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12:51:5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金融

神仙打架
作者:何國良2025-04-25
這種強強的神仙對決,坦白的說,並不是一時三刻就能完成。哪吒不認天命與天拼也要兩集去交代,這種仙界的拉鋸,恐怕受苦的只會是我們──需要人間煙火的凡人 !
企業家韌性必勝侵叔惡搞
作者:王弼2025-04-25
近期因侵叔的瘋言瘋語,導致全球股市包括港股的恒生指數大幅波動,但想深一層,人們是否高估了政治人物對微觀經濟的影響?
內循環強勢下的跨境併購與結構性轉型
作者:艾雲豪2025-04-24
交易規模的小額化成為中國併購市場的主要趨勢,儘管國內資本力量現正崛起,但地緣政治風險和國內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依然是中企未來發展的重要挑戰。
辣招稅比關稅犀利
作者:湯文亮2025-04-23
香港徵收「辣招稅」15年,導致地產市場疲軟,業主資產減值。相較美國關稅,香港的「辣招稅」為本地經濟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邵志堯博士:中國拋售美債 會否影響香港樓市前景? 周大福為銀行發安慰函 對新世界融資有多大幫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15
中國拋售美債會否影響香港樓市前景? 周大福為銀行發安慰函,對新世界融資有多大幫助?一起聽聽資深投資專家邵志堯博士的分析。
環球貿戰加快去美元化進程
作者:陸振球2025-04-11
現在美國向全球發動貿易關稅戰,未來環球貿易萎縮,也令美元的需求減少,而各國少了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也自會減少購買美債,同樣不利美元。
美國的「計劃」經濟
作者:何國良2025-04-07
如果上周向各國各地宣布收取的關稅全部落實的話,美國對所有貿易「伙伴」的關稅平均稅率就會達到接近20%。上次達到這個關稅水平已經是上世紀20年代,美國大蕭條之前的事。
總統先生的「彈弓口」
作者:張宗永2025-04-02
美國長 的回落,是因為市場開始浮現衰退的預期,是歸咎而不是歸功於特朗普,但總統先生的邏輯往往是自己說了算。
金銀貨幣功能顯現成勢
作者:何民傑2025-03-28
近年各國央行的黃金購買活動為價格上漲提供了重要支持。根據最新報告,黃金在全球央行儲備資產中的佔比,已從去年第二季度的15%,上升至第三季度的21%。
邵志堯博士:長和賣港口餘波未了 事前未深思政治風險?商業物業市場未回暖 可引導內地平錢來港?港交所換女CEO後 港股有運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3-21
長和賣港口餘波未了 事前未深思政治風險?商業物業市場未回暖,可引導內地平錢來港?港交所換女CEO後,港股有運行?一起聽聽資深投資專家邵志堯博士的分析。
如何應對國際重回叢林法則的風險?
作者:陸振球2025-03-21
一旦國際社會真的退回叢林法則,投資者應如何自保?
推低美元利率 旺了香港樓市?
作者:何國良2025-03-19
由於香港股票市場近月表現神勇,投資者都不禁會問:香港房地產市場會否亦可以涅槃再生呢?
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有港商建言政府改變聯匯 冀減息度樓市寒冬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3-18
曾煥平表示,香港被迫將「錢」途押在美國特朗普總統身上,所以近日有不少智庫及商家向政府表達業界的擔憂,若情況持續,發展商財政急速惡化,後果堪虞。
侵叔讓美經濟衰退有因 別低估美股調整幅度
作者:王弼2025-03-14
王弼不敢說美國的改革能如阿根廷般成功。不過,特朗普讓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以成就長期改革的決心,似乎愈來愈清楚,因此別低估今次美股調整的幅度!
譚新強:中國經濟轉型近乎成功 電動車等產業如何超越西方? 特朗普歸位標普不升反跌 鐵粉死撐對美國有什麼好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3-13
中國經濟轉型近乎成功,電動車等產業如何超越西方? 特朗普歸位標普不升反跌,鐵粉死撐對美國有什麼好處?一起聽聽譚新強的分析。
提高增長目標可提振市場信心
作者:編輯精選2025-03-13
單偉建認為中國應設定更高經濟增長目標(例如6%以上),以提振市場信心,釋放消費潛力。他指出,高儲蓄反映民眾信心不足,而設定高目標能鼓勵消費和投資,比僅靠出口或政府刺激更有效帶動經濟轉型。
賭聖
作者:張宗永2025-03-12
Brevan Howard 和RCM 兩家全球宏觀策略沖基金的發展,都面對同一的問題,便是怎樣令生意承傳下去。個人與團體,誰勝誰負?
