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06:57:5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美國

陳文鴻教授:以色列驅逐清洗巴勒斯坦人陰謀能否得逞?內塔尼亞胡腹背受敵 可能成為美國棄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08
美國敢為以色列這樣的戰爭罪行承擔責任嗎?如何才可解救幾百萬的加薩和西岸地區巴勒斯坦人?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從多個角度的分析。
緬甸亂局又見美國政府影子
作者:陳鳳翔2023-11-07
美國政府在全球的魔爪又引發世人關注,這個影子忙於發動各類型在明在暗的戰爭,忽視國內民生,最終必導致「國雖大,好戰必亡」(《司馬法·仁本》)。
患上鄧寧-克魯格效應症難醫
作者:張建雄2023-11-02
殖民地時代已過去,世界主張平等。有鄧寧-克魯格效應症狀的人,是到停止傲慢的時候了,否則自討沒趣,活在自己的世界,徒惹人厭。
雷鼎鳴:猶太人為什麼要對巴勒斯坦趕盡殺絕? 美國在中東影響力緣何江河日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01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以色列政府對付巴人的政策,可用趕盡殺絕、以除後患作描述,但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更打破美國的部署。為什麼?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陳文鴻教授:美國全力支持以色列將引火自焚?中東如爆發大戰 比俄烏戰爭更慘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31
以色列駐外使節指責不支持攻打哈馬斯的多國政府。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認為,以色列今次的表現比美國更為強橫,是中了宗教之毒。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進一步衝突
作者:陳文鴻2023-10-30
國際民意與愈來愈多的國家聲討以色列野蠻的加沙(殖民)政策,美國可有能力封天下之口?停戰和開放人道救援只是治標,連美國拜登也說要回到兩國方案。即使歐美列強也不得不要被迫從根本去解決巴勒斯坦問題。
逐鹿中東北非的時代來臨了?
作者:張建雄2023-10-26
美國外強中乾,10年來,2014年失克里米亞無作為,2021年阿富汗撤軍一團糟,2022年只能打代理人戰爭的俄烏衝突,2023年以巴的衝突,只做成阿聯22國的大團結,中亞已失,中東危危乎。
以巴衝突的時間緯度
作者:張宗永2023-10-24
二戰後,英美兩國為了經濟利益和對殖民主義的不同看法,在中東較勁。今天,美國是以色列的鐵粉。羅斯福當初曾經拒絕接受逃避納粹迫害的猶太難民入境,後來因為垂青國內猶太人的選票才轉軚。
中美GDP比較的玄虛
作者:張建雄2023-10-23
比較中美GDP內容,就如比較橙和蘋果,不能比,只能心中有數。製造業只佔美國GDP的11%,中國是39%,所以美國製造業只是中國的44%,拍馬難追。
以巴死結冇解?希望以軍是Godot?
作者:崔少明2023-10-18
巴人最辣的招數係人肉炸彈,但你炸死對方一人,對方憎你多一分,你在國際上的人道分也失一分(當然,這個人道標準是西方界定的,東方國家很多不buy)。說白了,巴人打的是ever losing battle。
陳文鴻:印度會依附美國壓制中國嗎?世界大局將出現中美印三國鼎立?──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宣傳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8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將為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演講。他在接受本社專訪時表示,美國欲以印度遏抑中國並不是好主意,因為印度有深厚的文化因素,加上民族主義趨勢漸長,不易受美國所控。
陳文鴻教授:哈馬斯絕地頑抗 以軍入侵加薩有沒有勝算?各國民意逆轉 以色列與美國有所顧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8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認為,以軍與以色列政權已毫無道德,背後有着歐美寡頭資本與政治組織的猶太勢力的政治與金融圖謀,以及大以色列國的猶太復興主義種族主義勢力。 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以巴戰爭贏家輸家是誰?
