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年樂指今日的香港並非單靠英國和中國創造,南亞人亦有參與於其中。
一個作家的任務,就是要把這些自言自語,變成一種聲音。傾聽也是一種力量,當有更多人傾聽,它就會變成一股洪流。
劉震雲擅長寫小人物的故事,看似荒誕,卻都發生於現實的背景。尤其是《溫故一九四二》和《我不是潘金蓮》,被評為當代中國文學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鄭明仁指,收藏需要時間、金錢、興趣、機緣。
內地民謠歌手周雲蓬説,台灣是他了解世界音樂的啟蒙之窗;台灣音樂人馬世芳印象中,1996年冬天,人生中第一個音樂人訪問就採訪到了張楚,由此闖入那個年代的北京搖滾圈。
閱讀書本不是純粹為了追求享樂,需要以想像力創造一套新看法。
那個遙遠的年代,讓《東蓮覺苑──香港佛教的傳奇》的作者潘麗瓊感到,宗教所言及的慈悲為懷、眾生平等非紙上談兵,反之以行動實踐,並執行了近百年。
壓力有負面,但也有正面。其實好的壓力有助提升表現,但要控制得宜。壓力少會感到沉悶,缺乏動力;壓力大會感到緊張,情緒低落。不要害怕壓力,要善用壓力。
推理小說家陳浩基認為,香港很適合寫推理小說,因為香港密集度高,互動性多,人與人之間接觸多。可以在一條很小的街道、一幢大廈都可以發生很多事。
結合今天的主題「華語科幻的不同面向」,那麼AI創造出來的作品,是屬於咱們華語科幻,還是一種世界性的科幻?
我們今天的講題是華語科幻的不同面相,那是不是華語有一些特別的環境?是獻給華文作家的難題,還是獻給華文作家的禮物?相較之下,歐美世界好像沒有因為政治環境而變得科幻的。
我們平日在某個地方看到某一件事物就覺得很熟悉,卻又說不出所以來,因為這件事在我們過去的時間空間裏曾經交匯過。
很多人認為中文是母語,自然就會,無須特別重視。但香港教育重英輕中,蒲葦老師反而認為更要推廣中文。「不重視中文的話,中國文化就失去根基,人就很容易被金錢權位所蠶食。」
讀香港史,就等於讀了一遍中國近現代史,也就讀了一遍東亞包括東南亞的歷史。如果再看遠一點,把香港嵌入整個十九世紀西方資本主義、殖民主義等的發展脈絡中,我們便是世界史的一部分。
蒲葦老師認為新作《一本正經學歷史成語》除了學習中文外,也學習生活智慧。他眼見很多家長發火或愁眉深鎖,建議看馬仔的漫畫,希望多點幽默感,心情得以釋放。
科幻追求的是什麼?驚訝讚歎之情(A sense of wonder)。科幻比科學多了故事性。我對科學的熱愛,也喜歡聽故事,接合起來就是科幻。科幻小說與其他小說不同,有知性上的激發。
面對時事的發展,要有歷史的耐心;面對個人的發展,要有提升的方法,而不是原地踏步,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書本裏找到更好的自己。
劉紹銘教授在香港出生,在臺灣大學念外文系,師友中如夏濟安、李歐梵、白先勇等,都是華人文壇舉足輕重的人物。他與梁淑雯博士選編的《給孩子的港臺散文》,收錄的名家散文都是一時之選,一書可飽覽多位名家的作品。
教大校長張仁良表示,妻子張雪婷自小喜歡法國市集,來港後對香港街市充滿好奇。
許知遠播起「諾爾瑪」(Norma),憶述他一路坐着騾車一路聽着這首悲歌進入京城的時候,幻想梁啟超當時的心情——時代變革的悲壯與失敗的憂慮。
第30屆香港書展以「科幻及推理文學」為年度主題,邀得84歲的倪匡出席「無限時空中追尋無限未來—倪匡與衛斯理的科幻世界」講座,細談多年來的創作心得。
如何對抗傲慢與偏見?正如何漢權所言,聆聽和尊重是最有效的方法,否則,很容易演變成同胞對同胞的欺凌,形成「排內思潮」,一步步加深港人對內地的偏見,邁入傲慢的深淵。
《感動她77次》沿用前作台前幕後班底,李敏深感高興。「電影有續集已經開心,有原班人馬拍攝續集更開心,再次與阿Sa和柏豪合作,很像母親誕下龍鳳胎一樣。」
現有校本的教育理念融匯了教育理論、前人學者的守則及教育理論等,呂麗紅校長期望連同在外所學、所見識輯錄在工具書內,與教育界人士分享,把這些教育理念承傳,繼承元岡精神。
第30屆香港書展以「科幻及推理文學」的年度主題,邀請華文文壇極具影響力的作家主講,包括香港科幻小說巨擘倪匡,將現身書展與書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