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pr 02 2025 06:13:5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貿易戰

國際金融論壇網絡研討會:去全球化和去中國化的可能性
作者:謝祖墀2020-05-20
在大場景是全球化,小場景化是區域化、本土化的情況之下,作為企業怎麼利用新的方法、採取新的手段,通過科技的手段來確保我的風險能夠受控。這是正在發生的趨勢,而不是絕對的去全球化或者絕對的去中國化。
中美宣傳戰互有勝敗
作者:雷鼎鳴2020-05-19
在特朗普上台後,發動了貿易戰及科技戰,伴隨而來的民粹主義排外思潮已被美國充分利用,美國大多數人對華的態度已變得更負面,這是美國政府所樂見的。
謀攻篇——中國能走出「圍堵」困局嗎?
作者:陳景祥2020-05-14
《孫子兵法》中的〈謀攻篇〉講述如何運用謀略取得勝利,充滿博弈的智慧。美國表面上強硬,但特朗普對中美貿易協議應否繼續執行仍然舉棋不定。北京領導人無「連任」之憂,但形勢對中國不利,只能爭取時間謀定而後動。
從G2到G0:中美經濟脫鈎會否發生?
作者:劉寧榮2020-05-14
新冠病毒引起發達國家對全球供應鏈的擔心和憂慮,但過去40年全球化的分工合作也不可能全面改寫。美國擔心製造業包括醫療產品設備上過度依賴中國,中國也同樣依賴關係到國計民生的美國農產品。
香港GDP跌了8.9%還是5.3%?
作者:曾國平2020-05-10
下跌8.9%這個數字,包括的不只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還加進了去年第三、第四季槍林彈雨的社會衝突,以及去年一度互加關稅的中美貿易戰惡化,跌幅是這一堆因素加起來的效果。
中國會再次被迫封閉起來嗎?
作者:鄭永年2020-04-30
冠病疫情會成為中國和西方世界的熔斷器,熔斷兩者之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關聯,導致中國的再次封閉起來嗎?
中美將打持久戰 香港淪為游擊區
作者:阮紀宏2020-04-29
既然美國向中國發起全面進攻,香港也是一個據點,況且美國在香港傳統上還有籌碼,不用白不用,但充其量香港只能是中美大戰中的局部戰場,姑且稱之為游擊區,因為敵方所用的戰術,與游擊隊無異。
中美兩國未能通過流行病疫情考試
作者:中美聚焦編輯部2020-04-26
當前的新冠危機將繼續考驗美中兩國。為確保通過考試,雙方應當緩和散播不信任和阻礙合作的宣傳戰,清楚展示「權力分享」而不是「權力施加」的重要性。
10年內香港大可能用光儲備 要借貸度日
作者:雷鼎鳴2020-04-25
雷鼎鳴指出,因為人口老化的壓力,香港的儲備早已有巨大的下行壓力,若香港經濟復甦緩慢或香港的疫情與及政治困難解決費時,10年內香港大有用光儲備的機會。
美國經濟出亂子 全球必然遭殃
作者:陳文鴻2020-04-14
美國社會未必會完全失序,但危急的程度不會比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遜色。作為全球名義上最大經濟體、最大進口國,也主宰着全球的美元金融體制,美國經濟出亂子,全球必然遭殃。
既有的中美關係一去不復返
作者:鄭永年2020-04-08
儘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特朗普就冠病疫情的應付和合作,但現實地說,即使兩國的醫療合作可以進行,人們所曾經見到的中美關係,已經一去不復返。
疫情之中內地商業格局的改變
作者:謝祖墀2020-04-08
這次疫情暴露了中國的不少問題,但亦帶來了新的機遇。在短期內,從製造業、供應鏈和消費者需求的角度來看,這場疫情將為在中國運營以及與中國企業有合作關係的企業增加更多的不確定性。
2020年愚人節預言
作者:馮文正2020-04-02
今年是好特別的一年,我決定把2020年愚人節預言公開發表。現在是最好的時刻,也是最壞的時刻,我個人相信這預言的命中率是100%。
世界變局已成 美國隨時開戰
作者:陳文鴻2020-03-30
隨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國際上的演變,特別是如果美國失控,疫後的國際與中國便大不相同了。世界大變已成定局。
《隱秘戰爭》:剖析美國經濟戰爭新武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3-28
儘管大國均武裝到牙齒,且不時通過演習「秀肌肉」,但其實都不約而同避免真正的戰爭,取而代之的,「貿易戰」、「經濟戰」便成為選項,美國更是箇中高手。
美政客敲詐中國 民主力量須抑制特朗普
作者:陳文鴻2020-03-25
特朗普還在污名化中國,用「中國病毒」之名包藏禍心,意圖推諉失職的責任給中國,也圖謀藉機打劫中國。這些都是為了競選連任,為了維護政府背後的金主和極右政治勢力,絕不是為了美國人民,為了所謂的「美國優先」。
劉遵義:COVID-19與新的全球化願景
作者:編輯精選2020-03-11
為了防範新冠病毒傳播,各國都採取嚴格的出入境管控措施;如果所有國家都採取嚴格的入境政策保護國民,是否意味着全球化的終結?筆者認為這不是結束,而是一種形式上更安全、更穩定的全球化的開始。
華為禁不夠,改禁商用飛機?特朗普:美國還是要跟中國做生意!
