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培養孩童做運動習慣,家長身教可謂一大因素。為推廣親子運動文化,上周「大家減齡」夥拍「中銀理財」舉辦全港首個「奶龍主題跑」活動,現場巨型充氣奶龍亦成為跑手打卡點,氣氛仿如置身嘉年華。
孩子在當地要面對的是「種族歧視」,還有「毒品氾濫」、「性的開放」等等,都是香港父母始料不及的「衝擊」。
不斷有媒體報道美國經濟隨入調整期。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認為,美國實體經濟受通脹所苦,而加息變成對外武器,只惠及權貴利益,基層卻生活艱苦。
局長大權在握,要避免成為「冷氣軍師」,他的策略是「多聽多講」。他深明智慧在民間,上任即花了不少時間和社福界溝通,但真正難題卻是下一步,「手上有數十個意見,但最後只能做一個決定。」
最低工資的客觀標準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讓受惠者過有尊嚴的生活,現在我們做得到嗎?為什麼香港目前的最低工資,竟連通脹都追不上?
香港大學周六(1月14日)於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舉行ARTathon藝術嘉年華,慶祝111周年,是經歷3年疫情以來港大首個大型戶外活動。
一年一度的兒童發展配對基金「聖誕頌歌節」將於12月11日(周日)正式開鑼。這次聖誕頌歌節是3年前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第一次再度全面以現場實地頌歌表演形式進行。
房屋供應是未來政府解決民生問題的重中之重,政府與其將大部分土地用作興建公營房屋,倒不如學習他國借力,在批地條款之上,限制發展項目部分單位必須售予基層家庭。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周一(8月23日)宣布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協助弱勢基層初中生,扶持他們的生活、學習及個人發展。他又表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正制訂《青年發展藍圖》,政府也會繼續加強與青年溝通。
香港大學眼科中心7月4日(周一)正式開幕,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期望,中心可以成為地區上眼科醫療創新與科技的樞紐,以及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護理的優秀平台。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三(6日)出席上任後首次立法會答問大會,他闡釋其領導方式是要各司局長「在問題萌芽時主動介入,落場指導,分秒必爭」,10月發表《施政報告》時,將詳細交代細節。
中國香港於文化教育、大型展覽、門票資助及開幕活動等方面大力贊助香港故宮,因而獲成為香港故宮的戰略合作夥伴。在中銀香港的支持下,香港故宮將推出一系列藝術文化活動,在本地以至世界各地弘揚中華文化。
立法會周四(9日)三讀通過取消強積金對沖。政府會「劃線」指明取消對沖安排的生效日期,將不設追溯期,而政府將為僱主提供25年、共332億元補貼,預計2025年實施。
新民黨副主席潘國山接受本社專訪時認為,區議會很多反對意見流於片面,民生問題往往偏向功利的方向思考,缺乏宏觀全局的觀念。另外,為了解決政府部門各自為政的現象,也必須構建一個多方共存的平台。
在未有免費教育前,香港的大學與名牌中學,不乏來自基層家庭的學生。但自從有了免費教育後,基層能入讀名校與接受大學教育的比例不增反減,令跨代貧窮變得愈來愈普遍。為什麼?
希望特區政府能與時俱進,引入西方國家和內地政府將績效指標視為現代預算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財政投入型財政預算案」轉型到「績效為本財政預算案」。
中大出版社近日出版《致命的不平等》一書,指出健康不公平是每個人、每個政府都需要思考的問題,以邁向更好的復原之路。
有不少人因為自己本身財政有困難而賣樓,但不會講這是自己問題,反而會話睇淡樓市,賣樓只是止賺,彷彿冇賣樓的人是傻仔,買了他的物業的人更加是超級傻仔。
環球抗疫防疫,各地疲於奔命之餘,也惆悵經濟基礎轉變,破舊而未立新,傳統理論過時,探索復元之路,猶如摸着石頭過河。
兒童發展配對基金通過聖誕頌歌節凝聚了積極及正面能量,吸引來自工商企業、社福及教育界共同努力,透過歌聲,傳揚愛心,關愛基層下代,共濟共融,和諧團結,努力扶掖下一代。
我發覺,主張「攬炒」的人,不但打算把香港的經濟弄到萬劫不復,還打算在政治上也來一次玉石俱焚。
眼前的恩神父,令我想起了明朝的利瑪竇,400多年前,年輕的神父,為了傳教,遠涉重洋,來到陌生的中國,迎接他的是因百般誤解而生的敵意。恩神父走的,何嘗不是利瑪竇走過的傳教之路?
民協通過長期的地區服務,贏得街坊的信任和支持。2003年的區選,民協繼續在深水埗大勝,變得不可一世,睥睨一切。從這一屆開始,民協逐漸失去地區的支持,實力一屆比一屆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