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除了覆蓋偌大的國土與華人社會,也貫穿中國幾千年的各代歷史時期。若社會上長期習慣於機器輸入,尤其是拼音輸入,漢字就會逐漸成為歷史,中華文化也會失去她寶貴的載體,因而逐漸消亡。
如果撇除哪個名稱最古老的問題,單從實用的角度看,各位讀者不妨思考一下,究竟一種食品,其名稱當以能反映其「形態」、「顏色」,還是「味道」為理想呢?筆者的選擇是「味道」。
在商場上或職場上,如果競爭者多,我們粵人會說「好多人爭食」。《漢語大詞典》不收「爭食」一詞。然而古語實在有這個詞,到互聯網上查找就可以找到不少用例。
有遠見和胸襟的同行,一般都不會把自己工作的機構設想成「業內第一」,遇到類似的情況也不過會說這裏不太合適某某,把話說得太滿,把別人看得太低,其實就是一種無知。
粵語説「行雷」,普通話說「打雷」,到底誰先誰後?哪個說法才是正確的呢?
李春陽《白話文運動的危機》一書,可以視為半部當代中國文學史、半部中國漢語史。
美國有些人認為教漢語是一種政治行為,應該予以禁止。那麼在美國國外教英語、唱英文歌、吃漢堡包,不知已經多久了!那又怎樣說呢?
若粵語不是香港人的母語,這即是說香港人的下一代,自嬰兒開始牙牙學語,所學的不再是粵語。這是徹頭徹尾的一種文化自戕,所以才為世所稱奇。
北京語言學家宋欣橋認為普通話是「現代漢語標準語」,而粵語只是「漢語方言」。由此宋欣橋推論:對於香港學生,普通話教育才是最標準的「母語教育」。結果宋欣橋的推論引起爭議。
普通話的聲調跟中古漢語語音差別太大,所以用普通話誦讀唐詩宋詞,無法領略本來聲調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