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壓力

郭黎玉晶:實踐家長正向教育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06
近年香港城市大學的正向教育研究室與多間中小學合作推行校本正向教育,取得不錯成效。中學生正值青春期,面臨許多生理、心理和社交上的轉變與挑戰,需要家長以不同方式提供適切支持。
神奇朽木抗抑鬱
作者:劉銳紹2024-07-15
最特別的是,不同的木塊有不同的層次,色澤深淺也不同,馮孟忠於是按照這些特徵設計構圖和內容。不要以為什麼都是硬的,雕琢之前,可以用水墨畫在木板上,把傳統國畫與木刻藝術結合起來。
面對耗盡有法
作者:羅乃萱2024-07-14
現代人忙碌,常常沒有停下來的時間,導致壓力過大,能量耗盡。伸展動作或呼吸練習,可以協助舒緩壓力,但當真的壓力太大撐不過去,就要尋求專業人士幫忙。不過,平日保持身心健康比什麼方法都更可以釋放緊張情緒。
武道與創新 許得恩的人生「Showtime」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19
我覺得上場最重要是享受當下, 只要你打得開心, 便有好表現, 所以我就會告訴自己「Showtime」。
微整形、微旅行大受歡迎 但你聽過「微壓力」嗎?
作者:創新拿鐵作者群2023-11-17
人的大腦裏有一本專門用來紀錄壓力的「筆記本」,當遇到傳統形式的壓力時,大腦會警覺並用紅筆寫上大大的字以便識別威脅、啟動防禦機制,當壓力消除,大筆一畫就能消掉。
面對工作
作者:常霖法師2023-08-07
人生在世,一切金錢、事物,都只有使用權而無擁有權。我們能夠這樣想,凡事便不會太過緊張和看不開了。
曾繁光醫生:焦慮症是怎樣形成的? 有什麼症狀? 如何自我紓緩改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5-11
時常感覺到焦慮不安?懷疑自己患上了情緒病?一起聽聽著名精神科醫生曾繁光談談什麼是焦慮症,以及如何如何自我紓緩改善?
乙醇脂質體令保健成效極大化
作者:林嘉良2023-02-22
脂質體可以提升吸收率及生物使用率,亦能有效阻隔胃酸,令保健品免於被胃酸消化,從而把保健品的效能最大化。原來脂質體都有進階版,名叫「乙醇脂質體」。它是什麼來的?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工作壓力太大導致肝氣鬱結怎麼辦?古方加味逍遙散為何有助疏肝解鬱 養血健脾?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1-21
工作壓力太大導致肝氣鬱結怎麼辦?嶺南中醫世家出身的羅頌慧博士指出,古方加味逍遙散適合香港人,有助疏肝解鬱 養血健脾。一起聽聽她的分析。
本末倒置
作者:常霖法師2022-05-24
現代社會的價值觀,大部分是以高收入作為成功的標準,導致很多人不惜代價地賺錢。大家有沒有想過,除了必須的生活支出之外,為什麼還要賺那麼多錢呢?
專訪張家朗父母:兒子獲「雙世一」 冀壓力變動力
作者:編輯精選2022-04-22
香港劍擊代表張家朗,升上男子花劍世界排名第一,再度刷新了職業生涯及香港劍壇紀錄。張氏父母期望張家朗再接再厲,平常心面對,繼續將壓力變為動力,也要勿忘初心。
關注學生精神健康,各界攜手合作
作者:李建文2021-11-25
只有學校與家庭、政府及社區攜手合作,結合各方的資源與人力,共同商議並制定學生自殺防治的政策和方案,才能形成一個完整且穩固的安全網。
運動精英的啟示 : 走出陰霾
作者:張樹槐2021-07-07
運動競技是人類追求卓越體能的表現,未必所有運動員都需要做鎂光燈下的明星。世界頂尖的日本女網球手大坂直美不追求大滿貫冠軍而選擇了心理健康,值得世界認同和支持,
可怕的退休人士
作者:黃珍妮2021-05-29
很多人以前是「積」出病來,太高壓力,太多體力上消耗,於是一退休便心理生理一起出毛病。生理上的毛病,究竟是太空閒閒出病來,還是病從心生,是抑鬱衍生出來的?
