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貿易戰(不止針對中國)令中國的經濟與金融備受壓力,但實質經濟的影響還未體現。在國際上抑制美國製造的危機便只有中國。
中央政府在貨幣政策上不可以過分寬鬆,因為這只會為人民幣匯價帶來更加大的貶值壓力,最終引發大走資潮。
7月6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向中國發動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貿易戰,這是中美關係重大轉捩點,標誌着全球經濟金融政治格局空前全面深刻調整進入新階段。
美國若想靠禁售去遏制中國戰略性產品的發展,很可能會弄巧反拙。中國有能力在不少科技領域超越美國。若然如此,勝負便分明了。
美國政治變得急亂且漏洞百出,各方勢力各取所需,但總的勢頭卻是政治右傾,「美國優先」的民粹主義包含強烈的排他內容。
特朗普直言,「中國製造2025」損害了美國的利益。由此可見,中美貿易戰的背後是兩國對經濟主導權之爭。
過去近大半年金融問題反映,解決市場引來的問題,硬繃繃一套規劃根本行不通。說得白點,有高超理論高手,卻沒有懂得市場、了解市場能力,最終變成低手。
美國作為全球金融市場大國,如將當前貿易戰戰幕再擴展至金融市場層面,實在屬於市場不幸。
在危機當中,世界各國更需要抱團取暖,只有通過互助合作,才可以盡快一起走出險境。
香港人手上的現金依然很多,他們在作資產配置時仍對投資房地產有強烈的偏好,因為他們在房地產市場上所取得的回報遠比在股市多。
充分就業,除了說明美國經濟強勁外,更有政治意涵,就是給特朗普國內政績加分,使得他在對外貿易談判上底氣更足。
我根本不太相信這些估算數字,因為它們背後的假設是貿易貨品之間的替代彈性非常高。
當我們談及振興落後地區工作時,往往不能忽視教育這環節,知識不止為人們帶來深刻的思考、技能的培養,於社會及經濟層面亦有直接深刻的正面影響。
現在特朗普不斷兇大家,旨在逼使各國改變態度。因為如不作震盪,各國是不會改變觀念和態度,感覺欠負了美國的。
貿易戰可推高美國的物價,以美國人儲蓄低,家無隔日糧的現實看來,物價上升可以有效提醒他們從中國得到的好處及貿易戰的危害。
說過了,冇贏家的貿易戰不容易無緣無故真打起來。減慢美國的頁岩氣和頁岩油出口海外,美國本地的頁岩氣和頁岩油消費者或成最大贏家。
有分析預計今年聯儲局加息次數「坐三望四」,惟美國加息步伐受眾多外圍因素左右,始終變數重重。
目前我們相當於已經走到了1929年金融危機之後的第三階段,也就是政治社會危機階段,離第四階段的軍事衝突只是一步之遙。
「一國兩制」容許香港在對外經貿關係上有獨立身份。除了與不少國家簽署雙邊貿易協議外,香港更是世界貿易組織的獨立成員,與美國、中國等其他成員享有同等權利。
取消關稅,美消費者有利,中國因此而不向美國人徵關稅,反而還大量進口美國汽車和石油,一盈一虧,美國不同的利益集團會有不同反應,我們自可以美國政府最後的決定中得悉誰的影響力最大。
兩個巨人對打,問題是誰先倒下,我跟你賭一毛錢,先倒下的不是中國。那就夠了。
從循環來看,中國股市在2007年創歷史高位後持續下行,有機會在2007年已踏入康波循環的下跌段,即使中國底子厚,甚至連今次貿戰都可以妥善解決,要再次挑戰美國地位也殊不容易。
如果,特朗普真的不計後果不斷升高經貿對抗,國內的利益受損者將不斷湧現,共和黨無法視而不見。
中美貿易摩擦是戰爭,不是請客吃飯或中美上層勾結。應對美國的挑戰,中國不應屈從於美國的指揮和欺凌,應走自己的道路,按照自己的利益、意志、戰略和方向。
貿易戰不僅只是牽涉中美雙方。向中國出口上游產品的東南亞國家或其他輸出國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全球經濟都會受到較大影響。
商人和企業家有關聯。「商人」的範疇要比企業家廣,但並不是所有商人都可以成為企業家,都具有企業家精神。
坦白說,現在中國面對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高調累事,再用高調策略去處理因高調帶來的挑釁,但願不會是高調地出事。
中美之爭便只有當中國如日本那樣屈服才可結束,美國對付中國會無所不用其極,沒有什麼道義、道德的規範、約束。
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表示,中美貿易摩擦對香港帶來的負面影響並不大,但中美貿易戰一旦爆發,香港遭受影響將不可避免。
本文以經濟學角度,看看特朗普要徵收中國商品關税,對美國貿易赤字和資金流入的影響,本文會應用相關理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