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疫情平息之後內地用什麼方法去刺激經濟,招數並不多,難度也大,比2003年要遠為艱難。
對別人一片好心的幫助,我們應感謝,但對一些懷有惡毒想法的分子,我們就要警惕。
第二階段貿易協議將涉及較為重要的在線交易、網絡安全、要求大陸取消國企補貼等重大議題,因部分議題踩到大陸的紅線,必定會出現較大的爭議。
中國經濟規模之大,在經濟順風順水時,其他市場可能埋怨未有受惠。相反現在,其負面破壞力確實不能低估。全球供應鏈,尤其是智能手機等環節,會否受武漢疫情影響,絕對是有其可能。
在香港舉行的全世界制裁香港集會,美國沒有正式表態支持,當然不是怕了香港,而是怕他做初一,其他國家做十五。
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及更廣義的金融戰、科技戰、地緣政治之爭等遠未結束,但既然首階段的協議已簽,特朗普又忙於去搞競選,我們也可作一個階段性的總結,看看兩國的得失。
貿易不平衡只是切入點,美國的全盤棋局還有金融戰、科技戰,目的是要遏制中國冒起。
中央會覺得香港的疑似「港獨」思維會產生漣漪效應,助長疆獨、藏獨、台獨、甚至蒙獨,弄得不好,習主席成了「五獨教主」。所以,必須治香港反對派以重手段。
特朗普亦表示如果中美達成第二階段貿易協議,美國將會取消已加徵的關稅,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生意人的想法自然也是差不多。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前副主任黃奇帆去年10月曾公開明確說明,人行對於數字貨幣的研究已趨於成熟,人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個推出數字貨幣的央行。
經濟全球化所導致的中美之間的高度經貿依存關係,到底能不能阻止兩國的衝突和戰爭?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至今仍存在許多未知之數;歐洲多國亦陷入政治亂局,經濟前景難言樂觀;加上近期香港內部社會衝突不斷,皆令本港經濟前景蒙上陰霾。
內地經濟愈來愈差是基於結構性和制度性的問題,中美貿易戰只是將中國的弱點全面反映出來。
陳茂波表示,香港過去逾半年的社會事件對經濟衝擊很大,將面對15年來首次的負增長,餐飲服務業失業率升至6.2%。停止暴力,恢復增長是香港經濟能否增長的關鍵。
中美暫時休兵,華府智庫卻悲觀看待雙方未來,甚至不排除熱戰可能。但作者從三方面分析,認為也許衝突會升級,但並非沒有轉寰餘地。
2019年應在歷史上定位為中美「超限戰」元年,可以確定,此戰一去30年,不因特朗普連任與否而改變,美國的國力相對衰弱卻因特朗普的孤立主義,而眾怒所歸,多四年更好。
中美關係若是不佳,港元與美元掛鈎或會遇上不測之險,政府應檢討如何防範美國破壞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
美國從大力推動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到重新回到原始的「重商主義」,原因是自己的競爭力衰退,必須借助關稅與行政命令。
科技供應鏈下一階段要留意,是蘋果為首的手機訂單製造。從人口,土地等作為甄選的話,相信印度、越南及泰國極有可能成為受惠生產線轉移的高科技生產鏈重鎮,其中最快可能是印度。
梁頴宇建議有興趣投身研發新藥的大學生,最好要有志以科研奉獻社會,就讀本科時做過研究助理。
近年香港人感到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等情況不斷惡化,「反送中運動」以來,北京繼續挺林鄭和警隊。如今,習、李的表態顯示,北京不會對症下藥,日後的深層次矛盾將更難解。
為什麼中國要推出零關稅?大教授自問自答:因為人類文化歷史數千年,只有今天的中國有機會促成舉世零關稅的發展。如果成功,不僅中國自己有大利可圖,整個地球的貧苦人家的生活都會改進了。
作者: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編輯部2019-12-14
據央視新聞,經過中美兩國經貿團隊的共同努力,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的基礎上,已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定文本達成一致。
美國削弱中國經濟先從削減貿易赤字入手(科技方面則從華為、中興入手)。日高義樹表示中國再難像以往般依賴出口美國帶動經濟增長和創匯。
危中必有機,現在應是全盤檢討,重新部署,動員各方力量救港的好時機!
中美貿易戰談談打打,加上美國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中美對抗之勢已成,香港在這場大國「鬥爭」之中沒有什麼角色可以扮演,反而因為「一國」利益要先行,香港只能配合北京的政策,自主發揮的空間近乎零。
一旦出現中小企倒閉潮,美國人會徹底失業,但中國人失業較難定義──在東莞的工作沒了,也可回鄉當農民,這算不算一份職業?因此,貿易戰對中國的影響,主要是拖慢「中國製造2025」的發展。
因為我們一直在說自由貿易,現在忽然間說公平貿易。自由貿易不是免費的,是要付出代價的,代價是要做好自己的事,如同全球化一樣。今天說公平貿易又是否公平呢?自由貿易還存在嗎?
執業資深大律師梁定邦從地緣政治及經濟層面闡釋中美紛爭的因由及歷史背景,認為中美雙方須朝着找尋共同利益及互相了解的方向發展,才可望收窄分歧,化解貿易戰談判的困局。
十幾廿年前,四大銀行重組搞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難道現在又要搞多400多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