作者:朱雲漢2020-02-28
特朗普身邊的鷹派,圍堵中國產業不遺餘力,企圖擴大華為的禁令,遭國防部阻撓失敗後,這次改向商用飛機出手,為何踢到鐵板?
進入「後疫情」:內地轉調,香港陷財赤
作者:陳景祥2020-02-20
今時今日疫情平息之後內地用什麼方法去刺激經濟,招數並不多,難度也大,比2003年要遠為艱難。
新冠疫情中的幸災樂禍
作者:雷鼎鳴2020-02-17
對別人一片好心的幫助,我們應感謝,但對一些懷有惡毒想法的分子,我們就要警惕。
中美貿易戰破冰後的下一步走向
作者:東方財經雜誌2020-02-11
第二階段貿易協議將涉及較為重要的在線交易、網絡安全、要求大陸取消國企補貼等重大議題,因部分議題踩到大陸的紅線,必定會出現較大的爭議。
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作者:胡孟青2020-02-04
中國經濟規模之大,在經濟順風順水時,其他市場可能埋怨未有受惠。相反現在,其負面破壞力確實不能低估。全球供應鏈,尤其是智能手機等環節,會否受武漢疫情影響,絕對是有其可能。
美國做初一 他國做十五
作者:湯文亮2020-01-28
在香港舉行的全世界制裁香港集會,美國沒有正式表態支持,當然不是怕了香港,而是怕他做初一,其他國家做十五。
中美貿戰停火的成敗得失
作者:雷鼎鳴2020-01-27
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及更廣義的金融戰、科技戰、地緣政治之爭等遠未結束,但既然首階段的協議已簽,特朗普又忙於去搞競選,我們也可作一個階段性的總結,看看兩國的得失。
中美「新冷戰」?
作者:陳景祥2020-01-23
貿易不平衡只是切入點,美國的全盤棋局還有金融戰、科技戰,目的是要遏制中國冒起。
台大選後中共治港策略
作者:張宗永2020-01-22
中央會覺得香港的疑似「港獨」思維會產生漣漪效應,助長疆獨、藏獨、台獨、甚至蒙獨,弄得不好,習主席成了「五獨教主」。所以,必須治香港反對派以重手段。
中美次階段協議 簽訂機會是零
作者:湯文亮2020-01-20
特朗普亦表示如果中美達成第二階段貿易協議,美國將會取消已加徵的關稅,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生意人的想法自然也是差不多。
官方數字貨幣頭啖湯
作者:胡孟青2020-01-16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前副主任黃奇帆去年10月曾公開明確說明,人行對於數字貨幣的研究已趨於成熟,人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個推出數字貨幣的央行。
中美關係會糟糕到什麼程度
作者:鄭永年2020-01-16
經濟全球化所導致的中美之間的高度經貿依存關係,到底能不能阻止兩國的衝突和戰爭?
經濟優勢猶在 香港重新出發
作者:編輯精選2020-01-14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至今仍存在許多未知之數;歐洲多國亦陷入政治亂局,經濟前景難言樂觀;加上近期香港內部社會衝突不斷,皆令本港經濟前景蒙上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