「愉快型」國際幼稚園 = 得個玩字?= 成績不好?
作者:柯欣彤2021-04-29
近年,有許多家長不想自己的孩子從小便承受過多壓力,所以選擇「愉快學習型」的的國際幼稚園,不過也有人擔心將來難適應主流小學。
第一名
作者:常霖法師2021-03-02
我們無須急於分辨對錯,只要清楚知道自己為什麼做這件事就好了。重點還是要放鬆地投入過程,不要太執著結果,生命便會輕鬆自在。
面對壓力如何保持平常心
作者:顧小培2021-01-13
都市人有很多減壓方法,包括使用藥物、打坐以至祈禱,但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壓力從何而來。
減壓
作者:常霖法師2021-01-05
一般人都知道時間很寶貴,放假時也不想浪費,但是卻沒有留意,能夠真正在身心上放鬆休息的時間,也是同樣寶貴的。
拆解情緒的密碼
作者:林泳施2020-10-22
耶基斯的多德森定律指,適當的壓力可刺激行為動機,成為提升表現的推動力,而許多人處理壓力時,並未有這種轉化。今天,我們以思維模式、人際關係、多元活動及靜觀四個密碼來拆解情緒與壓力。
明白情緒:鏡中的我
作者:林泳施2020-10-19
「鏡中的我」提出三個我:我認為別人眼中的「自己」、我想像中對這個「自己」的看法,及這種根據別人眼中的「自己」而產生的感覺。你看到嗎?
不能忽視新冠肺炎的後遺症
作者:鍾伯光2020-09-06
當我們長時間生活在這種壓迫的環境下,情緒和心理健康都會受到破壞,如果家庭成員間的關係處理得不好,可能會增加彼此間的磨擦,增加家庭生活的壓力。
完美主義者,小心自律神經失調
作者:編輯精選2020-08-09
我在診間看過很多容易緊張,甚至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人,背後都有着自我要求完美的心念,特別是身處網絡世界,很多時常「晒恩愛」、「晒成就」,拚命展現自己認為美好的那一面,想盡辦法隱藏所謂不好的一面。
陳家亮:如何改善你的免疫力?
作者:編輯精選2020-07-28
除了注重個人衛生、保持社交距離及等待疫苗面世外,我們其實可以積極地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從而減低患病及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要處理好疫情帶來的心理壓力
作者:鍾伯光2020-04-12
在這個疫情困擾下的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士都會出現前所未有的壓力。
沒有雨季誰會愛晴空
作者:何靜瑩2020-03-07
任何人活在世上,都少不免有困苦、迷惘的日子。問題是如何抗拒「逃兵的誘惑」,選擇面對逆境、失望、試煉,然後反省、覺悟、成長。
家庭學校如何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作者:何瑞珠2019-12-07
香港以至華人社會的中小學生功課壓力大,考評焦慮感高,並未能愉快學習;華人文化普遍以為功課及考試壓力能推動學生努力而成績才會好,本文的數據分析正正否證了這個誤解。
教育何以每況愈下──失去尊師重道循序漸進支柱
作者:楊興安2019-12-07
香港教育的方向愈走愈歪,因為教育之目的、除了教導後輩基礎的知識外,還應教導立身處世的道理,而後者更為重要。近30年來教育的走向漸漸偏近前者而忽略後者。
香港青少年焦慮感高、幸福感低對家長及老師的啟示
作者:何瑞珠2019-11-30
本文結合PISA及HBSC兩組數據,探討香港中小學生的幸福感和身心健康,以及功課壓力、考試焦慮感和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並提出家庭及學校可行的方向。
心理學家陳頌恩:香港人壓力大,怎樣才會快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9-13
壓力有負面,但也有正面。其實好的壓力有助提升表現,但要控制得宜。壓力少會感到沉悶,缺乏動力;壓力大會感到緊張,情緒低落。不要害怕壓力,要善用壓力。
跑出好心情
作者:陳家偉2019-06-28
我愛跑步,但不愛跑跑步機,只會在戶外跑,不願意自己像倉鼠般在運輸帶上跑,對我來說是挺傻,挺可悲的行為。我最愛在街上跑,因為很實在,有上坡,也有落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