陳茂波:緊扣國家發展方向 加速推動創科增強經濟動力
作者:編輯精選2025-03-10
在當前經濟環境中,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重點推動三個方面。香港將加速科技創新,透過「打造體驗、確立主題」,以及加強國際交往,利用「內聯外通」優勢,促進與新興市場的聯繫。
美國終學懂了「Down is Up」謬論
作者:譚新強2025-03-10
隨着政策的調整和再平衡,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樂觀情緒有所回升,這對於民營企業和整體經濟的健康發展都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大力出奇蹟
作者:何國良2025-02-28
世上沒有躺着贏的道理,當地主等收租的年代已一去不復返了。
麥萃才教授:香港財赤屬結構性還是周期性?政府滅赤與商界削成本有何不同?馬斯克AI查數提升政府效率,有值得借鏡之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2-21
香港財赤屬結構性還是周期性?政府滅赤與商界削成本有何不同?馬斯克AI查數提升政府效率,有值得借鏡之處?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怎說。
穩定幣峰會在港舉行  財庫局:有望成為廣泛接受的支付工具
作者:編輯精選2025-02-21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表示,穩定幣有望成為廣泛接受的支付工具,香港將推出相應監管新規。
社會金融
作者:張宗永2025-02-19
格萊珉銀行以無抵押小額貸款幫助貧困婦女,創辦人尤努斯因為在脫貧的貢獻獲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後來更臨危受命,成為孟加拉的臨時首長。格萊珉的微貸模式現已推廣至多國,值得探討其在香港的可行性。
李惟宏籲改革金融市場  陳茂波預期更多內地龍頭來港上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2-14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港股蛇年開局不錯,兩個星期上升了接近1600點,平均每日成交額超過2200億元,可說是價量齊升。不少企業也看好香港市場的前景,紛紛加速推進在港上市的計劃。
譚新強:中國經濟開始復甦 如何善用DeepSeek發揮影響力? 怎樣有序開放互聯網和資本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2-13
中國經濟開始復甦,譚新強認為國家是時候善用DeepSeek時刻,以及有序開放互聯網和資本帳。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基金教父雷賢達:中國科技人才為何未能發揮? 美國科技水平怎樣全球獨步?馬斯克提出第一性原理 如何顛覆世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2-10
中國AI科技人才不輸美,為何美國科技水平大幅領先?馬斯克提出第一性原理,對科技發展有哪些作用?一起聽聽有「基金教父」之稱的雷賢達談談他的想法。
美國私募股權 2025 有堵牆
作者:艾雲豪2025-02-10
私募股權基金面臨到期高牆,2025年前私募債佔比將創新高,PE支持的IPO融資額也將攀升。PE的募資熱也許可能在2025年終於降溫。面對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的私募股權業,當中的好手向來一身是膽,靈活多變,也許明年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基金教父雷賢達:要扭轉資金湧向美股 為何化解中美分歧至關重要? 香港樓市持續疲弱 與聯繫匯率有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2-06
要扭轉資金湧向美股,為何化解中美分歧至關重要?近年香港樓市疲軟,部分原因與聯匯制度有關?踏入新一年,一起聽聽有基金教父之稱的雷賢達分析。
灣區碳市場亟須創造剛性需求
作者:香港中國金融協會2025-01-24
從交易量增長的瓶頸來看,當前大灣區碳市場(尤其是香港與澳門)主要是缺乏有效需求。深圳和廣州的碳市場主要交易地方政府發放的碳排放配額,當地控排企業為完成年度減排及配額清繳需要,不得不購買碳配額,因此這兩個市場內存在一定的剛性需求。
一名「理想」幻滅銀行家眼中的中式金融
作者:艾雲豪2025-01-23
本書稿件《Modern Corporate Finance》以西方視角詮釋中國大陸公司金融,恐有失真之虞。專章引用投行家Carl Walter觀點,聚焦國企治理缺陷及金融體系脆弱性,值得商榷。讀者宜保持批判性思考。