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孔子

天才與地獄──孔融讓梨之後的故事
作者:許志榮2020-04-25
禮讓不爭被視為達致社會和諧的重要修養或韜略。這亦是虛擬的「孔融讓梨」寫入〈三字經〉作為童蒙訓勉的原因之一。
何文匯:孔子思想不合時宜?
作者:編輯精選2020-04-25
孔子的思想是偉大的,是實用的,並不迂腐。腐儒不善用孔子的學說,使它腐朽了;獨裁者歪曲孔子的學說,作為欺壓人民的工具,把孔子的思想敗壞了。
感恩知德
作者:温志倫2020-04-16
讓幼兒學懂感恩的態度,相信對日後人生能持正面的看法及能建立利社會行為,有助日後預防或減低青少年問題和反社會行為。
視如己出
作者:温志倫2020-03-16
如何用心為學生呢?相信用心教學是第一步,視如己出就是下一步。將學生視作自己的親生孩子一般看待。
東西文明的最大分野
作者:張建雄2020-03-14
早有60年前,錢穆早已告訴中國人,西方是工具文化,手段文化、而東方是道義文化,自然文化;西方是性惡論(人有原罪),東方是性善論。
杜鵑花開
作者:陳家偉2020-02-26
教育局昨天宣布DSE照考,這決定也有道理,當然預計到時的疫情會放緩,今年是「多事之秋」,所以我相信家長、老師和社會人士都會體諒你們的境況。「居危思安」,危中有機,不用埋怨也不用怕。
學習孔子哲學的精粹:為人、為政的寬厚
作者:鄭楚雄2020-02-25
實行仁有五項做法:恭敬、寬厚、信實、敏捷、恩惠,這五種方法都能得到不同的好處。寬厚是其中一種,寬厚的人,能得到群眾的支持。
跳過失敗,以繩育「仁」
作者:温志倫2020-02-15
要擺脫失敗的恐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跳繩世界中,學習者必須要擁有多一分冒險的精神,就會多一分成功的機會。害怕失敗的人,都未能體驗到成功「跳」到的樂趣。
思考價值:疫情中的正向心智
作者:周慧儀2020-02-13
在疫情陰霾的籠罩中,我們如何才能夠更好地面對這場疫症災難?
談仁與愛
作者:陳家偉2020-01-17
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校長會的成員有來自幼稚園、小學、中學和特殊學校的校長,大家都希望把「仁愛」的品德能從小做起,承傳薪火,把人類高尚的和神聖的精神傳揚下去。
奴才主義源於孔子重振周禮
作者:曹鴻輝2020-01-15
大一統思想加上「孝道」加上「儒家」奴才主義,長久以來便鞏固着一個極權「有為」制度的運作。
陽明心學:生命的自信與文化傳承的生命力
作者:蔡國光2020-01-14
王陽明的偉大,不止於其功業與品格,更在其傳承與焦點突破儒家心性之學。
中國奴才文化的緣起
作者:曹鴻輝2020-01-13
「權力社會責任」理念已蕩然無存。又因為以孔子為宗,新儒家仍跳不出「克己復禮」的框框,結果發展成吃人的禮教。
《史記‧伯夷列傳》——關於道德潔癖的啟發
作者:許志榮2020-01-11
政治舞台上的戲碼沒有預告片,既然生於亂世,知識分子先天下之憂而憂,面對社會危機,各本其性情,各守其分際,各據其體會,各按其知聞,互相參詳制約,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就是一代人修成的正果了。
半學半教 無嗔無痴
作者:邱國光2019-12-31
當社會紛亂,價值混亂、人心不安,教師本身亦徬徨失措,要能安己安人,自家必須成長!
人品好的人,自帶光芒!
作者:淨空法師2019-12-28
好人品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它構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它是一個人真正的最高學歷,是每一個人的黃金招牌。
學習的方式決定了效果
作者:洪 蘭2019-11-02
如果連線蟲這種毫米長,只有959個細胞、302個神經元的動物都可以學會習慣化和聯結時,人哪有學不會的?
和解的基礎是放下仇恨
作者:劉寧榮2019-10-11
在這場衝突還沒有結束的時候,我們必須把所有的成見和仇恨放下,用寬容之心去尋找解決之道。如果沒有寬容心,卻糾纏於每一個細節,所有的人都能找到憤怒的原因,都能找到仇恨的理由。
南北菜系 家常養生
作者:朱鶴亭2019-08-28
中國菜粗略可分魯(山東)、粵(廣東)、川(四川)、蘇(江蘇)等「四大菜系」。孔子主張「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色惡不食,臭惡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對後世影響很大。
李金鐘:孔聖堂將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發揚光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7-29
雖然學校校風需要改善,但李金鐘不主張嚴懲學生。「我主張以理服人,讓學生知道錯在哪裏,要明白為何我會這樣處理。我主張三令五申,我給三次機會學生,再犯就處分。」
「二桃殺三士」彰顯什麼文化?
作者:鄭楚雄2019-07-24
晏子的「二桃殺三士」作為,會被視為權謀中的極致──只用很小的「成本」,就能把事情做出很理想的「效果」。但不是所有人都有相同的看法。
怎樣讀《詩經》
作者:編輯精選2019-07-10
我們不否認《詩經》的本質是文學的,但同時必須清楚《詩經》的雙重身份,她既是「詩」,也是「經」。
楊永漢:孔聖堂成立84年 為香港弘揚儒家精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6-28
孔聖堂中學成立初期,弘揚儒家思想及舉辦國學活動。1990年至2010年左右,孔聖堂中學的對外活動甚少。楊永漢博士在2012年上任校長,恢復儒學推廣。
幸福就像花兒一樣
作者:張靜2019-06-18
常言道:幸福就像花兒一樣。它並不在彼岸綻放,而必由自家心田開出。正如孟子所言:「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生命之所以能感到愉悅,是因為我們有一顆蘊含着美好德性的心靈。
國學有真假,慧眼識珍珠
作者:李錦招2019-06-06
假國學魚目混珠,流弊叢生。目前必須有一個標準,讓大家能分辨什麼是真正的國學。
人最大的教養 是善待父母
作者:淨空法師2019-05-04
你怎樣對父母,子女也將怎樣對你﹗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僅剩歸途。
「大成」之教
作者:張靜2019-04-25
九年畢業,需考核學問的通達程度,即能否觸類旁通(知類通達),且目標明確、志向堅定、遇事不惑(強立而不反),此方為「大成」。
弄假真的可以成真?因為大腦機制會騙你
作者:洪 蘭2019-04-13
大腦因為回答的情境不同而活化程度不同,入戲愈深,大腦前額葉皮質區對自我的壓抑愈大,入戲到忘我的地步時,就會發生像艾爾帕西諾受傷之事。
杭州文學文化遊學之旅──體驗遊學的真諦
作者:周慧儀2019-04-12
所謂遊學,即「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過程,萬里路上人文風光和自然景色滿目皆是,根本就是一本又一本活着的書。所以我們走在萬里路上,必要如讀書一樣認真,要用心觀察,反覆比較與品味,才能有所學、有所長。
怎樣的校長才可敬?
作者:鄭楚雄2019-03-20
一個優游涵泳的校長,有個人修養,也有工作抱負與承擔;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當然不會有拍枱的責罵聲);和同工和睦相處,上下一心,辦好學校,受人愛戴,這樣模樣的校長,是多麼的可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