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以孝聞名於世,又曾編纂《孝經》,為何孔門內德科榜上無名呢?
孔子、曾子、子思和孟子是重要的傳承,一代接一代,如跑四乘四百米、要各人都努力,才可以薪火相傳。
周有光希望美國人服膺中庸,那只是wishful thinking。美國若能「致中和」,周有光在天之靈,也會笑了!
近年,正向教育(Positive education)在香港大行其道,有許多學校都大力推動,成為學校周年計劃的關注事項(Major concern),更有不少學校定為三年計劃,積極發展學校的正向文化。
錢穆評多子,評到老子,認為他精明有餘,厚德不足,放輕了人生文化的比重,不如孔子,但較孟子恢宏,比莊子落實,如此讀人物,才有趣!
我們希望透過出版《志於學——論語二十六則》介紹中國儒家思想對學習的觀點、好學的態度和實踐的重要。老師也可以用這本子來教導學生,練練書法,背背金句,耳濡目染,希望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心明論語品自高」。
「四無量心」即為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有了這樣的生活態度,無論面對怎樣的坎坷,都能保持平靜的心態,更有利於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傑出人才的培養,離不開苦難的錘鍊。名校絕不是傑出人才的搖籃,只有懷有「朝聞道,夕可死矣」的儒家精神,才有可能成為名垂青史的人物。
「聖上」並非「聖人」,「君主」並非「君子」,這些不言而喻的道理比「白馬非馬」淺近得多。如果嚴謹地閱讀文本,可以肯定孔子所說的君子,絕對不是現實上位居至尊的君主。
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近日發表演講,認為中國將很快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但他認為西方並不理解中國,原因是西方一直忽視了中國擁有獨特的文化和現代性。
儒學在中國自春秋戰國發展至今已有2500年了,儒學在中國思想方面影響深遠,不論是在上層社會、知識階層,以至民間普羅百姓都深受影響,儒學肯定是中國文化的主幹主流。
中國的詩詞歌賦都是世界的文化遺產,記錄了人類的悲歡離合,詩可言情,更可言志。
乾卦《大象傳》辭中「天行健」三字,涉及如何斷句。習慣上都讀成「天行健」,但究竟是「天行健」還是「天行,健」呢,值得談一談。
我愛花草樹木,喜歡栽種各種植物,無論草本和木本,喬木或灌木,我都喜愛,不過花草林林總總,都有所不同,要有經驗的園丁去辛勤地打理!
據班固《漢書‧藝文志》所說:「孔氏為之彖、象、繫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對《周易》的十篇傳作出解釋,說是孔子所作。這十篇傳後來稱為「十翼」,被視為最早解釋《周易》的文章。
麒麟的體積不大,既不懂飛天遁地,又不威猛,只是隱居於深山中,「不吃人間」煙火。但牠為什麼成為三大瑞獸之一呢?
有香港年輕一代,唾棄中華文化,背棄民族大義,荒謬地要求歐美各國制裁自己的家──香港,甚至於網上高調宣布與家人斷絕關係的聲明,倫理道德觀在政治的衝擊下淪落至此,實教人痛心。
孔子認為君子要能莊重沉穩、認真學習,還要慎於交友,結交志向相同的朋友互相砥勵。如果犯了過錯,要勇於改過,這樣才能成為容止莊重、學問有成的君子。
對於文言作品,一般中學生都望而生畏,甚至抗拒學習。其實,經典作品的學習,並不如想像般困難。
處事,不一定要盡善盡美,更不必面面俱圓,但一定要問心無愧,以至誠至善的心,對待身邊每一個人。
俗語說「一個人走得快,一隊人走得遠」。但人生漫漫長路,走得快並不太重要,但能走得遠,走得穩才重要。因此,團隊才是致勝關鍵。
國際關係的和平與人際關係的和睦,其實都得來不易,要大家都學習尊重包容和求同存異。
簡單來說「誠」的對象是自己,是內心對自己的要求;而「信」是表現出來的行為,主要的對象是他人,所謂「取信於他人」或「贏得他人的信任」。
《周易》的作者是周文王,見於《史記‧周本紀》。但文王作經,孔子作傳的說法,後代很多懷疑,論著很多。《周易》書名的「易」字,可根據字源的引申義,歸納成「變易」一個解釋,由此引申而得的「交易」一義。
孔夫子有教無類,來者不拒,所以他的學生什麼人都有;無怪乎當時人也有認為孔門很「雜」。
謙是一種德行,不容易堅守的,凡事在做決定之前,常常都與左右之人共同商討,以尊重別人,不可以獨斷獨行,剛愎自用,或以上壓下,應該是以德服人,而非以權壓人。
張無忌是一個「大仁大勇」之人,福澤厚長,百劫餘生而心理健康,了無燒焦扭曲,憤世嫉俗,雖不斷為人算計,但卻不記仇恨,過去了便算了,迎向光明,把陰影留在身後,專心為面前事抱不平,化干戈。
一個大人,應該以我之名,為自己做決定;承擔責任;享受生而為人的快樂。與久違的自己重逢,感謝自己受過的傷、流過的淚、堅持的夢想。
中國經歷了一段緜長而複雜的遠古史。由於是封建的帝制社會,不同範疇權力的繼承,當中所蘊含的利益爭奪,是這段遠古歷史充滿血腥的總根源。
揣摩孔子所說的「德、禮」和「恥、格」的關係,筆者認為,要讓學生成為有品格、有正向生命觀的人,禮儀教育是起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