作者:譚新強2023-10-16
今次戰爭中,誰是輸家,誰是贏家?輸的永遠是慘受戰火蹂躪的人民,以巴兩邊都傷亡慘重,如以軍攻入加沙,更多平民必將受害,最後哈馬斯亦很有可能被殲滅。
中東偷襲 死的控訴
作者:陳鳳翔2023-10-13
大國扶持下,大半個世紀的戰爭、鎮壓、逮捕、處決、強拆、不公平立法和執法,原居民的生活權(生存權)由100%被剝削至生不如死。什麼是偷襲?是以死的控訴!是垂死的哀歌!聽者流淚。
歷史不是黑白正邪那麼簡單
作者:郭一鳴2023-10-13
突襲事件發生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帖文呼籲巴以停火,要求哈馬斯立即釋放人質,立即惹來美國右派群起抨擊,指摘布林肯脫離現實,同情哈馬斯,嚇得布林肯立即刪掉帖文。美國,就是唯恐天下不亂。
10月世界開始更複雜
作者:張建雄2023-10-12
如今世界早已多元,任何大事件出現都一開三,支持者、不支持者和中立者,不再是美國人話晒事,俄烏衝突如此,以巴衝突亦如是,只有和平才是最佳方案。
陳文鴻教授:哈馬斯突襲以色列發出什麼警示? 美國長年插手中東政局造成什麼破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2
巴勒斯坦的哈馬斯組織,史無前例地大規模襲擊以色列南部地區。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是次成功令以色列民眾也感受到巴勒斯坦人民的不安和受襲威脅。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歐美數據跨境的啟示
作者:車品覺2023-10-09
隨着歐盟—美國數據私隱框架的實施,符合該框架要求的美國組織在歐盟市場上可能會獲得競爭優勢,相反這可能對中國企業在歐盟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帶來一定挑戰。
美參院兩黨情報領袖斷言:中國試圖不用戰爭就可制服美國
作者:關品方2023-10-06
美國政客們評估:「中國試圖不用戰爭就可制服美國」,細思沒錯。中國逐漸回到世界舞台中心,恢復歷史的固有地位,是歷史的必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其內在的發展邏輯。
媒體撒謊經濟戰 中華自強終向前
作者:陳鳳翔2023-10-03
西方媒體和政府的旁門左道,就算新一輪美國「全球參與中心」的賊喊捉賊誣衊中國操縱全球媒體,都改變不了歷史的洪流。
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
作者:何志平2023-09-28
當下,國際社會應聚焦全球高債務問題,盡快在如何化解全球高債務風險問題凝聚共識。炒作「中國債務陷阱」的西方國家應盡快放下偏見,與中國攜手找到走出全球高債務「雷區」的安全之路,因美國才是所有債務陷阱之母!
任正非:美國先進文化要學習 從沒說過「打倒美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26
面對美國的制裁和打壓,儘管華為已經實現了許多技術和產品的國產替代方案,任正非坦言,華為會愈來愈困難,但華為也會愈來愈興盛。
每個時代的那些人們──愛麗絲 · 尼爾(Alice Neel) 畫展有感
作者:陳嵐2023-09-26
在攝影出現之前,肖像畫像是唯一能記錄當時人類面貌的方法。 看一幅肖像畫,仿佛能從人物衣着、和周圍環境中走入那個時代。筆者上過珠寶鑒賞的課程,記得其中一個單元談的就是藝術中的珠寶演變。
男女職業足球 同工不同酬
作者:張宗永2023-09-26
去年球員曾經因為同工不同酬,與美國足協鬧上法庭,美國足協最後賠償2400 萬美元,並答應改善女足酬勞,包括獎金分紅。
吵架總比打仗好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24
我們為什麼交戰?如今我們從策略角度思考,而且不犯選擇偏差的過錯,就有了一種新的方式可以回答那個問題。簡言之,必須要有某個東西去打斷正常的妥協誘因,將對立的對手推離通常極化而吵鬧的政治。
陳鳳翔:日、法科技巨企為何無法抗衡美國壓迫? 華為面對無理打壓 怎樣浴火重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15
香港城市大學客席教授陳鳳翔分析戰後三大創科企業東芝、阿爾斯通和華為遇暴頑抗,但命運各異背後的原因。一起聽聽他分析。
自駕遊歷美國
作者:雷鼎鳴2023-09-11
在今天中美關係變得複雜的環境下,精準的觀察尤其重要,3年新冠卻打破了我的旅遊大計,現在唯有報復式追回旅遊的不足。我的第一個旅遊計劃便是開車環繞美國一周,考察其風土民情,順道探訪多年未見的有識之士朋友。
烏戰或變
作者:陳文鴻2023-09-05
無人機與無人艇的成功,應是烏克蘭戰爭改變今後戰爭方式的重大啟示。現時無人機、無人艇的規模和殺傷力還有限,但大有提升的能力。可能至少將會成為未來戰爭的一個重要部分。
陳文鴻教授:歐美衰落,新興大國聯手替代? 金磚諸國如何攜手去美式全球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31
阿根廷、埃及、衣索比亞、伊朗、沙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6國加入金磚國家,對地緣政治格局有什麼影響?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化是否不再?一起聽聽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分析。
全球企業搶AI人才
作者:車品覺2023-08-28
人工智能(AI)在全球各地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儘管經濟增長放緩令人擔憂,但人工智能賽道相對保持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