發展商之間,私底下不約而同呻現金緊絀,舊有併購五至六成的地盤全部停下來,就連金朝陽收購多年的銅鑼灣希雲大廈,無奈要流拍,可見發展商對前景心灰,首要的只希望保命保本。
唯在10萬件奏摺硃批中的乾隆,才是一個作為大清皇帝的乾隆,才是一個歷史上版圖最大、GDP當世第一的朝代君主,才是一個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乾隆。
關節是一個很適合使用紅光保健的位置,因為關節很接近皮膚,皮下脂肪亦相對較少,因此可以讓紅光有效通過皮膚去到患處,更直接的讓傷患部位加快修復。
大型情景音畫劇《千手千眼》通過音樂、舞蹈、多媒體等形式創新講述「妙善救父」的民間故事。故事向萬眾表明,心存善愛,殘缺也將成就完美。
整體而言,學校為兒童設計樂林林總總富趣味的區角活動,能豐富兒童的經驗,使他們在每日的校園學習生活中樂此不疲。教師又能因應兒童的反應即時調適策略,吸引他們專注地參與學習。
雞蛋花不但形美氣香,更是廣東嶺南地區常用涼茶五花茶的主要材料之一。
標準化考試未必是最公平的模式,但至少相比其他模糊的標準,是寒窗苦讀者上流的蹊徑。標準化考試至少評定方式統一公開,容許不同人參加。
《入廚三十年》只提綱挈領介紹大小菜式的做法,學廚者要成為名廚,還得靠自己,個人天份、融會貫通、功多藝熟,這些條件必不可少。感謝陳榮為香江寫下大量珍貴的入廚秘笈,造就了香港一代又一代的廚神。
現實生活曲折複雜,我們決不能以過於感性的方式,概括的人生道理,短暫的情感共鳴,成敗得失取決於個人正確的心態和行為……這些實在忽略了理性分析的重要性。
台灣30年教改是一場大災難,製造一批「天然獨」,馬英九要力挽狂瀾,但只有財力帶20名,台灣遠遠落後,洪秀柱要帶200名只嫌太少。這場大災難要平復,兩岸四地都要全力啊!
為何伊朗報復以色列 沒有下重手? 美國介入以巴之戰 猶太人從中取得什麼好處?一起聽聽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分析。
買超級球星當然是班主的賞心樂事,也會對球迷帶來憧憬和剌激,卻不等於買獎杯。即使是仙女下凡的球王美斯,也未必即時令美國足球聯盟的國際邁亞密谷底反彈奪標。
我們期望社會各方更關注全世界兒童的權利和福祉。原因之一,下一代的發展關乎社會的未來,關心小朋友的成長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有了人工智能工具,相信日後家長無論在什麼地方,也能夠很快地跟孩子們溫習,但對於孩子們來說,不知是不是好事呢?
著名經濟學家、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劉遵義教授認為,現在是各顯神通,之後是適者生存,最終就是高質量、高效率的企業才能繼續發展下去,市場產能過剩的問題會自動解決。
都說糖尿病不會致命,但糖尿腎、糖尿眼、急性低血糖每樣併發症都很要命。中大醫學院利用醫管局大數據,精準預測晚年糖尿病者1年內出現嚴重低血糖的風險,減低其心血管疾病、跌倒及死亡風險,並減省醫療成本。
美國財長耶倫和國務卿布林肯相繼訪華,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認為此舉是要穩住中國。而未來雙邊關係仍要受華府主導,目前美國正着力壓制中國重工業,以及為歐洲兄弟騰空空間。一起聽聽他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