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用文字建構的藝術,也是心靈的建築,具備無限潛藏的商業價值。文學記錄了人類智慧、文化歷史、社會面貌、都城變遷,是文明的記錄儀。記錄文明的文學呢?香港作聯推廣文學多年,一直冀望更多人明白文學價值。
能敬重和欣賞別人,才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原來十分重要。
大俠逝世五周年之際,一場名為「從金庸小說到金庸文化」的展覽正在尖沙咀鬧市一間書店舉行。意猶未盡的「金迷」朋友,大可以來一場書中漫遊,在風起雲湧的武俠世界之外,再下一城,探索變幻無窮的金庸世界。
董橋40年前寫的一篇武俠小說,到今天仍為人津津樂道。這是董橋唯一的一篇武俠小說,金庸當年看過後盛讚董橋寫得實在太好了,笑說要收董橋為徒。
武俠小説的源頭是唐代的豪俠小説。最初偏重豪士俠客的行徑。既歌頌英雄的本領和胸襟,也歌頌讚美無償義助、俠骨丹心、捨己為人的精神。將人性中的美、善本性呈現於文學之中。
馬來西亞朋友最近在大馬替我覓得一套最舊版本的金庸武俠小說,那就是《神鵰俠侶》普及本,全書111冊,除了有幾冊的封面比較殘舊之外,其餘百多冊的品相接近完美。
雖然我們都不是能「止戈為武」,反而我們可做的是教導我們的下一代具有俠義之風,認識真理,勇於向那些惡者說不!
金庸武俠小說魔力無遠弗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說,連帶與金庸小說有關的「副產品」也多姿多彩。筆者最近從海外購入一套漫畫版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可說是副產品之中的佳品,它絕跡江湖已數十年。
如果我們有4個肺,便可以有更多氧氣、跑得更快了吧?為什麼我們不長多些肺呢?
裴鉶,唐懿宗時節度使高駢書記,著《傳奇》,其書多記神仙詼譎之事,書中有異人、鬼神及妖怪三種主題。唐代短篇小說稱「傳奇」,受裴鉶此小說集而致。
金庸的影劇手法,描述得最出色的,要算是《飛狐外傳》中,苗人鳳尋妻一場,特引出來,讓讀者一再欣賞。
楊興安在年輕時曾擔任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的秘書。金庸創辦香港首屈一指的中文報章《明報》兼任社長,楊博士是社長辦公室的行政秘書,深得賞識與重用。
公共圖書館十大借書榜,大致可反映香港一般人的讀書趣味。然而看書和飲食一樣,各人各有不同喜好,喜歡嚴肅讀物的讀者可能對上述排名榜不以為然。
本講座改為影片模式播放,預計7月27日發布。
金庸小說內容對人性有深刻的描述,蘊含豐茂的中國文化氣息,而又可以令讀者充滿閱讀的快感,小說出現不久即引起廣泛的談論。最初只不過是閒聊的話題,後來卻引起學者的重視和研究。
八十年代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流入內地,風靡讀者,使文藝青年如癡如醉。
在楊過那個時代,指甲鉗顯然還沒有發明出來,人們究竟需不需要剪指甲?如果需要,又是用什麼工具來剪指甲呢?
從金庸的理論和報業管理實踐來看,與其說金庸是「文人辦報」,倒不如說金庸是「儒商辦報」,更為貼切。
歷史的發展,雖然有必然性,卻往往帶有偶然性;金庸的一生,交織着必然與偶然。
金庸提議把精彩絕倫的金庸小說改編成兒童文學版本,但我認為讓青少年兒童讀者直接閱讀金庸小說原著才是最好,所以我拒絕了金庸先生的建議。
金庸武俠小說在當代當時得令,眾口交譽,作者居然擔憂一段時日以後被冷待,是過份謙卑還是太乏自信?
我平生遇到過的學問高人無數,查先生是其中一個。只他一個給我那樣要推敲的不舒適的奇異感。從我的視名頭如糞土的個性選擇,查先生是個不容易交為朋友的人。
金庸的文風和待人接物比較溫和隨意,觀察他應付大陸受到的捧場,也有節制謙遜印象,沒有那種入禁苑不可一世的吃相難看。
金庸去世之後,關於他和他的作品地位的爭議,還會繼續。在我看來,金庸是現代文學史被低估的人物;新古典武俠小說這個流派,其價值也被大大低估。
作為讀者,我感興趣的問題是:還會有下一個金庸嗎?有人認為他也許只是剛好出現在一個武俠小說的高峰期,時勢將他打造成英雄。
俠義精神、愛國愛民的情懷,以及男女之情,也許優秀的小說家都做得到,但金庸的不同是他幾乎獨自構建了一個自我充足的體系,這體系的巨大成功又使它變成大中華文化體系的一重要組成部分。
好人只有一個「好人」的模樣,壞人的壞法便千變萬化。壞人中有大奸大惡,有小奸小惡;有陰險偽善,有自尊自大,霸道張狂;有由正入邪,有由邪入正。
金庸小說引起的迴響及評論極多,所以見到責難斥罵金著的文章,便給予重視。可是每次讀過之後,都令人失望。因為罵人太容易了,大都不能說出罵人的道理。只是說自己不喜歡而大罵特罵,發洩一番,別人對之每無可奈何。
香港有一位金庸迷,每天把《倚天》從報紙剪下來,集合成9本小冊子,一直保存了五十多年。
一直以來,不少文人學者從多方面研究查良鏞怎樣構思小說人物情節。綜合多年研究成果,一眾金學專家都驚嘆金庸歷史文學知識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